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银生

作品数:35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4篇胶质
  • 21篇胶质瘤
  • 17篇细胞
  • 9篇血管
  • 9篇血管生成
  • 9篇干细胞
  • 8篇血管生成拟态
  • 8篇肿瘤
  • 7篇神经胶质
  • 7篇神经胶质瘤
  • 7篇胶质瘤干细胞
  • 5篇预后
  • 5篇替莫唑胺
  • 5篇细胞瘤
  • 5篇脑胶质瘤
  • 4篇母细胞
  • 4篇母细胞瘤
  • 4篇胶质瘤细胞
  • 4篇胶质母细胞
  • 4篇胶质母细胞瘤

机构

  • 35篇中山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35篇陈银生
  • 30篇陈忠平
  • 17篇赛克
  • 12篇王翦
  • 12篇柯超
  • 12篇牟永告
  • 12篇陈芙蓉
  • 9篇杨群英
  • 8篇林富华
  • 8篇张湘衡
  • 8篇梅鑫
  • 8篇张继
  • 7篇郭琤琤
  • 6篇陈正和
  • 5篇蒋小兵
  • 4篇李聪
  • 3篇沈冬
  • 3篇仇志坤
  • 3篇张洁
  • 2篇奚少彦

传媒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广东医学
  • 6篇中国神经肿瘤...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胶质瘤被引量:12
2011年
虽然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使胶质瘤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还不容乐观.广泛的肿瘤切除,手术后的放、化疗等序贯治疗还是难免胶质瘤的复发,原因何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理论的提出,为我们重新认识胶质瘤以及治疗的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陈忠平陈银生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干细胞治疗靶向肿瘤以手术为主肿瘤干细胞肿瘤切除
胶质瘤干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体内研究
背景与目的: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定义上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它是无内皮细胞参与、由细胞外基质界限的管道,肿瘤细胞沿管道外壁排列。我们采用体内异种移植瘤模型来观察对比不同来源的胶质瘤干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现象。方法:采用悬...
陈银生王运杰吴明玮陈芙蓉陈忠平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血管生成拟态
文献传递
术后超早期CT检查判断颅内肿瘤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后超早期CT检查的意义以及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216例颅脑肿瘤手术后早期施行CT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 216例颅内肿瘤开颅术后进行早期CT检查,9例术后发生颅内血肿,其中4例在术后超早期(6h内)行CT检查即有出血表现。该9例术后出血病患的病理分别为脑膜瘤5例,髓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转移瘤(鳞癌)1例,少突胶质瘤1例。该9例患者中,3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6例经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9例患者均好转。结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颅内压骤降、富血管的肿瘤病理类型(如脑膜瘤)等是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形成血肿的可能原因。术后超早期CT检查可早期发现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提高患者预后,对其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陈正和王翦赛克牟永告柯超张湘衡陈银生林富华张继蒋小兵陈忠平
关键词:开颅术颅内血肿颅内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来源血管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生长需要不同微循环模式。然而,GBM中微循环模式的细节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GBM的微循环模式,分析了它们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2个公认的GMB影响因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80例GBM患者的临床样本。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分析包括内皮依赖的血管(endothelium-dependent vessel,EDV)、细胞外基质依赖的血管(extracellular matrix-dependent vessel,ECMDV)、GBM细胞来源血管(GBM cell-derived vessel,GDV)和马赛克血管(mosaic vessel,MV)在内的微循环构筑,并进行了血管密度评估和三维重建。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了MGMT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通过Sanger测序检测了IDH1/2突变。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了微循环模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均观察到全部4种微循环模式。在所有组织样本中均检测到了EDV,而只在少量的组织样本中观察到了其他3种模式(ECMDV:27.5%;GDV:43.8%;MV:52.5%)。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56个月,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60个月(P=0.015)。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组中,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76个月,而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23个月(P=0.022)。结论GDVs可作为GBM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即使在MGMT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患者中也具有预测价值。
梅鑫陈银生陈银生陈芙蓉陈芙蓉奚少彦张继张继柯超柯超王静
关键词:内皮细胞分化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生成拟态
炎症介质与肿瘤血管生成被引量:1
2012年
炎症介质不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的血管生成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炎症反应的调节通路和肿瘤血管生成调节通路存在较大的重叠。研究证实,包括COX-2、IL-1、IL-6等在内的众多炎症介质不仅能够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血管拟态形成及肿瘤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可能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梅鑫陈银生陈忠平
关键词:炎症介质血管生成肿瘤干细胞
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中MGMT表达以及与替莫唑胺的耐药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与目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ferase,MGMT)是一种能将鸟嘌呤DNA第六位氧氧原子上的甲基加合物移除和修复损伤DNA的酶,临床上能影响甲基化类化疗药物的疗效。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被认为是胶质瘤复发的根源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MGMT在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与替莫唑胺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悬浮克隆球形成法自胶质瘤细胞株U251、SKMG-4、SF295、SKMG-1、U373、U87、MGR1和MGR2中富集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相关分子标志;裸鼠移植瘤试验检测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的成瘤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中MGMT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况;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替莫唑胺对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和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分别自8个胶质瘤细胞株中成功富集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U251G、SKMG-4G、SF295G、SKMG-1G、U373G、U87G、MGR1G和MGR2G。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高表达CD133、Nestin和Sox-2等干细胞标志,而且低表达GFAP和TUJ1。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均能在裸鼠移植成瘤。MGMT在8株胶质瘤细胞及U87G、MGR1G和MGR2G中为阴性,而在U251G、SKMG-4G、SF295G、SKMG-1G和U373G中为阳性表达。替莫唑胺对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和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差异具有显著性。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与胶质瘤亲代细胞相比更加耐药(P<0.05)。另外,替莫唑胺对MGMT阳性及MGMT阴性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IC50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MT阴性表达的胶质瘤细胞经干细胞样培养后,MGMT表达可转为阳性;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较胶质瘤亲代细胞更耐受替莫唑胺;MGMT的表达与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对替莫唑胺的耐受之间无明显关联,提示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对替莫唑胺的耐药可能还�
仇志坤沈冬赛克陈银生冯冰虹陈忠平
关键词:MGMT替莫唑胺耐药
干扰素-α/β抗MGMT阳性胶质瘤干细胞化疗耐药的体外研究
目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ferase,MGMT)是恶性胶质瘤烷化剂类化疗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样,胶质瘤干细胞(gliomastem cells,...
沈冬仇志坤陈银生陈芙蓉陈忠平
关键词:MGMT胶质瘤干细胞化疗耐药
一个可以测量尿酸碱度的尿杯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个可以测量尿酸碱度的尿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外侧具有杯盖,所述杯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杯体外表面,所述杯体的内部具有辅助环,所述辅助环固定于所述杯体的内部,所述辅助环的外侧具有密封环,...
郭琤琤徐秋艳黄河韩骏杰赵琴琴杨群英周志欢陈银生杨雨李云佳罗惠丹袁露
173例胶质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次手术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排除因非肿瘤因素死亡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估计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纳入胶质瘤173例,其中WHOⅠ级10例,Ⅱ级61例,Ⅲ级53例,Ⅳ级49例;98例术后接受放疗[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61例,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37例];60例术后接受化疗(高级别胶质瘤46例,低级别胶质瘤14例)。本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4.0%、42.2%、32.4%;WHOⅠ、Ⅱ、Ⅲ、Ⅳ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2.5%、24.5%、6.1%。分层分析显示术后辅助放化疗显著影响高级别胶质瘤生存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RR=1.603;P=0.019)、WHOⅢ~Ⅳ分级(RR=2.311;P〈0.001)、肿瘤未全切(RR=2.108;P〈0.001)、术后未放疗(RR=1.652;P=0.008)是影响胶质瘤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组病例的分析结果提示,发病年龄≤40岁、WHO级别低、肿瘤全切的胶质瘤患者预后好;术后进行放疗可以提高胶质瘤的疗效。
李剑峰陈银生赛克张湘衡柯超杨群英牟永告许海雄陈忠平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影响因素
颅内脑膜瘤单中心84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15年间单中心颅内脑膜瘤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5例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性别、年龄、WHO病理级别、术前KPS评分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845例脑膜瘤患者中男235例,女610例,年龄(49.96±12.17)岁,总随访时间1~2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00个月。57例术后复发,其中WHOⅠ级脑膜瘤复发36例(4.9%,36/732),WHOⅡ级脑膜瘤复发14例(17.1%,14/82),WHOⅢ级脑膜瘤复发7例(7/31)。WHO病理分级高和男性是脑膜瘤复发高危因素。结论 WHOⅡ和Ⅲ级脑膜瘤手术后易复发,对于高危患者需要采取积极辅助治疗并严密随访。
柯超林富华蒋小兵陈正和陈银生张继张湘衡赛克王翦牟永告陈忠平
关键词:脑膜瘤临床病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