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黏膜
  • 3篇黏膜下
  • 3篇疗效
  • 3篇膜下
  • 3篇内镜
  • 2篇原发性
  • 2篇切除术治疗
  • 2篇肿瘤
  • 2篇疗效比较
  • 2篇内镜黏膜
  • 2篇内镜黏膜下
  • 2篇肝癌
  • 1篇单抗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酸
  • 1篇胆汁

机构

  • 10篇滕州市中心人...
  • 2篇枣庄市薛城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455...

作者

  • 10篇陈鹏
  • 6篇李曙晖
  • 5篇朱曙光
  • 2篇刘春安
  • 2篇侯贺斌
  • 1篇段纪成
  • 1篇周焕明
  • 1篇管仁珍
  • 1篇陈辉
  • 1篇邓延梅
  • 1篇岳海燕

传媒

  • 2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8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ltiband mucosectomy,EMBM)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EMBM和ESD切除的60例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EMBM术者32例(EMBM组),行ESD术者28例(ESD组),比较两组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完全切除率、切除病变平均直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EMBM组完全切除率96.9%(31/32),ESD组完全切除率96.4%(27/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812);ESD组切除病变平均直径(12.3±2.6) mm明显大于EMBM组(9.1±2.2) mm(t=3.36,P=0.038);EMBM平均手术时间(20.5±5.1) min明显少于ESD组(36.8±4.5) min(t=6.718,P=0.008);EMBM组穿孔率为0,明显低于ESD组10.7%(3/28)(χ^2=6.37, P=0.013);EMBM组术中严重出血率为3.1%(1/32),明显低于ESD组14.3%(4/28)(χ^2=4.89, P=0.021);术后随访6~12个月,EMBM及ESD组均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EMBM和ESD均是内镜下治疗直结肠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但ESD组切除病变平均直径明显大于EMBM组。
朱曙光李曙晖陈鹏刘春安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异甘草酸镁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前者通过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后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统计并计算治疗有效率,监测并记录肝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分析症状改善情况,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阴瘙痒、外阴烧灼感和白带异常等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均回归正常水平,且治疗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治疗中,应用异甘草酸镁与熊去氧胆酸治疗效果明显,可舒缓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与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张苒苒姜飞陈鹏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熊去氧胆酸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胆囊双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
2018年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inaMPC)是指同一个体内单个或者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又称为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等。临床上,MPC极易和转移癌混淆而被误诊。
侯贺斌段纪成陈鹏岳海燕
关键词:肝癌胆囊癌多原发癌
麦冬皂苷D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麦冬皂苷D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冬皂苷D低剂量组、麦冬皂苷D高剂量组和麦冬皂苷D高剂量+H-89(cAMP抑制剂)组。检测大鼠质量和大鼠结肠长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IL-6、IL-10、TNF-α、cAM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损伤;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Bax、Bcl-2以及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显著损伤,体质量、结肠长度、血清IL-10、cAMP水平、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Bcl-2、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血清IL-17、IL-6、TNF-α水平、外周血中Th17比例和Th17/Treg比值、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麦冬皂苷D低、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显著减轻,体质量、结肠长度、血清IL-10、cAMP水平、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Bcl-2、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血清IL-17、IL-6、TNF-α水平、外周血中Th17比例和Th17/Treg比值、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H-89可部分逆转麦冬皂苷D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麦冬皂苷D可降低IBD大鼠炎症反应和结肠组织损伤,可能是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实现的。
朱曙光李曙晖陈鹏徐大恒
关键词:麦冬皂苷D炎症性肠病炎性损伤
评价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
2024年
目的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取抛硬币法分为研究组(n=31)和参考组(n=31)。参考组采取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研究组采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整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4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甲胎蛋白和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T淋巴细胞水平,抑制甲胎蛋白和血清癌胚抗原的表达,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李文臣李红陈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生活质量有效性
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控制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益生菌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序贯疗法治疗,联合益生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两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数,计算总有效率;电话随访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联合益生菌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益生菌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益生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益生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能够有效提高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蛋白酶原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疗效显著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陈鹏朱曙光李曙晖邓延梅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序贯疗法益生菌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疗效比较
2018年
目的比较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EMBM)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MR)治疗早期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手术治疗的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患者加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MBM组22例(采用EMBM治疗)与ESMR组18例(采用ESMR治疗),比较两组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病灶完全切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MBM组完全切除率95.45%,ESMR组完整切除率94.4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273,P〉0.05);EMBM组手术时间(31.3±4.0)min,明显短于ESMR组的(47.2±4.5)rain(t=-15.194,P〈0.05);EMBM组出血发生率为9.0%,明显低于ESMR组的33.3%(x。=3.952,P〈0.05);两组术后直肠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病灶局部复发。结论与ESMR比较,EMBM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李曙晖陈鹏朱曙光刘春安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早期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应用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MBM)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MR)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MBM组(22例)与SMR组(18例),比较两组食管黏膜下肿瘤病灶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及并发症。结果MBM组完全切除率为95.45%,SMR组完整切除率为94.44%,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MBM组手术时间[(31.35±4.0)min]明显短于SMR组[(47.2±4.5)min](P〈0.05);MBM组出血率(9.0%)明显低于SMR组(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食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病灶局部复发。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应用MBM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鹏侯贺斌李曙晖
关键词:食管黏膜下肿瘤
复合凝乳酶辅助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辅助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A组(治疗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5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复合凝乳酶350mg,3次/d,共7d。B组(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5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共7d。结果 A组(治疗组)HP根除率91.76%,B组(对照组)79.52%(P<0.05);溃疡总有效率治疗组95.29%,对照组9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溃疡愈合率相当,但复合凝乳酶提高了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周焕明陈辉陈鹏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微小RNA-384靶向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及STAT3蛋白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384靶向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及STAT3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已确诊的46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进行研究。胃癌细胞分为胃癌组(胃癌细胞组)、对照组(转染NC组)、转染组(转染miRNA-384组)。PT-PCR检测胃癌细胞miR-384、NKG2A mRNA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Survivin蛋白水平。双荧光酶报告检测miR-384、NKG2A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384表达降低、NKG2A表达升高(P<0.05)。与转染miR-384-NC组相比,转染miR-384组NK细胞增殖率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CD16+、CD56+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提示转染miR-384后,可促进NK细胞增殖。胃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miR-384、凋亡率升高,NKG2A表达、增殖率、STAT3、Survivin表达降低(P<0.05)。NKG2A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r=0.327,P=0.003);NKG2A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415,P<0.001);STAT3与Survivin呈正相关(r=0.351,P=0.001)。转染miR-384后野生型胃癌细胞中NKG2A活性及STAT3表达降低(P<0.05),突变型胃癌细胞中NKG2A及STAT3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NKG2A及STAT3是miR-384的靶基因。结论:miR-384通过靶向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及STAT3表达,降低Survivin活性,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管仁珍高燕朱曙光李曙晖陈鹏
关键词:NKG2A胃癌细胞细胞生物学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