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雪华

作品数:49 被引量:914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肺炎
  • 11篇获得性
  • 10篇获得性肺炎
  • 7篇单胞菌
  • 7篇呼吸机
  • 7篇呼吸机相关
  • 7篇假单胞菌
  • 6篇铜绿
  • 6篇铜绿假单胞
  • 6篇铜绿假单胞菌
  • 6篇肺部感染
  • 5篇药物
  • 5篇社区获得性
  • 5篇社区获得性肺...
  • 5篇相关性肺炎
  • 4篇宿主
  • 4篇重症
  • 4篇重症监护
  • 4篇细胞
  • 4篇相关肺炎

机构

  • 49篇复旦大学
  • 3篇泰山医学院附...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明治制果株式...

作者

  • 49篇陈雪华
  • 34篇何礼贤
  • 23篇胡必杰
  • 19篇李华茵
  • 14篇高晓东
  • 11篇瞿介明
  • 9篇潘珏
  • 8篇王葆青
  • 6篇谢红梅
  • 5篇周春妹
  • 5篇李倬哲
  • 5篇魏丽
  • 4篇任金兰
  • 4篇王文娟
  • 4篇董荔
  • 4篇张杏怡
  • 3篇白春学
  • 3篇姜红妮
  • 3篇邓至
  • 2篇刘庆华

传媒

  • 6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中国实用内科...
  • 5篇中国呼吸与危...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9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咽拭子采样防护头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咽拭子采样防护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套本体和延伸部,头套本体底部一圈和延伸部连接,所述头套本体内部采用支撑架支撑形成用于容纳头部的空腔,头套本体正面为透明材质,头套本体正面设有采样通道,所述采样通道...
王林林李善群陈雪华郝晟瑜姜盼郭涵刘旭辉谢梁励雯静江泓姜丽岩
文献传递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肺部细菌性感染的优化治疗被引量:5
2008年
陈雪华
关键词:肺部感染Β-内酰胺类
2819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和预后分析
<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nosocomial lower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NLRTI)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0.6%-3%,而在ICU则高达8%...
谢红梅胡必杰何礼贤陈雪华邓至魏丽高晓东王文娟任金兰
文献传递
粒细胞减少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模型的建立及炎症反应研究被引量:22
2001年
目的 建立粒细胞减少铜绿假单胞菌 (PA)肺部感染的大鼠模型 ,研究其炎症反应的特点。方法 将 5 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用药组 (2 5只 )与对照组 (2 5只 ) ,用药组联合应用环磷酰胺与醋酸可的松 7d。经气管内滴入 0 2ml 6× 10 8CFU ml的美国标准菌库(ATCC) 2 785 3PA菌液诱导肺部感染 ,对接种前、后 3、6、9、2 4h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肺组织进行细菌学、细胞学、病理学研究 ,并测定BALF中的总蛋白 (TP)和肺组织湿 干比 (W D)。结果  (1)经药物处理后 ,用药组大鼠 [(141± 8)g]的体重减轻 ,与对照组 [(2 0 1± 14)g]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 ;用药组 [(0 0 6± 0 0 5 )g]胸腺萎缩 ,与对照组 [(0 40± 0 10 )g]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用药组外周血及BALF中白细胞数 [(0 9± 0 3)× 10 9 L]与对照组 [(7 3± 1 9)× 10 9 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2 )接种PA后 ,BALF及肺组织中均培养到PA ,W D及TP较感染前明显升高 ,用药组大鼠活动度差 ,病死率高 ,肺组织充血、水肿、出血严重 ,W D及TP升高程度重于对照组 ;(3)大鼠接种PA后 ,肺部中性粒细胞 (PMN)升高 ,6~ 9h达高峰 ,但用药组 [(10 2± 13)个 高倍视野 ]反应弱于对照组
李倬哲瞿介明何礼贤陈雪华王葆青
关键词:粒细胞减少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炎症反应肺损伤
TNF-α和CINC在内毒素耐受大鼠肺部炎症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内毒素血症时内毒素耐受大鼠肺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 (CINC)表达的情况。方法 SD大鼠随机分入正常对照组 (NC组 )和内毒素耐受组 (ET组 )。腹腔注射脂多糖 (LPS) ,每日 0 .6mg/kg连续 4d建立内毒素耐受模型。第 5天腹腔注射 6mg/kg。各组按注射大剂量LPS前 (0h) ,注射后 2、6、2 4、4 8、72h分为 6小组 ,n =6。用ELISA测定BALFTNF α。用RT PCR半定量检测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用SPSS 10 .0医学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NC组注射LPS(6mg/kg)前 ,BALF中有少量TNF α ,肺组织有微量CINCmRNA表达 ;给药后两者均迅速上升 ,前者的高峰为 6h ,(10 .79±3.5 3) μg/L ,P =0 .0 0 1,后者的高峰出现于 2~ 6h(相对值为 1.6左右 ,P <0 .0 0 1) ,持续至 2 4h。而ET组两者均无上升。结论 内毒素耐受时 ,大剂量内毒素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和肺损伤减轻与肺部TNF
张静瞿介明何礼贤潘珏欧周罗张杏怡陈雪华
关键词:TNF-ΑCINC内毒素耐受肺部炎症
内毒素耐受大鼠与正常大鼠急性肺损伤反应比较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动态观察内毒素耐受 (ET)大鼠在内毒素血症时肺部炎症反应和肺损伤与正常对照 (NC)大鼠的异同。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 (LPS) 0 6mg·kg 1·d 1,连续 4d ,建立ET模型。第 5d腹腔注射 6mg/kgLPS。在注射大剂量LPS前、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细胞学检查 ,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测定BALF中白蛋白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的比值衡量肺微血管通透性。结果 ET大鼠注射大剂量LPS后 ,未出现类似NC大鼠的体重减轻、肺部微血管通透性升高 (6h至高峰 )以及肺组织灶性中性粒细胞 (PMN)浸润和炎症反应。NC组 2 4h外周血PMN明显升高 ,而ET组始终以淋巴细胞为主 ;NC组BALF中PMN百分率 2h即升高 ,2 4h时为(8 0 0 0± 2 896) % ,而ET组始终小于 1%。结论 内毒素耐受可减轻内毒素血症引起以PMN浸润为特点的急性肺部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提示内毒素耐受可能有助于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张静瞿介明潘珏何礼贤欧周罗张杏怡陈雪华
关键词:内毒素耐受肺炎急性肺损伤内毒素血症中性粒细胞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初始抗菌药物选择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8
2011年
目的评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初始抗菌药物选择是否按照诊治指南及是否能够覆盖病原菌与VAP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内发生的56例VAP病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始抗菌药物的规范性与是否有效覆盖病原菌对VAP预后的影响。结果初始抗菌药物病原菌覆盖组和未覆盖组VAP的病死率分别为32.4%和60.0%(P=0.023);根据美国胸科协会/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ATS/IDSA)指南治疗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8.3%和52.9%(P=0.473)。结论初始抗菌治疗是否覆盖肺炎病原菌是影响V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ATS/IDSA指南推荐的抗菌药物,未发现能有效降低VAP病死率。
费晓云胡必杰陈雪华李华茵高晓东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菌药物预后
头孢妥仑匹酯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探讨头孢妥仑匹酯片剂对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的方法 ,对 199例经病原学和临床证实为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患者 ,以口服头孢妥仑匹酯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共对 196例患者进行疗效学评估 ,对 199例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临床总有效率为 94 9% ,细菌清除率为 96 7%。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 5 % ,实验室异常发生率为 3 5 %。结论 头孢妥仑匹酯对轻、中度急性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安全性高。且耐药率及有效性与 7年前国内试验相比均无明显差别。
李家泰高磊薛峰郝凤兰王琪蔡柏蔷干春兰刘又宁余秉翔何礼贤胡必杰陈雪华郑经川俞云松吕芳芳梁德荣蔡永宁康健孔灵菲肖正伦郑劲平刘杰杨维兴周泾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头孢妥仑匹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被引量:9
2004年
自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在1962年临床应用以来,新的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被开发和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C-6位引进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的问世,氟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有了很大提高,早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主要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阳性球菌则作用较差.
陈雪华何礼贤
关键词:药物吉米沙星莫西沙星药效学药物学药动学
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道标本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共45株,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对耐药菌株采用PCR方法检测红霉素的耐药基因ermA/ermB/mefA,同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和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追踪耐药菌株之间的同源性,以获得耐药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结果45株肺炎链球菌中对红霉素耐药24株,均为多耐药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14株,其中11株(78.6%)同时耐红霉素。22株(92%)的红霉素耐药株为MLS表型,即同时耐克林霉素,2株为M型耐药。经PCR扩增,20株(83.3%)具有ermA/B基因,6株(25.0%)同时有erm和mef基因,2株(8.3%)只有mef基因,2株未能检测到erm或mef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和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检测未发现不同地区相同的耐药克隆株。结论erm基因编码的核糖体突变是肺炎链球菌耐红霉素的主要机制,本研究未发现不同地区相同的耐药克隆株。
魏丽胡必杰何礼贤李华茵陈雪华谢红梅高晓东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红霉素基因分子流行病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