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霁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林业
  • 3篇林业碳汇
  • 2篇生态
  • 2篇林权
  • 2篇环境影响
  • 2篇基金
  • 2篇
  • 1篇信托
  • 1篇信托基金
  • 1篇应对气候变化
  • 1篇园艺
  • 1篇园艺产品
  • 1篇政策环境影响...
  • 1篇中国林业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产品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碳汇交易
  • 1篇碳汇项目
  • 1篇碳减排

机构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陆霁
  • 4篇张颖
  • 3篇李怒云
  • 1篇杨桂红
  • 1篇冯晓明

传媒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林业经济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统计与决策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开展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促进林业绿色发展被引量:6
2012年
我国历经6年的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促进林业发展的根本措施,正在不断深化并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其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影响(正面和负面影响)。如果国家在实施林业制度改革之前或实施初期对其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预先的评估,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和扩大其正面影响,将有助于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因此开展林权改革环境影响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开展好林权制度改革后续的配套政策措施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林权改革相关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建议:第一,国家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应尽快深入开展林权改革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三,把林权改革作为重点领域开展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试点,为在规划环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政策环评制度提供技术支撑,为修改《环评法》和政策环评作好技术储备,为促进林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张颖杨桂红陆霁Haron Jeremiah
关键词:林权制度改革环境影响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江西遂川林权改革环境影响Logit模型研究
2012年
为了了解林权改革后当地环境受到的影响及影响的主要因素,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西遂川县两个乡镇的林农、农民和少数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以322份有效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环境影响的Logit模型,可以用于林改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当地政府更好地了解林权改革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完善相关改革措施。
陆霁张颖
关键词:林改环境影响LOGIT模型
浅析协议保护机制在生态保护上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协议保护作为生态保护的一种新机制,在全球推广示范已有10余年。由于各国的自然禀赋和地域差距,协议保护机制在不同的国家各有特点,但其机理都是通过协议赋权保护和科学利用自然资源,达到可持续管理目标。文章梳理和介绍了国内外协议保护项目的案例,剖析了生态保护的成本分担机制,提出了在中国推广协议保护机制的政策建议。
王爱民陆霁
关键词:特许权自然资源
林业碳汇产权界定与配置研究
林业碳汇是林木生长过程中提供的一种生态服务,源自林木吸收CO2,释放O2的生物学特性。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一服务在减缓温室效应中的作用得到国际规则的承认,并在交易规则的约定下可以实现其经济价值。明确界定林业碳汇的产权...
陆霁
关键词:确权
中国对日本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CMS模型统计分析
2015年
文章基于1992~2012年中国园艺产品出口日本的现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及其他主要出口国对日本出口园艺产品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结构效应是中国园艺产品对日本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与中国主要出口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发现,几乎所有国家对日本园艺产品出口的增长都主要来源于这一效应及由其进一步分解得出的增长效应;同时中国园艺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效应有所提高,但是交叉效应不明显。
陆霁张颖刘庆博
关键词:园艺产品CMS模型
林业碳汇交易可借鉴的国际经验被引量:27
2013年
发达经济体在利用林业碳汇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市场化运作方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做法。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政府注资建立的太平洋碳信托基金进行研究。分析基金的基本运行模式,归纳基金实施林业碳汇项目过程中可供我国借鉴的做法,总结其将林业碳汇纳入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林业碳汇项目的意义和林业碳汇作为减排手段的优势,以及实施林业碳汇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林业碳汇供需不畅、林业碳汇未纳入碳交易试点方案以及森林经营水平亟待提高等,提出应通过建立专业机构拓宽我国林业碳汇项目资金来源,发挥专业机构功能理顺林业碳汇的供需不畅问题,把林业碳汇产生碳权纳入当前碳交易试点方案以及加快研制森林经营增汇减排方法学的研究。针对太平洋碳信托基金碳权项目实施和碳权交易运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经济效率不高及公平性问题,提出我国实施项目时应对类似问题加以重视。
陆霁张颖李怒云
关键词:林业碳汇项目
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碳管理之路被引量:16
2013年
首次全面系统介绍了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碳汇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包括阐述林业碳汇的理论研究及其成果,简介成功实施全球首个CDM项目的经验和中国首个应对气候变化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建立与运行以及碳汇交易试点,总结中国林业碳管理标准体系的研究、成果和碳汇营造林项目的国内实践,提出今后中国林业碳管理的政策建议。
李怒云冯晓明陆霁
关键词:应对气候变化
国内外林业碳汇产权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明晰林业碳汇的产权,是林业碳汇进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分析梳理国际一些国家温室气体的减排模式,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计划、新西兰排放贸易体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碳信托基金等涉及林业碳汇产权的案例为借鉴,结合国内林业碳汇产权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推动以碳汇为主的生态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交易,促进中国生态服务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陆霁
关键词:碳汇交易生态产品生态服务
林业碳汇与碳税制度设计之我见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是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面临严峻的减排压力。中国又是全球增加森林面积最快、人工林最多的国家。如何在未来的碳税制度设计中考虑植树造林固碳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从碳税已成为全球日益普遍的碳减排手段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的碳税设计、税款使用、财政转移支付效率与林业碳汇优势等因素,提出了在碳税制度中,考虑减免那些参与碳汇造林的企业的碳税负担,将林业碳汇前置于碳税税收之前的建议。由此可推动企业参与林业碳汇造林,发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优势,为工业企业减排提供缓冲空间,以高效实现碳税征收目标。
李怒云陆霁
关键词:碳税林业碳汇碳减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