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聪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重组腺病毒
  • 5篇细胞
  • 5篇腺病
  • 5篇腺病毒
  • 4篇形态发生蛋白
  • 4篇骨形态
  • 4篇骨形态发生蛋...
  • 4篇干细胞
  • 3篇成骨
  • 2篇鼠胚
  • 2篇鼠胚胎
  • 2篇胚胎
  • 2篇小鼠胚胎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分化
  • 2篇肝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多潜能干细胞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0篇陈聪
  • 5篇迭小红
  • 5篇罗庆
  • 5篇康权
  • 4篇田雯
  • 2篇许峰
  • 1篇符跃强
  • 1篇曹光彪
  • 1篇陈娟
  • 1篇周扬
  • 1篇吴敏
  • 1篇蒋静
  • 1篇卢仲毅
  • 1篇方芳
  • 1篇毕扬
  • 1篇周建武
  • 1篇陈肯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形态发生蛋白9、6双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成骨诱导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构建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6重组腺病毒并探讨其对C3H10细胞成骨的影响。方法以单一表达的BMP9或BMP6 AdEasy质粒为模板,PCR自扩增BMP9和BMP6基因序列,先后将其插入穿梭质粒pASG2,获得双表达穿梭质粒pASG2-BMP9、6,然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中同源重组,酶切鉴定成功后,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得到高滴度双表达腺病毒AdBMP9、6,体外转染C3H10细胞,RT-PCR方法检测BMP9、BMP6 mRNA水平的表达,早期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染色、晚期指标钙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双表达重组腺病毒AdBMP9、6,RT-PCR证实双表达腺病毒能成功转染C3H10细胞,并且转染的C3H10细胞早晚期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钙茜素红染色活性较单一表达BMP9或BMP6的腺病毒组均增强。结论双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AdBMP9、6具有定向诱导C3H10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且较单一表达BMP9或BMP6强。
迭小红罗庆陈聪罗光金康权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成骨
骨形成蛋白家族成员2、7对小鼠胚胎肝干细胞分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7(BMP2、BMP7)对小鼠胚胎肝干细胞(HP14.5)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将表达BMP2、BMP7、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作为4个组分别感染HP14.5,诱导其分化,在病毒感染后的第1、4、7天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读数,在第7天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细胞标志物白蛋白(ALB)的表达情况;并在第4、7、10天通过PAS染色、尿素氮合成功能检测,观察诱导后HP14.5向肝细胞方向的分化成熟度。结果 BMP2组、HGF组荧光素酶读数较GFP对照组明显上升;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7d后BMP2组、HGF组细胞质内表达肝细胞特有的ALB,而GFP对照组几乎无表达;糖原染色可见BMP2组、HGF组胞质存在紫红色颗粒,呈阳性反应;尿素合成功能检测显示BMP2组、HGF组培养液中尿素氮随时间而升高。BMP7组诱导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荧光素酶活性、PAS染色和尿素合成检测均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结论 BMP2具有一定的诱导HP14.5向成熟肝细胞分化的作用,并初步具备肝细胞的合成分泌功能,而BMP7对其无诱导作用。
陈聪康权罗庆迭小红田雯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重组腺病毒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9对小鼠胚胎肝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9(Adv-BMP-9)诱导小鼠胚胎肝干细胞向成熟肝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已构建的表达BMP-9、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小鼠胚胎肝干细胞,诱导其分化,然后采用半定量PCR、Real-time PCR、细胞免疫荧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等方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和细胞角蛋白18(CK18)等肝细胞标志物的表达。结果半定量及Real-time PCR检测,诱导7 d后的BMP-9组、HGF组AFP的mRNA表达△△Ct值分别为(0.027±0.003)、(0.023±0.002),较GFP对照组(0.103±0.018)显著下降,ALB的mRNA表达△△Ct值分别(0.041±0.005)、(0.031±0.001),较GFP对照组(0.013±0.002)明显升高,CK18的mRNA表达△△Ct值分别(0.094±0.003)、(0.083±0.007),较GFP对照组(0.040±0.008)明显升高(P<0.0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诱导7 d后的细胞胞浆内表达肝细胞特有的ALB、CK18等蛋白,而对照组几乎无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诱导1、4、7 d的BMP-9组、HGF组的ALB表达荧光素酶A值分别[(5 509.35±213.08),(33 198.14±666.39),(50 815.03±1 730.75)]、[(5 539.25±132.62),(31 400.71±2 622.39),(49 088.28±1 868.03)],较GFP对照组(4 732.49±68.22),(9 407.71±487.84),(20 894.83±1 100.54)明显升高(P<0.05)。结论 BMP-9有诱导小鼠胚胎肝脏干细胞向成熟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且BMP-9对小鼠胚胎肝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甚至和传统的肝干细胞诱导分化因子HGF相当。
陈聪罗庆毕扬陈肯田雯迭小红曹光彪周建武康权
关键词:分化重组腺病毒
贵州松桃响水洞1号滑坡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贵州省松桃县盘石镇响水洞村桃树湾组突发的两起滑坡,通过现场调查,对响水洞滑坡1号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斜坡变形特征,呈现出后缘与前缘小,中间大,滑坡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带状;该滑坡滑带位于第四系覆土层与基岩接触带;边坡后缘表现出下挫的破坏等特征。响水洞滑坡对贵州浅变质岩区域相关滑坡的分析与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雷伟陈聪
关键词:滑坡
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9、7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的成骨作用
2012年
目的构建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7腺病毒重组体并进行初步成骨鉴定。方法自单一表达的BMP9或BMP7 AdEasy质粒上扩增BMP9和BMP7基因序列,先后定向亚克隆至同一穿梭质粒pASG2,获得双表达穿梭质pASG2-BMP9、7。酶切、PCR鉴定及测序正确后与骨架质粒pAdEasy-1同源重组获得双表达BMP9、BMP7腺病毒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得到高滴度双表达BMP9、BMP7腺病毒,体外转染C3H10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钙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早晚期成骨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双表达BMP9、BMP7的腺病毒,RT-PCR证实双表达腺病毒在C3H10细胞中表达,其转染的C3H10细胞早期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晚期钙茜素红染色活性较单一表达的BMP7或BMP9腺病毒组增强。结论成功构建双表达BMP9、BMP7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其重组体具有定向诱导C3H10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
罗庆陈聪迭小红田雯康权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成骨
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体外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细胞)分离、纯化、原代培养和鉴定的技术方法 ,并观察其体外生长特性及SP-A表达情况。方法将0.08%胰蛋白酶消化液从气管注入肺组织,消化分离ATⅡ细胞。将大鼠IgG包被的培养皿免疫吸附纯化后,进行原代培养。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透射电镜(TEM)鉴定细胞,改良巴式染色法鉴定并计算细胞纯度,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表达SP-A动态变化。结果细胞产量约为2.2×107个/只大鼠。电镜下观察到ATⅡ细胞特征性结构——板层小体;纯度大于90%。体外培养36~72h时细胞生长良好,细胞质内有较多颗粒;96h后细胞呈长索形,细胞内颗粒减少,并出现空泡。ATⅡ细胞表达SP-A在36h左右达高峰,之后表达减弱。结论利用0.08%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和大鼠IgG免疫吸附纯化可获得满意的原代ATⅡ细胞。培养36~72h时细胞增殖旺盛,生长良好,SP-A表达丰富,是进行体外实验的良好时期。
符跃强蒋静陈娟陈聪方芳卢仲毅许峰
关键词:细胞培养板层小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9-2双表达定向诱导多潜能干细胞C3H10的成骨分化
2013年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9-2双表达定向诱导多潜能干细胞C3H10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情况。方法将C3H10细胞分为4组:BMP9-2、BMP2、BMP9和GFP组,将4种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C3H10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定量测定及钙茜素红染色,观察BMP9-2双表达对C3H10细胞成骨分化的定向诱导作用。结果 BMP9-2双表达能诱导C3H10细胞ALP的表达,其染色活性高于BMP2组1.6倍,BMP9组2.5倍,GFP组4倍;其BMP9-2双表达定量表达A520值在病毒感染后5、7、9 d均高于BMP2、BMP9和GFP组;BMP9-2双表达能诱导C3H10细胞钙盐的沉积,感染14 d后,钙茜素红染色可见钙化结节,其染色活性高于BMP2组1.4倍,BMP9组1.3倍,GFP组5.2倍。结论 BMP9-2双表达能定向诱导C3H10细胞成骨分化,其成骨活性强于单一成骨诱导因子BMP2和BMP9。
陈聪罗庆田雯迭小红康权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多潜能干细胞成骨重组腺病毒
基于关联网络挖掘的中药不良反应与药性相关关系分析及用药警戒探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解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性味归经、有毒无毒等药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药药性分布探讨中药用药警戒。方法:筛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中药饮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分析每种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报道,采取频数分布及关联规则挖掘、网络构建方法,分析与中药临床用药警戒相关的药性参数。结果:618种中药及饮片中有152种中药有不良反应报道,其中无毒中药109种,占71.71%。大毒及有毒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毒中药,分别达到70%和66.67%。温性和寒性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数最高,而热性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苦味和辛味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种数最多;归肝、肺、肾等经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种数最多。关联规则挖掘及关联网络结果显示,包含大毒、有毒、温、热以及苦味、辛味和归心、肝等经的关联规则最多,大毒与归肝经组合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达86%;而温热性中药与辛苦味的组合可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达80%以上,与肝经的组合可以达到75%。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除了与毒性记载密切相关之外,也与中药的性味归经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这些结果可以为中药尤其是无毒性记载中药的用药安全和警戒提供参考。
付先军王振国李学博周扬周扬邵欣欣
关键词:中药药性关联规则挖掘
基于工况识别的辊式淬火过程板形预报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板形是衡量淬火后钢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板形的预报对高质量钢板的持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工况识别的辊式淬火过程板形预报方法,为淬火生产控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对淬火过程进行特性分析;然后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淬火过程进行工况识别,使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各工况的板形预报模型,并运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高模型的精度;最后利用工业生产数据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陈聪陈聪陈略峰吴敏杜胜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粒子群优化算法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机制
2006年
  近年来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中起重要作用的几种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日益增多,如核因子-κ B(nuclear factor-κ B,NF-κ B),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途径和Notch信号途径,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陈聪许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