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5篇儿科
  • 3篇评分
  • 3篇小儿
  • 3篇患儿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病
  • 2篇危重评分
  • 2篇细胞
  • 2篇儿童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低体重
  • 1篇低体重儿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8
  • 1篇血性

机构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6篇钮晓清
  • 10篇李如英
  • 4篇周琴
  • 3篇汪萍
  • 2篇潘凯丽
  • 2篇丁翠玲
  • 2篇朱晓宇
  • 2篇焦西英
  • 1篇牛永春
  • 1篇赵晓莉
  • 1篇孙怡群
  • 1篇钱新宏
  • 1篇付蓉
  • 1篇周飞华
  • 1篇彭道荣
  • 1篇刘彦仿
  • 1篇陈威
  • 1篇周润锁
  • 1篇袁梦晖
  • 1篇刘冰

传媒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现代护理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诊患儿输液应用抗感染药物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3年
目的 分析儿科门诊输液中抗感染药物应用及护理情况,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年8月10~20日儿科门诊输液的所有患儿在输液观察室的记录资料。结果 2~7岁是输液患儿的高峰年龄组,患者输液的时间比较集中于12:00~18:00和18:00~24:00,抗生素应用占同期输液患者总量的97.9%,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明显多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占60.4%,其中两种抗生素加抗病毒药占11%。结论 为保证儿科门诊输液的工作质量,应(1)重视儿科门诊的输液护理;(2)积极进行健康教育;(3)合理调整班次;(4)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5)加强病情观察。
丁翠玲汪萍钮晓清
关键词:门诊输液抗感染药物护理对策感染性疾病
听诊器细菌学调查及临床实验
1997年
对儿科门诊和病房医生的听诊器进行整群抽样细菌学调查,同时进行了两种消毒液消毒后的细菌学监测对比。结果显示,消毒前的听诊器表面细菌计数83.33%超标,甚至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经1:500山花消毒液及75%酒精消毒后,细菌计数全部达标,28份取样细菌仅为2cfu/cm^2,经X^2检验P<0.01。菌种在消毒前8种,消毒后降至1种,相差非常显著。提示,听诊器的污染不可忽视,以75%的酒精或1:500山花消毒液消毒,是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汪萍张国成钮晓清彭道荣孙怡群刘冰
关键词:听诊器细菌学儿童
1例白血病并截瘫患儿肛周溃烂的护理
<正>我科于2007年4月收治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肿瘤病变所致的第四胸稚以下截瘫患儿以及肛周皮肤严重溃烂。经我们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及精心有效的护理,患儿肛周溃烂处6天后愈合,没有发现新的皮肤感染及压痊,现将护理体会...
朱晓宇李如英钮晓清王倩
文献传递
小儿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护理
2003年
李如英钮晓清周琴
关键词:小儿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护理
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病评分法 (草案 )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10 9例ICU的患儿于入院时、2 4h、4 8h、72h各进行危重病评分一次 ,并于第 7天及出院前再次评分。同时进行器官功能衰竭的评估及护理判断分析。按评分值分组 :Ⅰ组为≤ 70分 ,Ⅱ组 71~ 80分 ,Ⅲ组 81~ 10 0分 ,分别代表病情极危重、危重和非危重 ,并相应采取特别护理、重点护理和一级护理措施 ,尤其对评分≤ 80分的患儿及时应用以设备为主的加强监护。结果 首次评分值越低、多脏器功能衰竭 (MSOF)发生率越高 ,发生器官功能衰竭次数越多 ,预后越差。随着病情好转 ,评分值逐渐升高。本组有 37例 (34.2 % )不属于危重病例住入ICU ,第二天搬出ICU。结论 应用小儿危重评分法能帮助判断病情及预后 ,对指导儿科临床护理有重要意义 ,在ICU和非ICU均有推广应用价值。
李如英钮晓清周琴
关键词:儿科危重评分护理
两种小儿危重病评分法临床应用的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并与中华医学分会儿科学急诊组于1995年在全国推广的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草案)进行比较。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1029例患儿,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系统及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草案),于入院时、入院后24、487、2 h分别进行评分,并于第7天及出院前再次评分,同时进行器官功能衰竭的评估及预后分析。评分≤70分为病情极危重组,71-80分为危重组,81-100分为非危重组。结果 不论是入院时,还是入院后24 h,各组患儿两种评分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首次小儿危重评分值越低,病死率或自动放弃治疗的发生率越高,发生功能衰竭的器官数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患儿出现放弃和死亡的病例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种评分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能帮助判断病情及预后,对临床护理有指导意义,在儿科ICU和普通病房均有推广价值;两种评分法在一定程度上均能量化评价疾病危重的程度,并且符合率较高,其中危重病护理评分系统采用指标全面,更符合儿科临床护理特点。
李如英周琴钮晓清
关键词:儿科护理危重病评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8和IFN-α水平的检测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的细胞免疫状态及白细胞介素 8(IL - 8)和干扰素α(IFN α)在A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5 0例AA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清中IL - 8和IFN α水平。结果 AA、急性AA(AAA)及慢性AA(CAA)患者血清中IL - 8和IFN 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AAA组二者水平又明显高于CAA组 (P <0 .0 1)。对AA组IL - 8和IFN α水平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r =0 .70 3,P <0 0 1)。结论 A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IL - 8和IFN α的过量分泌可能在AA ,特别是AAA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焦西英钱新宏李如英钮晓清
关键词:贫血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Α
儿科病人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形式
目的:探讨对46例患儿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的不同阶段制定患儿的入院教育,治疗前后的教育,出院指导的护理计划。结果: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结论:健康教育是儿童...
王倩钮晓清朱晓宇李如英
关键词:儿科整体护理健康教育
文献传递
静脉治疗用具的选择与患者安全
静脉治疗是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一种有创型的护理,如果操作不当,会给患者的安全带来隐患。在欧洲一些国家,20 世纪70代就开始对静脉治疗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了标准,而且培养了大量的静脉治疗医护人员。
刘苗芳钮晓清
在医学教育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人文精神
2005年
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缺乏人文教学的养成,对人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理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医学教育中弘扬医学的人文精神,处理好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有助于帮助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明确科学研究的正确价值取向,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医务卫生人才。
袁梦晖徐海峰周润锁王磊周飞华钮晓清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文精神自然科学人文素质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