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6篇介入
  • 5篇他汀
  • 5篇介入治疗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缺血
  • 4篇综合征
  • 4篇离散度
  • 4篇间期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管
  • 3篇缺血性J波
  • 3篇综合征患者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急诊

机构

  • 19篇滁州市第一人...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滁州市第三人...
  • 1篇安徽省滁洲市...

作者

  • 31篇陶春明
  • 19篇周利民
  • 11篇沈童童
  • 8篇张军
  • 8篇刘俊
  • 8篇陈金国
  • 7篇陈金国
  • 5篇李开如
  • 5篇张军
  • 4篇王三刚
  • 4篇李峰
  • 4篇曹树平
  • 3篇杨体霞
  • 3篇刘俊
  • 3篇王东平
  • 2篇周建
  • 2篇刘向前
  • 2篇宫文亮
  • 2篇路兴志
  • 2篇戴蓓蓓

传媒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2篇安徽医药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THE 22...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7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部感染46例观察
2003年
李金荣陶春明何文彬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老年性肺部感染疗效
急诊PCI前后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和缺血性J波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和缺血性J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br>  方法:选择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
周高亮陈金国刘俊陶春明张军周利民沈童童
关键词: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缺血性J波
胱抑素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32例,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心外膜血管直径狭窄≥50%,并结合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3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3例)4组,采用免疫比浊法(IMT)检测血清Cys C的浓度。结果①各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间HsCRP比较,UA高于对照组和SAP,同时AMI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各组间Cys 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68,P值=0.002),其中UA高于对照组和SAP,AMI低于对照组和SAP。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ys C水平在ACS分层中有指导意义。
刘玉刘俊陶春明周利民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胱抑素C
倍他乐克对高血压性心脏病QTd及VA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倍他乐克25—100mg/d,疗程1年。治疗前后测QTd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治疗前治疗组QTd为(71.75±14.03)ms,VA发生率为35%,对照组分别为(68.60±14.99)ms和35%;治疗后治疗组QTd为(60.83±15.00)ms,vA发生率为15%,对照组分别为(67.73±11.96)ms和2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HHD患者长期应用倍他乐克可明显降低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程峰刘俊陶春明周利民刘玉
关键词:倍他乐克高血压性心脏病QT间期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126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n=64)和B组(11=62),A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次/d,10mg/次,B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次/d,20mg/次。测定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血脂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12个月,两组血脂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心脏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全性好。
周利民李开如陶春明陈金国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1L-6)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1周;辛伐他汀干预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日40rag治疗l周。分别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1周及术后24h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和IL-6浓度。结果药物治疗后,辛伐他汀干预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和IL-6浓度降低更明显(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术后m清hs—CRP和IL-6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增加血清hs-CRp和IL-6水平;辛伐他汀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浓度;辛伐他汀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息者血清hs—cRP和IL石水平。
周利民沈童童陶春明
关键词:心绞痛血管成形术白细胞介素6他汀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26例):口服美西律200mg,每日3次,丹参片3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室性早搏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4.6%和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射血分数和心率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则无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射血分数及心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同时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陈金国王东平陶春明张军周利民郭立河陈跃梅李峰王三刚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通心络胶囊心力衰竭
脑缺血的神经生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5年
脑缺血的神经生化研究进展陶春明,曹树平综述张贞浏审校(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39001)(滁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南京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科)颅内动脉发生急性闭塞后,血液循环被阻断,局部脑血流(CBF)减少,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最后导致脑细...
陶春明曹树平
关键词:脑缺血阈值自由基神经递质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心肌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2名,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替罗非班+PCI)31例和对照组(PCI)3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MACE)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100%vs 80.6%)。治疗组PCI术后ST段完全回落组(≥70%)的比例为38.7%,高于对照组的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陈金国杨体霞沈童童周利民陶春明张军王东平王三刚李峰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00例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20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结果 200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97枚,成功率为97.96%,无明显并发症,术中、术后均无死亡病例。40例患者术后6~9个月内再次心绞痛发作,再次行PTCA和(或)冠脉内支架术。结论急诊PCI治疗AMI手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高,死亡率低、并发症少,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刘向前陶春明周利民张军李开如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