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宇霞

作品数:64 被引量:49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艾滋病
  • 21篇抑郁
  • 17篇中医
  • 13篇抗抑郁
  • 12篇问卷
  • 10篇抑郁症
  • 10篇病毒
  • 9篇血管
  • 7篇血管性抑郁
  • 6篇中医诊疗
  • 6篇问卷调查
  • 6篇免疫缺陷
  • 6篇HIV/AI...
  • 5篇调查问卷
  • 5篇证论治
  • 5篇辨证
  • 5篇辨证论治
  • 4篇益气
  • 4篇诊疗
  • 4篇人类免疫

机构

  • 6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4篇陈宇霞
  • 45篇黄世敬
  • 32篇张颖
  • 30篇薛柳华
  • 28篇潘菊华
  • 16篇吴巍
  • 16篇危剑安
  • 13篇宋春鑫
  • 11篇金燕
  • 10篇孙利民
  • 10篇周伟
  • 9篇王彦云
  • 8篇张先慧
  • 8篇黄霞珍
  • 8篇陈朝
  • 6篇李多娇
  • 6篇白文山
  • 6篇王阶
  • 4篇李兴旺
  • 4篇王健

传媒

  • 5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北京中医药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健康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滋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程问卷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艾滋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操作规程并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制订中医临床诊疗操作规程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对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结果:经问卷评价,专家意见趋于统一,初步建立艾滋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调护及疗效评价规程。结论:该规程明确了艾滋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含义及病因病机,体现了中医临床诊疗服务的标准化,为进一步临床科研奠定了基础。
雷小明黄世敬潘菊华张颖吴巍薛柳华陈宇霞王健李兴旺
关键词:中医问卷调查
s-nitrosoglutathione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的动力学研究
<正> 目的:本项目着重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S-亚硝酰化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的动力学变化.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原代小鼠胸腺细胞.用...
段绍瑾祁鑫裴迎霞苏小游李向红陈宇霞
文献传递
知母及含知母复方的抗抑郁研究现状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检索近十几年来的文献显示知母作为常用的清热药有抗抑郁作用,知母有效成份知母皂苷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药理学研究证实知母皂苷具有抗抑郁疗效,对抑郁动物行为学有改善作用,可增加脑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含量,降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可提高海马、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保护受损脑组织神经元。含有知母复方如二仙汤、知母地黄汤、酸枣仁汤等是抗抑郁临床常用方,抗抑郁作用疗效显著,临床研究和动物学实验证实,此类复方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故本文针对知母的抗抑郁报导进行分析,并整理知母复方的抗抑郁研究文献,望能对揭示抑郁的发病机理、开发抗抑郁新药及提高抑郁诊治水平提供参考价值。
张颖陈朝陈宇霞黄世敬
关键词:抑郁知母知母皂苷百合知母汤酸枣仁汤二仙汤
从65例HIV感染者肺部影像学改变探讨HIV无症状感染者中医辨证论治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HIV感染者肺部影像学特征,从而进一步探讨对HIV感染无症状期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方法收集国内某省HIV感染者65例,对其临床特点和T细胞亚群计数、病毒载量以及肺部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0%患者...
薛柳华危剑安宋春鑫陈宇霞周伟金燕
关键词:HIV感染者辨证论治
文献传递
五味子抗抑郁应用与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五味子为常用补虚固本中药,其抗抑郁作用和在抑郁症中的应用近年受到关注。结合有关五味子抗抑郁文献和抑郁症病证特点,探讨其配伍应用规律,总结其抗抑郁特点。五味子在治疗抑郁症中有补肺敛气利肃降、养心除烦安神志、健脾固本调升降、柔肝解郁合肺肾、摄气归元固肾精之功,随证配伍,培元解郁。对其抗抑郁作用与应用的深入研究,将为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
黄世敬陈宇霞张颖陈雯
关键词:五味子抗抑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所致高脂血症中医诊疗规程专家问卷调查
2013年
目的:探讨因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所致高脂血症的中医诊疗规程。方法:设计HAART治疗所致高脂血症的中医诊疗调查问卷,对多年从事艾滋病中医临床工作的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两轮问卷调查,对HAART所致高脂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中医四诊、辅助检查、诊断标准、辨证分型、治则治法、调养护理等方面内容取得专家的共识。结论:初步了解HAART相关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为深入临床相关研究并制订临床诊疗规范奠定了基础。
张永超薛柳华黄世敬潘菊华吴巍陈宇霞张颖王健李兴旺王玉光
关键词: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高脂血症调查问卷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探讨HHIP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干预作用
2022年
目的观察刺猬相互作用蛋白(HHIP)基因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方法复制抑郁症模型。根据体质量通过分层法随机将小鼠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20只)。慢性温和性应激刺激35 d后,糖水实验、走格实验、悬尾实验等评价其抑郁程度,然后取海马组织。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查找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确认HHIP蛋白的表达下调。制备HHIP基因慢病毒,沉默HHIP基因进一步体外实验探索HHIP蛋白对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干预作用。结果抑郁症模型小鼠呈现抑郁伴焦虑状态,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情绪与海马组织神经元,胶质细胞生育、分化及细胞外基因及其连通性有关。海马组织差异表达的mRNA有447个,其中mRNA下调281个,上调166个。下调基因包括Hedgehog信号通路中的3个基因HHIP、SHH、Claudin11。PCR及Western Blot显示HHIP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Western Blot法显示HHIP慢病毒感染后PC12细胞促凋亡因子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百分数增加。结论HHIP参与了小鼠抑郁焦虑的发生,其发生机制可能与Hedgehog信号通路诱导了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张颖黄世敬陈朝陈宇霞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HEDGEHOG信号通路
从神经血管单元浅释精气血稳态互作被引量:1
2016年
围绕脑科学研究热点,从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视角阐述中医学对精气血的认识,探索中西医理论之融合,开辟疾病现代医疗的新思路。精生髓、精成形在NVU体现为细胞等有形组分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功能;NVU以血为养,体现为血供充足与脉络畅达;NVU以气为用,通过神经血管耦联、血脑屏障功能及其细胞间相互作用,分别体现了气行血固精、防御固摄、转化调控等功能,精气血(津液)之相互作用以维持NVU稳态微环境。这些认识对保健、治未病、治疗康复均具有参考作用。
黄世敬张颖陈宇霞潘菊华
关键词:神经血管单元稳态
艾灵颗粒治疗国内HIV/AIDS患者10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观察艾灵颗粒治疗HIV/AIDS患者疗效。方法:选择符合HIV/AIDS诊断标准的患者,服用艾灵颗粒,30d复诊1次,服用90d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做免疫功能、病毒载量变化的检查以及血象变化比较。结果:104例中,有效30例,稳定43例,无效31例,改善率70.19%。结论:艾灵颗粒具有一定程度上抑制HIV的复制,显示中药治疗艾滋病有较好的前景。
危剑安孙利民陈宇霞黄霞珍宋春鑫周伟薛柳华
关键词:HIV/AIDS艾灵颗粒益气养阴化瘀解毒
黄世敬教授基于脑肾相济论辨治缺血性脑白质病的经验
2023年
缺血性脑白质病是老年人群脑部常见病理改变,与高血压、认知功能下降、缺血性卒中等密切相关,目前仍未发现有效干预措施。黄世敬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实践,总结出缺血性脑白质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为“肾虚髓亏、痰阻血瘀”,而“脑肾失济”是其发病重要环节。围绕这一病机,黄教授提出在“补肾填髓,化痰祛瘀”的基础上,要尤其重视“交通脑肾”在治疗中的作用。临床收效颇多,为多种脑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文献研究系统阐述黄世敬教授基于脑肾相济论辨治缺血性脑白质病的经验。
陈宇霞于斌潘菊华黄世敬
关键词:病机治法名医经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