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茂才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2篇血清
  • 2篇人巨细胞病毒
  • 2篇乳汁
  • 2篇巨细胞
  • 2篇抗体
  • 2篇病毒DNA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胆碱酯酶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清阳性
  • 1篇血清阳性率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药性分析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E抗...
  • 1篇乙肝病毒前S...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陈茂才
  • 3篇冀恒涛
  • 2篇温立鸿
  • 2篇崔会玲
  • 2篇孙金旗
  • 2篇段歌红
  • 2篇王婷
  • 1篇朱立强
  • 1篇朱立强
  • 1篇翟慢慢
  • 1篇胡溢博
  • 1篇马军
  • 1篇李巍
  • 1篇李庆华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清自身免疫抗体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自身免疫性肝炎鉴别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鉴别诊断中选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清自身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AIH患儿26例(A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儿26例(B组)及同时间段于某院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26例(C组),依次检测三组受检者的RDW水平和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比较三组的免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RDW水平的差异,探讨两项指标在AIH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抗体阳性检出率方面,A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B组、C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三组LCI阳性检出率之间却无显著差异(P>0.05)。在ANA滴度检出率方面,A、B、C三组在<1∶100、1∶320和≥1∶1000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ANA核型检出率方面,A、B、C三组在核颗粒型和核均质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在核仁型和胞浆型检出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RDW水平方面,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检测患儿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和RDW水平可以对AIH、病毒性肝炎和健康人进行有效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李巍翟慢慢田冬冬李志浩陈茂才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红细胞分布宽度
UF-1000i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与干化学联合检测镜检筛选标准的建立和评估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制定合理的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联合检测显微镜检查筛选标准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2358例新鲜中段尿进行BW-500干化学和UF-1000i尿沉渣自动分析,将所有结果进行分类形成11个组合,同时对每一份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并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对各组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筛选标准并对该筛选标准进行验证。结果:11种组合中假阳性率最高的是管型、类酵母菌,其次是红细胞。符合率最高的是组合组合1(RBC-WBC-CAST-ERY-LEU-Pro-)、2(ERY+RBC+)、组合5(LEU+WBC+)和组合7(LEU+WBC-),由此制定镜检筛选标准共7条。统计学分析显示筛选标准的真阳性率为46·48%,真阴性率为39·69%,假阳性率为11·58%,假阴性率为2·25%,镜检率为17·85%。验证结果显示:镜检率为17·20%,假阴性率2·40%。结论: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联合检测的显微镜检查筛选标准优于单纯的尿沉渣分析仪或干化学筛选标准。合理的筛选标准既保证了工作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温立鸿陈茂才
关键词:干化学分析显微镜检查
人巨细胞病毒在乳汁中的载量变化及其传播风险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在乳汁中的载量变化以揭示其通过母乳喂养将病毒传播给婴儿的风险。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305名产妇(哺乳期母亲)及其婴儿作为实验对象,选择同期103名奶粉喂养婴儿为对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乳汁、尿液和外周血白细胞中的HCMV病毒DNA载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产后第6周乳汁病毒DNA总阳性率为44.92%,其中有73名母亲将病毒传播给了婴儿,72名是非传播者。传播者的DNA载量为(4.70±1.26)(lg)而非传播者为(3.08±0.88)(lg),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DNA阳性乳汁喂养的婴儿感染率(50.68%)显著高于阴性乳汁喂养的婴儿(3.70%)和奶粉喂养的婴儿(9.71%),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母乳喂养及奶粉喂养的早产儿的尿液HCMV-DNA阳性率(83.33%、37.50%)均高于足月儿(47.76%、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汁病毒DNA载量高于3.42者,84%将病毒传播给婴儿,而低于3.42者75%没有传播病。因此,2600 copies/m L(lg2600=3.42)为传播者的临界值。结论 含有病毒的乳汁是HCMV的重要传染源,而且建议乳汁HCMV DNA载量2600 copies/m L作为传播者的临界值。早产儿对HCMV更为易感,尿液病毒DNA检测用来诊断HCMV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王婷崔会玲段歌红陈茂才冀恒涛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母婴传播乳汁病毒DNA
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抗核抗体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筛查抗核抗体(ANA)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相关性,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抽取900份临床连续送检的血清标本抗核抗体,分成A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B组(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组)、C组(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各组利用IIF法筛查ANA,利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特异性ANA,分析IIF法筛查ANA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相关性。结果:检测后的阳性标本率为77.97%,阴性标本率为56.69%,总符合率为70.11%。IIF检测结果为阴性者且IBT检测结果为非阴性者中,A组比例略高于B组(P﹥0.05);但A组比例明显高于C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IIF+/IBT+比例明显高于IIF-/IBT-的比例,但B组、C组的IIF+/IBT+比例明显低于IIF-/IBT-的比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IIF法筛查抗核抗体易导致特异性抗体漏诊,用IBT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易导致抗核抗体漏诊,应进行联合检测,避免出现漏检。
陈茂才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特异性抗体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预防治疗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 621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并对导致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致病菌及药敏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 621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患者289例,尿路感染率为17.83%;年龄、住院时间、GCS评分、昏迷时间、尿路侵入性操作和感染史等因素是导致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289例尿路感染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3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9株占61.80%、革兰阳性菌111株占34.47%、真菌12株占3.73%,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检出54株和34株;54例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较高;34例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等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G、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尿路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革兰阳性菌,临床实践中应针对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朱立强李庆华孙金旗胡溢博陈茂才冀恒涛
关键词: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重症监护病房尿路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在华中地区孕妇和住院儿童群体中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2015年
对华中地区孕妇和住院儿童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乳汁、尿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MV DNA载量对临床的诊断价值。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母亲乳汁、尿液和PBMC中HCMV DNA水平。孕妇和儿童的IgM阳性率分别为1.16%和8.13%(新生儿2.06%,早产儿3.50%),而IgG阳性率分别为96.59%和79.98%(新生儿83.84%,早产儿94.59%)。住院儿童尿液的HCMV DNA阳性率为57.25%,而PBMC的HCMV DNA阳性率仅为7.97%(P<0.001)。母亲乳汁的HCMV DNA阳性率为44.61%,而PBMC的HCMV DNA阳性率仅为0.77%(P<0.001)。结果表明,孕妇HCMV感染率很高,同时HCMV是住院儿童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且早产儿比足月儿对HCMV更具易感性。在住院儿童中,尿液标本用于检测HCMV DNA比PBMC标本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而哺乳母亲乳汁的HCM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PBMC,表明HCMV在乳汁中载量较高,因此哺乳是HCMV的重要母婴传播途径。
王婷段歌红陈茂才冀恒涛崔会玲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病毒DNA乳汁血清阳性率
成人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检测指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成人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脑脊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GOT)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01—2018-06收治的120例患者,A组为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B组为2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C组为2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D组为40例无颅内感染的患者。检测脑脊液IL-6、hs-CRP、PCT、LDH、ADA、CHE、AST水平,比较4组检测指标。结果 A、B、C组分别与D组相比,A组脑脊液hs-CRP、PCT、ADA水平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B组脑脊液hs-CRP、PCT、ADA水平与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C组脑脊液ADA水平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CT、hs-CRP水平与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B、C组IL-6、LDH、CHE、AST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6、hs-CRP、PCT、LDH、ADA、CHE、AST水平明显升高,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ADA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指标。
陈茂才
关键词:脑脊液腺苷脱氨酶白介素6胆碱酯酶
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NKT细胞中Ku70蛋白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外周血NK细胞、NKT细胞中Ku70蛋白表达水平,并探索其对ESCC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对前期ESCC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质谱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Ku70,流式细胞学验证Ku70在NK细胞和NKT细胞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联系及临床意义。结果蛋白质谱发现522个差异蛋白,其中310个蛋白上调,212个蛋白下调,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出Ku70蛋白。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肿瘤组的PBMCs中CD3^(+)CD56^(+)NKT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的Ku70荧光强度和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我们获得了ESCC患者PBMCs的差异表达蛋白谱,其中Ku70在ESCC患者CD3^(+)CD56^(+)NKT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中表达降低显著,可能成为ESCC外周血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蔡慧红邹锋李婧逸银潇迪张燕松孙金旗朱立强陈茂才温立鸿周博马军
关键词:食管鳞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K细胞NKT细胞KU70
临床检验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技术应用的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100例乙肝病毒患者血清进行前 S1抗原、与肝病毒 e抗原以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测。结果所有乙肝病毒患者血清样本中前S1抗原呈现阳性的有76例,乙肝病毒e抗原呈现阳性的有61例,脱氧核糖核酸呈现阳性的有83例。其中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61例患者中前S1抗原呈现阳性的有47例,阳性率为77.05%,脱氧核糖核酸呈现阳性的有50例,阳性率为81.97%,前S1抗原阳性率和脱氧核糖核酸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脱氧核糖核酸呈现阳性的83例中,前S1抗原阳性72例,阳性率为86.75%,乙肝病毒e抗原呈现阳性的有48,阳性率为57.83%,前S1抗原阳性率和脱氧核糖核酸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病毒前 S1抗原可以作为乙肝病毒感染、干细胞损伤等的检测指标,为乙肝病毒患者临床检验的常规项目,在乙肝诊断治疗中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陈茂才
关键词:乙肝病毒前S1抗原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E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