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勇超
- 作品数:8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被引量:23
- 2015年
-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组建以及对周边社区放牧和芦苇收割等管控力度的加强,近10 a来湿地保护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度指数为-0.178%),成片分布趋势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53.44%),破碎化程度降低;此外,保护区内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83.53%和88.50%;物种丰富度和濒危水鸟数量也呈缓慢增加趋势.构建的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的管护效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气候因素、水鸟生境质量以及辉河上游湿地的监测工作,并依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补水.
- 靳勇超罗建武朱彦鹏辛利娟刁兆岩陈冰王伟
- 关键词:湿地
-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对1990-2015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整体及各县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年间,大理州仅植被生产力呈增加趋势,其增加的区域占大理州面积的29.58%(8713.29km2),主要分布南涧彝族自治县、鹤庆县和弥渡县,而其他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呈下降趋势。从县域水平看,大理州中西部的县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趋势明显,其中云龙县的植被生产力和碳汇功能下降的区域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43.98%和39.80%;大理州东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为稳定,南部的弥渡县和南涧彝族自治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增加趋势。建议大理州应强化生态保护与恢复、合理控制旅游规模,促进森林、草地的恢复和裸地荒化治理,使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 靳勇超朱彦鹏辛利娟罗建武陈冰王伟
- 关键词:GIS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全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成效评估指标被引量:14
- 2014年
- 在集成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DPSIR模型的状态指标集以及我国关于草地生态系统长期获取的资料数据,坚持最大程度客观地评估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的设计思路和原则,筛选出既能够反映该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效益、又较易获取且国内外相关机构有类似评估标准的15个指标。并尝试结合已有的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文献研究资料获得各指标的技术规范,得到反映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生态功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具体参数。实际应用中,这些指标可根据评估主体、评估目的、评估周期以及已有资料数据等不同进行组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
- 辛利娟王伟靳勇超刁兆岩李俊生
- 关键词:DPSIR模型
- 基于PSR模型的云南苍山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探索形成规范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逻辑框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研究方法,以云南苍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保护成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自苍山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以来,仍存在一些影响保护成效的因素,主要表现为部分集体林地资源权属不清、部分开发建设项目对保护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保护区的本底调查、科研、监测工作比较欠缺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苍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水平,具体表现在:近20年来,苍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森林面积减少了18.59%、森林破碎度指数增加了42.94%、代表性生态系统针叶林面积减少了28.63%、物种丰富度降低了3.02%。此外,保护区在机构设置、基础设施、运行经费、日常管护和总体规划制定与实施方面均开展了大量工作,通过模型关系链分析表明,针对响应指标进行保护区工作的调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保护成效的压力。
- 辛利娟朱彦鹏陈冰靳勇超罗建武王伟
- 关键词:PSR模型
- 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类型保护地关系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利用GIS技术,以云南省为案例,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类型保护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之间的空间分布及管理权属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各类型保护地空间分布与重点物种的丰富度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分布格局来看,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均匀度高于其他类型保护地,其中存在三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与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交叉重叠的现象;从管理权属来看,存在不同机构分别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代管和统一机构管理三种模式。此外,云南省各县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占面积比例与物种丰富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平均面积比例随人口密度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而其他类型保护地的面积比例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并不显著,但其平均面积比例随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增长则呈现增多的趋势。
- 陈冰朱彦鹏罗建武靳勇超辛利娟王伟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地
- 我国东北虎的保护现状与制约因素被引量:5
- 2015年
- 东北虎是我国东北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种和伞护种。20世纪由于受到多种人为活动的影响,东北虎种群数量锐减,分布区严重萎缩。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东北虎的保护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部分绝迹分布区再次监测到东北虎活动信息,部分地区种群数量略有上升。本文详细整理并介绍了我国野生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特点,分析制约其种群快速增长的因素,对生境丧失、退化和破碎、猎物匮乏及人虎冲突等外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东北虎的保护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保护建议。
- 兰存子田瑜靳勇超
- 关键词:东北虎
-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与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土地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是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利用辉河自然保护区1995―2010年4期的土地覆盖数据,运用GIS技术结合动态度和转移矩阵模型对该区的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平均斑块面积、聚合度等景观指数对其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覆盖草地和沼泽地是辉河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土地覆盖类型,且在1995―2010年间均呈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397.38和35.29 km2;从景观格局来看,1995―2010年间占自然保护区主体的高覆盖草地和沼泽地的各项景观指数均降低,其中沼泽地平均斑块面积和平均形状指数降低程度最大。从时间跨度来看,1995―2004年是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时段,而2004年后各项指标变化程度趋于稳定,说明辉河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随着管护力度的加大,保护区内草地和湿地的退化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 靳勇超王伟辛利娟刁兆岩李俊生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 中国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及其应用被引量:12
- 2015年
-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中国荒漠类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较高,而针对其保护成效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中国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相关研究,构建了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5个因素层共计20个评估指标,并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动态变化,从而为科学客观评估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此外,通过示范评估可以看出,安西保护区在物种及珍稀濒危生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珍稀濒危及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科研监测尚有待加强。
- 辛利娟靳勇超朱彦鹏罗建武王亮陈冰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