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丽群

作品数:30 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人工林
  • 7篇马尾松
  • 6篇群落
  • 5篇亚热带
  • 5篇生物量
  • 5篇物量
  • 5篇南亚热带
  • 4篇演替
  • 4篇植被
  • 4篇林木
  • 3篇岩溶植被
  • 3篇支撑平面
  • 3篇植物
  • 3篇植物多样性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碳储量
  • 3篇清净
  • 3篇群落特征
  • 3篇林木根系
  • 3篇漏孔

机构

  • 22篇中国林业科学...
  • 8篇广西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中国林科院

作者

  • 30篇雷丽群
  • 16篇农友
  • 11篇明安刚
  • 11篇李华
  • 10篇卢立华
  • 9篇刘士玲
  • 7篇温远光
  • 6篇陈琳
  • 6篇郑路
  • 5篇蓝嘉川
  • 5篇陆晓明
  • 5篇朱宏光
  • 4篇谢益君
  • 4篇龙涛
  • 4篇王家妍
  • 4篇陶怡
  • 4篇贾宏炎
  • 4篇杨保国
  • 3篇蔡道雄
  • 3篇刘世荣

传媒

  • 6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广西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学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尾松人工林小气候调节效应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对比分析马尾松林外内小气候特征,为其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依据。利用马尾松人工林内外两个相同的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比较两站点的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外气温、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的差值均为白天大于夜晚,马尾松林白天具有更好的降温和增湿作用;2)马尾松林内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分别比林外空旷地低1.1℃、2.8℃,年均空气相对湿度比空旷地高4.7%,林内高湿日数多于林外空旷地,而低湿日数少于空旷地;3)林内外月均气温、空气湿度差值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4)林内外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规律一致: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日变化相似,土壤温度越向下振幅越小。
刘士玲杨保国杨保国雷丽群郑路张培雷丽群韦菊玲
关键词:马尾松马尾松人工林小气候特征
容器规格和添加生物炭的基质配方对西南桦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揭示容器规格和添加生物炭的基质配方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3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FB4、FB4+和FB01)作为研究对象,选用3种容器规格(4.5 cm×8.0 cm,6.0 cm×9.0 cm,8.0 cm×12.0 cm,直径×高)和6种基质配方(黄心土、沤制树皮、锯末、炭化树皮和竹炭不同比例)开展育苗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等指标,结合育苗效果综合评价,确定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基质配方、容器规格、无性系均显著影响西南桦幼苗的地径、苗高、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和根系形态,且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比较所有无性系在相同基质种类下不同基质比例之间的生长表现后发现:6个基质配方中,基质4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地径、苗高、生物量、分枝数、叶面积、叶片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分别是其他基质配方的1.01~1.36、1.11~1. 62、1. 13~2. 94、1. 05~3. 94、1. 05~2. 86、1. 03~2. 44、1. 29~2.17、1. 29~2.20、1.32~2.44和1.00~1.60倍。所有无性系幼苗的地径、苗高、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特征均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而增加,表明容器规格越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对西南桦幼苗的生长指标和根系形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叶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存活率作为苗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一步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发现,无性系FB4+、容器规格3(8.0 cm×12.0 cm)和基质4(74.625%黄心土+24.875%沤制树皮+0.5%竹炭)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大(1.566),其育苗效果最好。
刘士玲贾宏炎贾宏炎杨保国陈琳庞圣江杨保国
关键词:生物炭无性系主成分分析根系形态
常绿阔叶林藤本植物叶片N、P、K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中30种藤本植物叶片N、P、K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为丰富群落生态化学计量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大明山天坪站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中设置20m×20m标准样地80块,共3.2ha,在每个标准样地左下角设置5m×5m的小样方,对藤本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根据重要值,采集30种藤本植物叶片,进行叶片N、P、K含量测定。【结果】叶片N、P、K变化范围分别为3.52~54.71、0.21~3.36、0.48~4.23g/kg。各个化学计量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草质藤本叶片N∶K含量均大于木质藤本,P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大明山常绿阔叶林中多数藤本植物是受N或P或N∶P的影响,约30%的种类受到N元素限制,而受到P元素限制的植物相对少;草质藤本叶片比木质藤本有更强的N、K元素存储能力。
王家妍蓝嘉川龙涛谢益君陆晓明雷丽群朱宏光温远光
关键词:藤本植物NP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以叶功能性状划分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型,比较各个功能群功能性状间的联系和变化,探索叶功能性状在植物功能群分类中的适用性。【方法】2012年对大明山天坪区3.2 ha样地内的树种挂牌调查,计算得到各植物的重要值,选取前20种优势木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每种木本植物在样地的上、中、下3坡各选取1棵生长形态相似的植株,测定其叶功能性状(叶面积、叶厚度、叶鲜重、叶干重、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氮、磷、钾含量)和其他功能性状(茎干密度即Pilodyn值、高径比)。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功能群,并分析3个功能群之间的功能性状。【结果】3个功能群之间只有叶组织密度和茎干密度显著相关,其余的都是两个功能群之间互相显著相关,其中比叶面积只在A功能群和B功能群之间差异显著,叶干物质含量在A功能群和B功能群以及B功能群和C功能群之间差异显著。【结论】广西大明山的常绿阔叶林可以按照叶功能性状划分为3个不同的功能群,不同的功能群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各自的功能群特点。
谢益君陆晓明蓝嘉川龙涛王家妍雷丽群朱宏光温远光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功能群叶片性状
近自然化改造对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被引量:37
2017年
近自然化改造作为森林新增碳汇的最有希望的选择之一,将如何通过改变林分结构影响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而影响林分固碳能力和潜力目前尚不清楚,因此,了解近自然化改造对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尾松近自然化改造林(P(CN))、马尾松未改造纯林(P(CK))、杉木近自然改造林(C(CN))和杉木未改造纯林(C(CK))4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的方法,分析4种林分生物量差异,旨在揭示近自然化改造对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通过调整林分结构显著提升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8a后马尾松和杉木林分生物量分别增加46.71%和37.24%。乔木层生物量在林分生物量总量中占主导地位(95.48%-98.82%),并对林分生态系统总生物量变化起决定性作用。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增加主要因为近自然化改造改变了林分群落结构,进而提高了乔木层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经营措施不仅可以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林分生产力,并可为增强植被固碳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明安刚刘世荣刘世荣曾冀李华雷丽群曾冀陶怡孙冬婧
关键词:生物量生产力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42
2017年
[目的]研究了马尾松从幼龄林至成熟林生长序列中的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丰富该区域马尾松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法]以广西凭祥4个林龄(6、16、23、35 a)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龄选取3块林分,每个林分内设置一个400 m2的调查样地,按照0 20、20 40、4060 cm三层土层取样,采用不同林分土壤化学计量的对比实验测定土壤CNP,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LSD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4个林龄马尾松人工林0 20 cm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分别为5.73 15.56、0.691.23、0.17 0.23 g·kg-1,是20 40 cm土层的1.51、1.31、1.06倍,40 60 cm土层的1.97、1.58、1.06倍。土壤有机C含量、全N含量均随林龄的递增先降低后增加,随土层加深持续降低;土壤全P含量在林龄和土层间均无显著性变化;林龄对土壤C∶N、N∶P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P=0.000),土层对土壤C∶P、N∶P有显著性影响(P=0.000,P=0.014)。[结论]土壤有机C、全N含量从成熟林阶段开始回升;N在不同林龄间和不同土层间的变化是土壤N∶P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C∶N、C∶P主要受有机C的影响。
雷丽群卢立华卢立华明安刚农友何远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
广西大青山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气象要素的响应被引量:10
2018年
利用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广西大青山地区土壤水热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的年内变化特征与气温一致,呈"单峰型",最低值出现在1月,最高值在7月,但存在滞后期,滞后时间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土壤水分年内变化复杂,受各月气温、降水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1—4月份土壤含水率较高,4月下旬土壤含水率迅速降低,至7月底处于全年较低值,变化幅度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小。(3)影响土壤温度的主要气象要素为大气温度,土壤水分主要受降水和饱和水汽压影响。月尺度上这些气象要素对土壤水热的影响更加显著。(4)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土壤水热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资料,也为本区域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刘士玲杨保国杨保国张培卢立华何远张培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气象要素
林木根系质量测定的工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木根系质量测定的工具,包括:支架,其具有支撑平面和支撑柱;清净装置,其包括夹持杆、第一电机以及滚筒,第一电机固定在支撑柱上,夹持杆与第一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夹持杆套接有抓手以将木根夹紧,滚筒位于抓手侧部,...
明安刚农友陶怡雷丽群
文献传递
全球降水格局变化下土壤氮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全球降水格局发生改变,降水变化势必影响土壤氮循环,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多样性,然而不同降水变化类型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本文综合分析了全球和我国降水格局变化特征,简要介绍了6种降水格局变化下土壤氮循环的研究方法(长期降水固定观测、野外降水控制实验、自然降水梯度、室内培养、模型和遥感),系统综述了3种降水变化类型(降水波动、干旱、干湿交替),以及降水与温度、氮沉降等交互作用对土壤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评估和预测未来降水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陈琳曾冀曾冀刘士玲李华刘世荣
关键词:干旱干湿交替
广西马山岩溶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本论文以广西马山岩溶区5个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石漠、草丛、灌丛、小乔林、成熟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关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土壤养分因子等的调查,探讨了岩溶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土壤之间的互作效应,研究了环...
雷丽群
关键词:岩溶植被群落结构环境因子演替阶段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