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春生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肿瘤
  • 3篇肠癌
  • 3篇肠肿瘤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肿瘤
  • 2篇切除
  • 2篇肛门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移行粘膜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粘膜
  • 1篇诊治
  • 1篇直肠癌旁移行...
  • 1篇治愈
  • 1篇治愈时间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省中医学...

作者

  • 7篇陈春生
  • 3篇刘恩卿
  • 2篇苏琪
  • 1篇杨韧
  • 1篇王宝胜
  • 1篇罗一成
  • 1篇聂敏
  • 1篇陈春生
  • 1篇张有生
  • 1篇孙威
  • 1篇蒋松涛
  • 1篇徐恩多
  • 1篇李春雨
  • 1篇田振国
  • 1篇王之章
  • 1篇王廷振
  • 1篇王明德
  • 1篇赵毅
  • 1篇王强
  • 1篇乔雷

传媒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肛门直肠推进器在低位直肠癌保留原肛门术中的作用被引量:6
1996年
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由于部位深在,肿瘤切除后,直肠肛侧断端缩回盆底,用管状吻合器吻合有困难,为此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自制了肛门直肠推进器,以辅助管状吻合器的使用。为观察该器械的作用,把保肛手术患者分成两组:1986~1990年采用肛门直肠推进器辅助管状吻合器吻合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980~1985年单纯应用管状吻合器吻合的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作者就两组之间吻合成功率、吻合口瘘及手术时间等3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吻合成功率由45.9%提高到77.1%(P<0.01);吻合口瘘由11.6%降至3.1%(P<0.01);手术时间平均由211分缩短为183分(P<0.01)。提示肛门直肠推进器能使肛门、直肠及盆底组织上移,便于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同时有利于管状吻合器吻合。
王廷振王宝胜陈春生陈春生罗一成徐恩多
关键词:直肠肿瘤吻合术
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混合痔5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5年
为探讨一种合理的治疗多发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采用外剥内扎加肛门括约肌切断术治疔多发混合痔58例,并与单纯外剥内扎术比较,结果表明,两组疗效与治愈时间相似,但浚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肛门外形美观。
李春雨聂敏蒋松涛田振国张有生陈春生董卫王彤
关键词:括约肌切断术外剥内扎术治愈时间肛门
直肠癌旁移行粘膜MTS1基因产物表达的意义
1998年
探讨直肠癌旁移行粘膜(TM)的性质及MTS1基因缺失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粘液组化方法观察直肠癌旁TM的范围,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TS1基因产物表达情况,并与正常粘膜及癌组织进行对照。结果:MTS1基因产物在正常直肠粘膜阳性表达率最高,在癌旁TM、癌组织逐渐表达缺失,三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5);MTS1阴性的直肠癌病例,癌旁TM的范围明显高于MTS1阳性的病例(P<0.05)。结论:MTS1基因失活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并提示癌旁TM具有一定的恶性潜势。直肠癌旁移行粘膜与直肠癌MTS1表达缺失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MTS1基因突变或缺失是导致癌旁移行性变化的因素之一。如果将两者联合应用于直肠活检,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指导保肛手术及术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苏琪刘恩卿陈春生杨韧王伟王之章
关键词:直肠肿瘤癌前病变抑癌基因免疫组化
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诊治(附23例报告)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Peutz -Jeghers综合征 2 3例。结果 :全组病人 2 3例 ,均有黑色素斑及多发肠道息肉。行选择性肠段切除 +肠壁切开息肉切除19例 ,单纯肠管切开息肉切除 2例 ,经肛门行直肠出血息肉切除 1例。术后 2 2例病理证实为错构瘤性息肉 ,复发小息肉经肠镜电灼烧 7例 ,复发肠套叠二次手术者 8例 ,仍有间歇腹痛者 5例。结论 :Peutz -Jeghers综合征息肉为错构瘤性息肉 ,极少恶变。行选择性肠段切除 +肠壁切开息肉切除 ,是目前Peutz
鞠光苏琪陈春生刘恩卿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错构瘤性息肉息肉切除
uPA、uPAR及PAI-1在结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和血浆纤溶醇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在结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结肠癌蜡块标本156例,正常结肠黏膜标本50例作对照。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PA、uPAR及PAI-1在其中的表达。结果:uPA及uPAR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随病理分级的降低、淋巴转移的产生、临床分期的提高而明显增高(P均<0.05)。PAI-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随分级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产生、临床分期的提高而明显增高(P均<0.05)。结肠癌中uPA、uPAR及PAI-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uPA、uPAR及PAI-1对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关系密切。uPA、uPAR及PAI-1各自都可以成为结肠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并且有可能成为结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乔雷陈春生
关键词:结肠癌UPAUPARPAI-1
直肠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研究
陈春生
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胃肠道平滑肌肿瘤(GISMT)的性质、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GISMT中MVD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MVD、VEGF的表达按平滑肌瘤、低度恶性平滑肌肉瘤、高度恶性平滑肌肉瘤的顺序依次明显增高(P<0.01或P<0.05)。同时,MVD、VEGF的表达与肿瘤良、恶性的生长方式、肿瘤大小、肿瘤中心有无坏死亦有明显关系(P<0.01或P<0.05)。MVD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1)。而VEGF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则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此外,VEGF阳性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组的MVD(P<0.01)。结论MVD、VEGF是反映GISMT生物学特性的良好标志物,联合测定可以互补作为判断GISMT性质、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陈春生秦晔王强孙威赵毅王明德
关键词:胃肠肿瘤平滑肌肉瘤微血管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