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军

作品数:102 被引量:881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6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城市
  • 7篇地方政府
  • 7篇政府
  • 7篇京津
  • 6篇地级
  • 6篇地级市
  • 6篇人口
  • 5篇融资
  • 5篇社会
  • 5篇铁路
  • 5篇区域经济
  • 5篇资本
  • 5篇京津冀
  • 4篇世界城市
  • 4篇区位
  • 4篇旅游
  • 4篇城市发展
  • 4篇城市化
  • 4篇城市蔓延
  • 3篇都市

机构

  • 99篇北京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4篇石家庄铁道大...
  • 3篇南开大学
  • 2篇北京邮电大学
  • 2篇中国城市规划...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央教育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99篇陆军
  • 5篇宋吉涛
  • 5篇朱桃杏
  • 5篇周文通
  • 3篇孙铁山
  • 2篇李戈
  • 2篇汪文姝
  • 2篇金芝
  • 2篇赵文杰
  • 2篇张骥
  • 2篇徐杰
  • 1篇张彤
  • 1篇潘竞先
  • 1篇赵鹏军
  • 1篇吴殿廷
  • 1篇张庭伟
  • 1篇高从元
  • 1篇李迅
  • 1篇王鸿雁
  • 1篇郭克莎

传媒

  • 5篇城市问题
  • 5篇城市管理与科...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人民论坛
  • 2篇经济师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铁道运输与经...
  • 2篇群言
  • 2篇当代经济科学
  • 2篇经济体制改革
  • 2篇北京社会科学
  • 2篇经济学家
  • 2篇中国软科学
  • 2篇科技智囊
  • 2篇经济社会体制...
  • 2篇国家行政学院...
  • 2篇欧洲研究
  • 2篇产业经济研究
  • 2篇人口与发展
  • 2篇学术前沿

年份

  • 4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9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纽约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分区特征分析
本文研究了纽约市整体土地利用结构、各用地类型的空间布局以及各行政分区用地结构与人均占有量四个方面的内容。发现纽约市与中国的高等级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之间共性与差异性并存。其中在空间布局方面,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差异性更加...
陆军宋吉涛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
文献传递
智慧城市背景下创新平台的衍生与发展被引量:1
2023年
21世纪以来,由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理念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衍生和发展出众多新兴的创新载体与创新平台,研究在论述智慧城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创新的形成条件、衍生机制以及创新街区、众创空间和生活实验室等城市新兴创新平台的发展。
陆军翟梦溪
关键词:智慧城市创新价值链
高速铁路对城市旅游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以武广高铁为例被引量:13
2016年
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产物,具有多重属性,如线路和站点设置、车次安排等。不同的自然和社会属性通过自然环境和区位特征等因素对区域旅游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作者以武广高铁为例,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高速铁路多重属性的旅游效应和开通运营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与否""是否是高铁站点""至高铁站点距离"等因素与区域旅游收入增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高速铁路的相关属性互相制约,共同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除了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设施支撑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住宿等配套要素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朱桃杏陆军
关键词:高速铁路城市旅游经济效应双重差分模型
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被引量:14
2020年
城市群是城市的未来,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当前,如何推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我国面向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的重中之重。提升我国都市圈协同发展水平,应深化区域产业协同集聚,延伸产业一体化网络组织,细化都市圈产业分工体系;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圈的立体交通设施系统,提升区域的可进入性、通达性和出行衔接程度;遵循都市圈的时空结构演进规律,实现都市圈的良性循环与扩展,提升区域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陆军
关键词:都市圈
轨道交通对北京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利用LISA分析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北京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邻近区域的总就业和服务业都能从本地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受益,而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区域及周边区域不适合发展制造业;面对轨道交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集聚经济"影响范围内的邻近区域发展,而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则是本地化的;零售业对交通成本更敏感,倾向于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布局,周边区域对其吸引力不大;本地和周边区域的金融业和餐饮业均能从轨道交通的发展中获益。
周文通陆军孙铁山
关键词:轨道交通
撤县设区改革影响撤并县域人口城镇化的机制研究——基于中心-外围城区资源配置视角被引量:13
2019年
撤县设区改革是否实现了推动撤并县域内人口城镇化餉预期目标?本文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改革促进了撤并县域内来自本省其他县/市区内的人口迁入,产生人口城镇化效应。然而人口城镇化效应主要源自于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鸽迅速发展,第二产业反而未见显著增长。基于中心-外围城区间的资源配置视角,阐述了撤县设区改革影响撤并县域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并分别采用宏观层面的地市级、区县级经济数据和微观层面的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级市基于空间扩张的目的推动撤县设区改革,改革发生后撤并县域由相对独立的县域经济体融入城市经济,原本锁定于县域经济体内的经济要素和产业发展资源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流入中心城区,作为外围城区的撤并县域,辖区内的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相比于其他县域企业出现了下降趋势。
聂伟陆军周文通
关键词:撤县设区人口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
莲子心钙拮抗活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9
1989年
以~3H-硫氮酮受体结合分析法为指标,从中药莲子心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中分离得到五个生物碱单体,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甲基莲心碱(neferine)、莲心碱(liensinine)、异莲心碱(isoliensinine)、S-N-甲基异乌药碱(S-N-methyl isococlaurine)及dl-杏黄罂粟碱(dl-armepavine),后二个化合物首次从莲子心中分离,钙拮抗活性:甲基莲心碱IC_(50)1.1×10^(-7) mol/L,莲心碱2.6×10^(-7)mol/L,S-N-甲基异乌药碱2.9×10^(-8)mol/L。
潘竞先陆军张建军张华韩桂秋李长龄乔梁高从元
关键词:莲子心异喹啉生物碱钙通道
多元主体的城市社区治理能力评价——方法、框架与指标体系被引量:26
2019年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摆脱定性分析盲区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量化,评估落实精准施策,提高治理效率,是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保障。推进多元治理和优化治理结构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两个核心目标,建立政府视角、居民视角、第三方机构视角的三级指标体系,有助于构建基于综合评价和横向比较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测度工具。
陆军丁凡琳
关键词:指标体系
高速公路向社会“聘老板”能否全国推广?
2003年
2月17日,广东省的粤赣高速公路河源(埔前)至粤赣交界(上陵)段和潮州至揭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正式实行业主招投标制度,允许私人资本通过组建项目公司的形式参加投资主体竞标。此举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体制和投资工具的重大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非常鲜明的典型意义和示范效应。然而,广东的这种经验和模式能否在其他地区迅即推广呢?笔者认为,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非常独特,其他地区难以比拟。
陆军
关键词:高速公路
中国城镇集群的空间演化逻辑与制度保障体系被引量:5
2010年
城镇集群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由单体城市化进入区域城市化阶段的标志。城镇集群组织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产业组织、社会福利、城市化模式、城乡一体化等众多因素。城市集群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对处于加速城市化阶段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空间组织演化的角度,通过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和空间结构运动的案例分析认为,城市群空间组织服从点—线—面—体的结构演化特征;同时,区域产业和人口发展规划、社会公共治理、财政制度改革、公共产品供给和行政区划调整等是中国城市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撑条件。
陆军
关键词:京津冀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