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

作品数:78 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篇网膜
  • 27篇细胞
  • 26篇视网膜
  • 25篇激光
  • 10篇角膜
  • 8篇蛋白
  • 7篇药物
  • 7篇膜损伤
  • 7篇活性
  • 6篇视网膜损伤
  • 6篇中药
  • 6篇微波
  • 6篇干细胞
  • 6篇感光
  • 5篇凋亡
  • 5篇照射
  • 5篇烧伤
  • 5篇细胞生长因子
  • 5篇激光照射
  • 4篇低能量

机构

  • 76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河西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昆明物理研究...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8篇陈鹏
  • 34篇梁洁
  • 30篇马萍
  • 29篇钱焕文
  • 21篇单清
  • 21篇康宏向
  • 16篇高月
  • 15篇高荣莲
  • 12篇张翠萍
  • 12篇谭洪玲
  • 10篇王长振
  • 10篇姜严明
  • 8篇肖成荣
  • 8篇沈本剑
  • 8篇张杰
  • 7篇杨在富
  • 7篇马增春
  • 6篇刘永学
  • 6篇肖瑞
  • 6篇苏镇涛

传媒

  • 8篇激光生物学报
  • 4篇中国激光医学...
  • 4篇首都公共卫生
  • 3篇应用激光
  • 3篇保健医学研究...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眼...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激光与红外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眼科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闪光致眩生物效应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选择恒河猴、青紫蓝灰兔实验动物,研究不同距离(不同光斑)、不同背景光照度条件下的激光对兔眼和猴眼的闪光致眩效应。采用视网膜电流图(ERG)描记方法对闪光致眩现象进行监测,同时,采用眼底照相机观察激光辐照后的视网膜表现。视网膜电流图b波振幅的恢复时间随激光剂量的增加而延长、随背景光亮度的增强而缩短,闪光致眩实验不会造成视网膜的器质性损伤。
肖瑞康宏向梁洁陈鹏刘明钱焕文
关键词:脉冲激光器视网膜电流图
低能量激光照射对视网膜中NMDAR表达的影响
目的: 以He-Ne激光为代表的低强度激光因其独特的生物学效应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一个重要且简便实用的辅助手段.由于激光在临床治疗输出过程中难免与器械、空气发生碰撞而出现反射、折射和散射现象,所造成的人眼...
梁洁陈鹏康宏向沈本剑方静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对人表皮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对人表皮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人成熟表皮细胞。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诱导组,诱导组又分为氯化锂(LiCl,20mmol/L)诱导组和GSK-3β抑制子(15μmol/L)诱导组,诱导6d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表皮细胞内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皮细胞表面标志性蛋白CK10、CK14、CK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变化。结果人表皮细胞内β-catenin的表达在被LiCl(2.15±0.54)和GSK-3β(2.58±0.65)抑制子诱导后分别比对照组(0.71±0.23)增加了2倍和2.5倍(P<0.01)。而且诱导后细胞体积变小变圆,细胞核、细胞质比例变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诱导前表皮细胞高表达CK10,部分细胞表达CK14,CK19和β1整合素表达阴性;诱导后已无CK10阳性细胞存在,有部分CK14阳性细胞,而且CK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呈强阳性。结论 Wnt/β-catenin通路活化可引起人成熟表皮细胞的去分化,即Wnt/β-catenin通路可能是调控人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关键环节。
张翠萍陈鹏付小兵孙同柱
关键词:表皮细胞表型特征去分化
弥散性低剂量532 nm激光眼损伤大鼠模型的制作及视网膜电流图的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建立有效、可控、简便、重复性好的弥散性低剂量532 nm激光眼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相应激光器和自制装置造模,将实验动物分为照射后即刻、1d、3d、5d、7d和14 d组.用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受照后大鼠的眼底改变,行视网膜电流图检查.结果 建立了无肉眼可见的损伤的、弥散性532 nm激光照射的动物模型.此模型中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均未见异常.视网膜电流图显示,随照射时间的增加,暗适应b波振幅明显降低,暗适应眼的最大混合反应a、b波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明适应视锥细胞反应a、b波振幅明显降低(P<0.05);振荡电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有效、可控制、简便易行、重复性好的低剂量激光重复辐照致眼损伤的大鼠模型.在并未对大鼠的视网膜造成肉眼可见的损伤的情况下,造模组视网膜电生理活动减弱程度与照射时间的延长密切相关.提示在低剂量激光重复照射致眼损伤的临床诊断及对预后的评估中,眼电生理检查应被列为重要的一项辅助检查.受照7d至14d为激光眩目眼损伤致伤效应的平台期.
姜严明梁歌陈鹏黄一飞梁洁
关键词:低剂量大鼠模型眼损伤眼电生理
海藻硫酸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离纯化海藻硫酸多糖,观察其对小鼠S180肿瘤的抑制效果,并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的角度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ephacrylS200凝胶柱检验所得海藻硫酸多糖组分均一性,以气相色谱技术研究其单糖组成;建立小鼠荷S180肿瘤模型,腹腔注射给药,观察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活性。结果海藻硫酸多糖经SephacrylS200洗脱呈单一峰,说明组分比较均一,单糖组成以岩藻糖和半乳糖为主;低、中、高海藻硫酸多糖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89%、26.63%和29.35%,初步研究显示海藻硫酸多糖的抑瘤机制主要是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结论所得海藻硫酸多糖均一性较高,通过免疫和抗氧化调节机制起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王长振丛建波先宏胡向军李妍郭琪陈鹏孙存普吴可
关键词:海藻硫酸多糖S180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
乙基纤维素粉体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确定何种乙基纤维素适合作直接压片辅料。方法:测定了乙基纤维素(3种卡乐康产品EC10,EC20,EC45及1种国产产品EC84)的粒度分布、松密度、摇实密度、流速及可压性与成形性。结果:卡乐康产品的粒度较国产产品的粒度小得多,而密度约大1倍,流速相差不大。EC10的流动性、可压性较好;EC84,EC10的成形性较好。结论:综合松密度、流动性、充填性、成形性等各项粉体学性质来看,卡乐康产品EC10适合直接压片。
王晋张汝华杨建云孙淑英陈鹏
关键词:乙基纤维素粉体学粒度分布可压性成形性
大鼠肌内注射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毒性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观察大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bFGF)的毒性反应 ,提供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伤的可逆性 ,确定无毒反应剂量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实验分 4组 ,即溶剂对照组及 8,32和 12 8μg/L给药组 ,各组试验动物分别在 15 ,30d和停药后 30d活杀 ,中和抗体检测在 2 0和 2 5d各活杀 6只动物。分别观察外周血各项指标 ,血清生化 10项指标及血清中大鼠抗人rhbFGF抗体滴度等。结果 :12 8μg/ (kg·d)肌内注射30d ,其主要毒性表现为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病理检查显示 ,肾小球内细胞核大的足细胞数目增多 ,胞体增大 ,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 ,胸骨皮质及骨小梁较对照组略有增粗等。结论 :12 8μg/ (kg·d)是rhbFGF的明显中毒剂量 ,主要毒性靶器官是肾脏。 32 μg/ (kg·d)剂量可产生轻度的毒性反应 ,而 8μg/ (kg·d)剂量无明显毒性作用 。
高月吕秋军陈鹏陶来宝谭洪玲马增春丁林茂
关键词: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安全性评价毒性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激光损伤大鼠视网膜下分化的观察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在体外不诱导的条件下移植于掺钕钇铝石榴石(Nd :YAG)激光损伤大鼠视网膜后的定位以及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MSCs ,用荧光染料 4′ ,6 二脒 2 苯基吲哚 (DAPI)标记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分别于 10、2 0、35和 5 0d处死动物 ,做DAPI荧光观察 ,并在阳性的连续切片上作神经元核 (NeuN)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角蛋白 (CK)免疫组化染色及HE染色。分别于损伤前及损伤后即刻、1~ 7周检测损伤移植组、损伤组和损伤注射生理盐水组的视网膜电图 (ERG)b波分析。结果 培养的MSC集落生长迅速 ,均一性好 ;DAPI染色观察表明 ,10d时移植细胞多集中于移植部位周围 ,但分布散乱 ;2 0d时可见阳性细胞分布范围扩大 ,分布于视网膜视锥、视干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 ;到35d阳性细胞范围进一步扩大 ,且细胞向损伤部位迁移 ;5 0d观察损伤范围与 35d相比扩大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阳性区域的细胞在NeuN、NSE、GFAP和CK的表达有不均一性。检测到的阳性区域视网膜未见到玫瑰花结样结构 ,但某些区域的细胞排列不整齐 ,在某些部位有细胞层增生。HE染色表明移植组损伤的恢复好于损伤对照组 ,ERGb波检测表明
张杰单清马萍姜严明陈鹏温静霞周游钱焕文裴雪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激光损伤视网膜荧光抗体技术
西藏猫乳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9
1996年
首次从西藏猫乳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它们是Maesopsin(Ⅰ),山奈酚(Kaempferol,Ⅱ)和右旋肌醇甲醚(Pinitol,Ⅲ).利用二维核磁对(Ⅰ)和(Ⅲ)的全部氢信号和碳信号进行了确切归属,并由此而确定了(Ⅲ)的立体构型。化合物(Ⅰ)为其中主要成分。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Ⅰ)有较强的抗癌促进因子作用和细胞毒作用。
彭军鹏乔艳秋张显志陈鹏
关键词:藏药中药化学成分
格拉司琼地塞米松预防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患者寒战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随着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在肾结石、特别是复杂肾结石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具有手术风险低、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术中因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冲洗液大量冲洗等因素,患者术中易发生寒战,从而使机体耗氧量增加,不利于麻醉的平稳和患者的安全。我们在2004年2月~2008年6月于麻醉前静脉注射格拉司琼、地塞米松进行预防。现报告如下:
陈鹏刘文东张毅刘丽宁
关键词:格拉司琼经皮肾穿刺钬激光寒战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