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国

作品数:76 被引量:415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血管
  • 17篇内皮
  • 13篇心肌
  • 13篇血管内皮
  • 13篇卵巢
  • 12篇血管内皮生长...
  • 12篇缺血
  • 12篇细胞
  • 12篇内皮生长因子
  • 11篇妊娠
  • 10篇心肌缺血
  • 10篇免疫
  • 10篇宫颈
  • 9篇肿瘤
  • 8篇子宫
  • 8篇宫颈癌
  • 6篇蛋白
  • 6篇血浆
  • 6篇上皮
  • 5篇新辅助化疗

机构

  • 57篇广东省人民医...
  • 16篇汕头大学
  • 16篇中山医科大学
  • 7篇中山大学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市公安局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郑州市第五人...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市中西医...
  • 1篇广州市刑事科...
  • 1篇广州市卫生局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东山区...

作者

  • 76篇陈建国
  • 15篇叶海燕
  • 14篇祝家镇
  • 12篇徐嘉文
  • 11篇徐小虎
  • 9篇闻安民
  • 7篇胡丙杰
  • 7篇陈玉川
  • 6篇林芸
  • 5篇洪淡华
  • 5篇赵连旭
  • 5篇王海英
  • 5篇张斌
  • 5篇杨春艳
  • 4篇钱德英
  • 4篇陈志红
  • 4篇刘建中
  • 4篇毕启明
  • 4篇陈乐
  • 3篇王刚

传媒

  • 6篇国际医药卫生...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中国法医学杂...
  • 5篇广东医学
  • 5篇法医学杂志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4篇妇产与遗传(...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法律与医学杂...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国外医学(生...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0篇2000
  • 9篇1999
  • 5篇1998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被引量:4
1999年
陈建国徐小虎吴贤英
关键词:心肌缺血血管内皮
全文增补中
妊高征患者血管舒张与收缩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一氧化氮 (NO)、神经肽Y(NPY)及内皮素 (ET)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非孕妇女 (正常组 ,2 7例 )、正常妊娠妇女 (妊娠组 ,81例 )和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87例 )血浆CGRP、NPY及ET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NO的含量用镉柱比色法检测。结果 ①妊高征组CGRP的含量明显低于妊娠组 (P <0 0 5 ) ,并随病情的加重而降低 ;而NPY和ET的含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妊娠组 (P <0 0 1) ,并且均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5 )。②妊高征组血浆收缩 /舒张因子 (NPY +ET) /(CGRP +NO)的比值明显大于妊娠组和正常组 (P <0 0 5 )。结论 妊娠后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系统平衡失调在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陈建国张顺建钱德英周沫张旭云
关键词:妊高征血管舒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氧化氮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和内皮素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缩血管活性物质神经肽Y(NPY)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高血压组)、36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和19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组)血浆中NPY及ET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1)与非孕正常组妇女相比,正常妊娠妇女血浆中NPY和ET的含量虽有所上升,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2)高血压组患者血浆中NPY的含量显著高于妊娠组晚孕妇女(P<0.01),并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加重而上升,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NPY含量变化一样,高血压组妇女血浆ET含量(96.05±13.57 ng/L)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6.48±6.17 ng/L)相比有显著的上升(P<0.01),并且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缩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升高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彭幼玲杨春艳陈建国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心血管高血压神经肽内皮素
细胞凋亡与缺血性心脏病被引量:6
1999年
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肌细胞除了有明显的坏死外,还有一部分发生凋亡。 Bcl2 家族( Bcl2 和 Bax) 、p53 、 Fas 抗原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T N Fα) 等可能参与了缺血性心脏病中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由于凋亡在细胞死亡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可复性,因此,凋亡的出现可能为人类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脏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措施。
陈建国
关键词:细胞凋亡冠状动脉疾病病理
西藏林芝地区育龄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地区生育年龄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生率、特点及其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式,于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及孕前咨询的生育年龄妇女进行常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PV病毒检测,同时收集其一般情况包括民族、受教育水平、月收入、孕产次、是否牧民、居住地、结婚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统计宫颈疾病发生率,分析不同生活方式与宫颈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林芝地区育龄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生率为29.11%,其中高危病变(病理结果≥CIN 2)发生率为0.59%。宫颈疾病的发生与民族、教育水平、居住地、是否牧民、结婚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相关,藏族、牧民、居住于农牧区、文盲、25岁以下结婚、初次性生活<20岁等宫颈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对林芝地区的育龄妇女进行宫颈相关疾病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文化教育水平、适当晚结婚、避免过早性生活、改善其住所条件等可能降低宫颈疾病的发生。
江燕萍姚冬花韩凤珍陈建国王红于瑞丽王晓云林燕燕洛桑云登
关键词:宫颈疾病育龄妇女藏族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6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34家医院2000~2010年住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年龄≤40岁)6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癌中年轻患者构成比无逐年增多的趋势,其发病平均年龄无下降趋势;93.6%为子宫内膜样腺癌,92.0%为G1和G2;87.2%无和≤1/2肌层浸润;术后手术-病理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71.6%,10.6%,16.1%,1.7%。术前临床误诊率为19.0%;临床分期Ⅰ、Ⅱ、Ⅲ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的误差率分别为18.6%,53.5%,18.9%。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G3(P<0.01)、深肌层浸润(P<0.01)、腹水细胞学阳性(P<0.01)是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而在多因素分析时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G3(P<0.01)、深肌层浸润(P<0.01)、宫颈受累(P<0.01)、腹水细胞学阳性(P<0.05)、脉管浸润(P<0.01)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时,只有宫颈受累(P<0.05)和组织学分级G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占有一定比例,但未见有年轻化趋势。病理以子宫内膜样腺癌、G1/G2为主;手术病理分期多数为Ⅰ期。术前临床误诊率高。宫颈受累和组织学分级G3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
李小毛刘继红何勉陈建国王刚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发病趋势误诊病理高危因素
年轻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评估年轻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行保守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1996年8月至2006年10月10年间收治的年轻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20~35岁,中位年龄28.5岁。4例患者合并不孕症,5例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FIGOⅠA期9例,ⅠB期1例;高分化9例,高-中分化1例;孕激素受体阳性8例,阴性2例。6例在激素治疗平均5.5个月(范围3~8个月)时获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例,无反应3例。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促排卵治疗2例,未妊娠;复发1例。最终行子宫切除术4例。随诊9~50个月,所有患者无瘤存活。结论:应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年轻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可行的。即使病理完全缓解,也有复发可能,应密切随访。
张斌陈建国闻安民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孕激素类安宫黄体酮保守治疗
一种防止宫颈癌术中癌细胞脱落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止宫颈癌术中癌细胞脱落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生物组织的杯体(1),在距离所述杯体(1)开口预设第一距离至第二距离的范围内设置进针区(11),所述进针区(11)采用软质材料制作。本发明将距离所述杯体开口预设第...
何剑辉张斌陈静陈建国
文献传递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本研究拟探索新辅助化疗f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方法,评价其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根治性手术的价值。方法选择1997年1月-2006年2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通过病理及临床确诊为IB2~ⅡA期、局部肿瘤直径〉4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9例,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41例、对照组38例。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术前采用顺铂+氟脲嘧啶静脉化疗方案(PF方案),化疗2。3个疗程后再行Ⅲ型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仅行Ⅲ型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组41例患者中31例完成2个疗程化疗,10例患者完成3个疗程化疗,无一例患者因化疗副作用而停止化疗,其中完全缓解16例(39.02%),部分缓解18例(43.91%),稳定7例(17.07%),没有患者发生疾病进展,总有效率为82.93%。化疗后宫颈局部肿瘤平均直径缩小为2.71cm,与化疗前的肿瘤平均直径5.14cm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79例患者均进行Ⅲ型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新辅助化疗组的手术时间为(123.7±47.9)分钟,与对照组的(154.2±83.7)分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k新辅助化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61.4±173.6)ml,与对照组的(547.8±295.3)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新辅助化疗组患者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2.75%(13/4721,与对照组的21.53%(96/446)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旁浸润与脉管癌栓的发生率分别为4.88%(2/41)和7.32%(3/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和31.58%(12/38),差异有极显著性垆〈0.01)。结论应用P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可明显缩小局部晚期宫颈癌病灶、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
徐嘉文杨春艳林芸岑坚敏王海英叶海燕陈建国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宫颈癌
早期心肌梗死bFGF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方法,对人体早期心肌梗死猝死者心肌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心肌梗死组 24例的心肌细胞核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核均为强阳性染色,有些细胞浆也有阳性染色,尤以心肌梗死灶周围区域心肌细胞为甚。可疑梗死组 21例中 17例见心肌细胞核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核为强阳性染色, 4例为弱阳性染色,未见阴性染色。而正常心脏对照组 16例中 3例呈弱阳性染色,其余均为阴性。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对照组 bFGF阳性指数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和可疑心肌梗死组( P< 0.001),而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果表明 bFGF免疫组化染色可望为早期心肌缺血致猝死的死后诊断提供客观的形态学依据。
胡丙杰陈建国徐小虎姚青松吴贤英祝家镇
关键词:心肌梗死免疫组织化学心脏性猝死BFGF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