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昌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3篇气膜
  • 8篇气膜冷却
  • 5篇压力敏感
  • 5篇气轮机
  • 5篇燃气轮机
  • 3篇叶栅
  • 3篇气膜孔
  • 3篇静叶
  • 3篇发动机
  • 3篇发动机冷却
  • 3篇高温部件
  • 2篇定常
  • 2篇实验与数值研...
  • 2篇透平
  • 2篇燃气涡轮
  • 2篇燃气涡轮发动...
  • 2篇涡轮
  • 2篇涡轮发动机
  • 2篇横槽
  • 2篇非定常

机构

  • 1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3篇韩昌
  • 12篇任静
  • 12篇蒋洪德
  • 4篇李佳
  • 3篇李雪英
  • 2篇迟重然
  • 2篇尹洪
  • 1篇秦晏旻

传媒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压敏漆的带横槽气膜冷却实验与数值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为改善燃气轮机高温透平叶片的设计,使用压力敏感漆实验技术和数值方法对平板气膜冷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0°、45°和90°复合角时,有无横槽结构对圆孔气膜冷却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复合角时横槽结构能显著提高气膜冷却效率,因为横槽壁对射流形成阻碍作用,在横槽内形成侧向涡,加强了由复合角引起的射流侧向动量。
李佳韩昌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气膜冷却横槽吹风比
透平静叶前缘和压力面气膜冷却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压敏漆(PSP)实验技术测量某F级重型燃气轮机第一级透平静叶前缘和压力面的气膜冷却效率及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初步检验静叶前缘和压力面的整体气膜冷却效果,探讨吹风比、密度比和供气方式等参数对前缘及压力面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缘气膜孔采用交错布置,气膜冷却效率分布相对均匀,同时部分未被完全掺混的冷气在下游压力面产生气膜覆盖,随着吹风比增大,前缘冷却喷射在压力面的气膜覆盖范围增大且强度增强,由于受到叶栅通道涡的影响,气膜覆盖区域往下游向中间聚拢,形成气膜三角区;压力面逐排供气意在探讨各排孔在不同吹风比和密度比条件下的基本冷却特性,成型孔的布置使得冷却效率由吹风比主导,各排孔的气膜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增大而增大;相比于逐排供气,多排孔连供更接近于燃气轮机的真实运行环境,表征了各排孔相互干涉条件下的整体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多排联供使得冷气在下游逐渐形成累积,近尾缘区域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气膜冷却效率的累积特性基本符合"Shettle superposition"规律。
韩昌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燃气轮机气膜冷却
扇形孔气膜冷却应用的综合特性被引量:7
2013年
扇形孔气膜冷却是为避免圆孔气膜冷却吹离而产生的,然而这两种孔在实际叶栅运用中的特性往往受到叶栅流动以及各种参数的影响而显得极为复杂。本文首先探讨平板扇形孔在不同密度比、吹风比下的特性,得到扇形孔的流动和传热特性以及各参数对其的影响。然后结合扇形孔在叶栅上的应用,研究了压力面和吸力面不同的流动特性对于扇形孔应用的影响,以及在叶栅冷却中冷气参数对扇形孔的综合影响。
李雪英韩昌秦晏旻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气膜冷却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冷却的气膜孔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冷却的气膜孔,可应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烧室、透平等高温部件的冷却。该气膜孔包括进口段和扩张段,进口段为圆柱孔,扩张段由两个先向两侧扩张再前倾形成的两侧虚拟圆柱和进口段延伸形成的中间虚拟圆柱相互叠加...
韩昌任静蒋洪德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冷却的气膜孔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冷却的气膜孔,可应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烧室、透平等高温部件的冷却。该气膜孔包括进口段和扩张段,进口段为圆柱孔,扩张段由两个先向两侧扩张再前倾形成的两侧虚拟圆柱和进口段延伸形成的中间虚拟圆柱相互叠加...
韩昌任静蒋洪德
文献传递
基于压力敏感漆(PSP)的双射流气膜冷却技术研究
气膜冷却是现代燃气轮机透平高温叶片冷却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压力敏感漆实验技术研究了双射流、圆孔和扇形孔在不同吹风比下的气膜冷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双射流气膜冷却效果与同等条件下的扇形孔相当;其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增大先增大...
韩昌李佳李雪英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燃气轮机气膜冷却流动传热
文献传递
燃气轮机一级透平动静叶交互作用的气膜非定常特性及泛冷却效应:Part 1-静叶栅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某重型燃气轮机第一级透平的全气膜冷却特性,探讨级环境下静叶表面与静叶端壁及动叶表面与动叶平台的气膜非定常特性及泛冷却效应。燃气轮机泛冷却是指燃气轮机透平冷却气体出流在非设计位置所引起的附加效果。该部分工作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关注级环境下静叶全气膜及燃烧室与静叶间的环缝密封出流在静叶端壁上的气膜覆盖,以及环缝密封出流在下游静叶栅中所形成的泛冷却效应。结果表明,在时均来流条件下,静叶表面及端壁气膜冷却效率分布非定常特征并不明显;燃烧室与静叶环缝密封出流在端壁上形成气膜覆盖,同时在静叶吸力面轴向Z/C>0.5和叶高S/H<10%区域形成泛冷却效应,且泛冷却效率随着环缝密封流量的增大而呈指数关系快速上升,设计工况下最大泛冷却效率达0.11。
韩昌迟重然尹洪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非定常
燃气轮机一级透平动静叶交互作用的气膜非定常特性及泛冷却效应:Part2-动叶栅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某重型燃气轮机第一级透平的全气膜冷却特性,探讨级环境下静叶表面与静叶端壁及动叶表面与动叶平台的气膜非定常特性及泛冷却效应.燃气轮机泛冷却是指燃气轮机透平冷却气体出流在非设计位置所引起的附加效果.该部分工作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关注级环境下动叶表面与动叶平台的气膜冷却特性,以及动静叶间隙轮缘密封出流在下游动叶栅中所形成的泛冷却效应.结果表明,在上游尾迹影响下,动叶中截面压力及动叶表面与平台的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呈现较强的非定常性;动静叶间隙轮缘密封出流在平台上形成气膜覆盖,同时在动叶吸力面近尾缘叶根区域形成泛冷却效应,且形成泛冷却效应的范围相比静叶更大;此外,静叶全气膜能够进一步强化该区域的泛冷却效应.
韩昌迟重然尹洪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非定常
基于压力敏感漆的带横槽气膜冷却实验与数值研究
为改善高温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设计,本文使用压力敏感漆(PSP)技术对平板气膜冷却进行了实验研究。该技术基于压力敏感涂料氧猝熄光致发光特性,可进行压力和表面气膜冷却效率的测量,具有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好的特点,能有效用于气膜...
李佳韩昌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气膜冷却传热特性燃气轮机
文献传递
基于PSP实验技术的双射流气膜冷却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基于压力敏感漆(PSP)实验技术研究了具有双射流、圆孔和扇形孔的气膜冷却系统在主流湍流度为6%,吹风比分别为0.5,0.8,1.0,1.2和1.5时的冷却特性.圆孔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在吹风比为0.8到1.5范围内逐渐降低;而双射流和扇形孔在整个实验范围内随吹风比的增大而升高,这表明双射流很好地抑制了射流与壁面的吹离.在同等条件下,双射流气膜冷却效率优于圆孔,而低于扇形孔.实验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清楚地表明了圆孔、双射流和扇形孔分别形成的肾形涡系、反肾形涡系和弱肾形涡系是形成各自气膜冷却特性的主要因素.
韩昌李佳李雪英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燃气轮机气膜冷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