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 作品数:42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发热溃疡型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1例
- 病史:患者,女,21岁,因"发热伴皮疹半月余"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躯干、四肢皮疹,外院就诊,诊断为"湿疹",诊治经过不详,反复发作。3月前蚊虫叮咬后左上臂出现皮疹,破溃伴渗出,一直未愈。半月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
- 蔡薇陈宏
-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1例
- 患者女性,37岁,双小腿皮疹4年。患者4年前双下肢胫前出现数个暗红色斑,缓慢向四周呈葡形性扩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外用复方吲哚美辛酊、激素类软膏等治疗无明显好转,皮疹逐渐增多。患者既往体检,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无糖尿病家...
- 丁娟陈宏王越海朱萍芳蔡薇张建青
- 文献传递
- 结节病1例
- <正>患者女性,62岁,四肢出现肿块1月。患者1月前左前臂外侧出现皮下肿块,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左肘关节、右前臂、双膝关节周围陆续出现多发性肿块,并逐渐增大。肿块大小不一,无关节痛,无肌肉痛,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
- 丁娟陈宏王越海朱萍芳蔡薇张建青
- 文献传递
- HIV相关性嗜酸性毛囊炎1例
- <正>男性,44岁,面部躯干皮疹1周。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面部、躯干、四肢出现米粒至绿豆大小丘疹,自觉轻微瘙痒,有婚外不洁性生活史。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肝脾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头面、双耳...
- 陈宏丁娟张建青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女阴萎缩1例
- <正>患者女性,38岁,外阴萎缩1年。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外阴逐渐萎缩,累及大小阴唇、前庭、阴道口和阴蒂,稍有痒感,白带中等,无明显自觉症状。初潮15岁,平时月经规律,量中等,有反复尿道刺激症状10余年,平素无特殊嗜...
- 张建青陈宏
- 文献传递
- 皮肤镜辅助CO_(2)激光治疗获得性交界痣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皮肤镜辅助CO_(2)激光治疗获得性交界痣(AJ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JN患者40例,共108个皮损。按确定治疗终点的不同方式分为皮肤镜辅助(实验组)和肉眼观察(对照组),每组54个皮损。评估术后6个月内两组AJN复发率、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SA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内,实验组患者的AJN复发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P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PSAS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两组O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3、0.76、0.46、0.42、0.35,P均>0.05)。结论皮肤镜有助发现激光终点的残留痣细胞,降低皮损复发率。
- 张建青夏颖陈宏
- 关键词:皮肤镜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 患者,男性57岁。左腹部肿块1年。1年前患者发现左上腹部黄豆大小皮疹,高出皮面,暗红色,皮损逐渐增大隆起,无自觉症状。体检系统检查无殊;专科检查:左上腹部一核桃大小圆形肿块,暗红色,表面光滑,无破溃,无压痛。实验室检查:...
- 陈宏王伟
- 文献传递
-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早期梅毒T淋巴细胞亚群及RPR滴度的影响
- <正>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辅助治疗早期梅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RPR滴度的影响,观察BCG-PSN对减少血清固定的作用。方法将有明确病史的60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苄星青霉素+BCG-PSN)和...
- 陈宏丁娟王越海朱萍芳蔡薇张建青朱萍萍周国忠
- 文献传递
- 血色病1例
- 患者,男性,55岁,下岗供销员。主诉:面色灰黑20年。现病史:20年前患者发现面色渐呈灰色,累及整个面部,后逐渐波及颈、上胸部、上肢、手背,颜色加深至灰黑色,皮肤干燥,无痛痒,在当地多次就诊,因诊断不明,效果不佳,因无明...
- 陈宏王伟
- 文献传递
- 外周血CD5^+B淋巴细胞亚群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CD5^+B淋巴细胞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转阴组(69例)和血清固定组(63例)外周血CD5^+、CD19^+、CD5^+CD19^+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测定两组体液免疫功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清固定组CD^5B淋巴细胞百分率[(14.66±3.45)%]、IgM[(13.98-t-3.29)g/L]比健康对照组[(11.79±3.44)%、(12.26±3.19)g/L]和血清转阴组[(12.43±3.77)%、(12.35±3.11)g,/L]升高(t=5.97、6.34、4.51、5.73,均P〈0.01),血清转阴组CD5^+B淋巴细胞百分率与健康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5^+B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造成的免疫学异常在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 陈宏丁娟周国忠王越海朱萍芳蔡薇张建青朱萍萍
- 关键词:B淋巴细胞亚群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