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焕清

作品数:99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6篇心脏
  • 34篇外科
  • 28篇手术
  • 20篇动脉
  • 19篇先天
  • 19篇先天性
  • 18篇外科治疗
  • 16篇心脏病
  • 15篇先天性心脏
  • 15篇先天性心脏病
  • 14篇缺损
  • 14篇瓣膜
  • 12篇间隔缺损
  • 11篇外科手术
  • 10篇胸腔
  • 10篇胸腔镜
  • 10篇室间隔缺损
  • 10篇术后
  • 9篇体外循环
  • 8篇置换术

机构

  • 87篇高州市人民医...
  • 8篇广东医学院
  • 7篇广东省第二人...
  • 2篇南昌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市人大常委会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98篇钟焕清
  • 60篇陈海生
  • 37篇钟志敏
  • 36篇陈景伟
  • 31篇谢翠贤
  • 28篇黄志辉
  • 19篇赖锋华
  • 14篇胡楝
  • 14篇夏天
  • 14篇叶观瑞
  • 13篇何勇
  • 13篇陈凯明
  • 13篇程国栋
  • 12篇刘浪
  • 11篇程云阁
  • 10篇余观水
  • 9篇刘盛华
  • 9篇吴雨基
  • 9篇钟汝核
  • 8篇罗瑞芳

传媒

  • 7篇中国心血管病...
  • 6篇广东医学
  • 5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中华医院管理...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现代医院
  • 3篇医学综述
  • 3篇广东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河北医学
  • 2篇腹部外科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医院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全国心脏瓣膜...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2篇2011
  • 3篇2010
  • 12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5
  • 1篇1993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5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185例临床经验。方法185例病人接受OPCAB,采用左乳内动脉旁路者160例,且均与前降支吻合,其余旁路采用大隐静脉,术中采用超声血流检测仪测量旁路血管旁路的血流量、旁路血流的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及其波形,判断旁路通畅情况。结果本组死亡1例,其余病人恢复顺利,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分级)恢复至Ⅰ~Ⅱ级。结论OPCAB是一种合理、安全的术式,临床效果满意。
谢翠贤陈海生钟焕清钟志敏胡楝余观水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外科手术非体外循环
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瓣环过小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03年6月-2008年6月治疗主动脉瓣环过小的主动脉瓣膜病32例;平均年龄(24.2±13.3)岁,平均体重(42.2±16.7)kg。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环直径平均(16.3±2.1)mm;13例采用Nicks方法,19例采用Manouguian方法进行主动脉根部成形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施行合并病变手术矫治。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主动脉跨瓣压差为(24.2±8.4)mmHg(1mmHg=0.133kPa)。术后早期心律失常6例,肺感染并呼吸功能不全1例,均治愈。术后随访3~68个月,无远期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瓣环过小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中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陈景伟罗瑞芳钟焕清夏天赖锋华林秋伟刘浪钟汝核
关键词:小主动脉瓣环心瓣膜置换术
瓣叶增补法在主动脉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 探讨瓣叶增补技术在主动脉瓣成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瓣叶增补法完成主动脉瓣成形术26例,患者平均年龄11.5岁.术前四肢动脉压差58~103 mm Hg.主动脉瓣病变包括瓣叶脱垂或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的瓣叶损害;彩色多普勒显示主动脉瓣有中-重度反流.全组均在病变瓣叶边缘缝合心包片增补瓣叶形成正常瓣兜,使三个瓣叶边缘对合良好.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术后早期死亡.术后全组均无心力衰竭发生,动脉压差36~51 mm Hg.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无明显反流5例,有微少反流12例、轻度反流9例.随访3~38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无反流加重者.结论 瓣叶增补技术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主动脉瓣反流.
陈景伟罗瑞芳钟焕清夏天赖锋华刘浪钟汝核朱伯卫
关键词:主动脉瓣成形术瓣叶
缺血后处理对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行心肌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以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 64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给予3个周期的缺血后处理.观察手术临床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动复跳率、后并行至脱机时间、脱机后血压、脱机后多巴胺使用量、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并检测实验室指标:麻醉诱导后和主动脉阻断后10 min、主动脉开放后10 min、ICU 1 h、术后1 d、术后2 d血浆中肌钙蛋白Ⅰ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结果 全组死亡2例(3.1%).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两组术中术后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对于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60 min的亚组,临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能增强心肌保护作用,对于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60 min的病例,其临床意义尤为明显.
钟志敏刘超钟焕清谢翠贤胡棟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心脏外科手术
断流术联合近端胃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被引量:10
1999年
为了降低门脉高压症术后的再出血率和观察断流术联合近端胃切除的疗效。自1992年11月至1997年11月共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基础上加作近端胃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29例。随访最长时间5年,平均2.6年。近期出血2例,占6.9%,未发现远期出血。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27例。该手术断流彻底,止血效果确切。
叶观瑞李运福钟焕清
关键词:断流术胃切除术门脉高压症止血
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475例
1998年
我院外科自1986年6月至1997年3月共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47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李运福叶观瑞钟焕清车斯尧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意疗外科疗效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一氧化氮合酶在四氢生物蝶呤保护再灌注心肌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四氢生物蝶呤(BH4)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方法将64只成年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建立Langendorff模型灌注其离体心脏,加入不同成分的K-H液灌流、停跳、复灌,观察冠脉流量(CF),测定冠脉流出液肌酸激酶(CK)的含量以及心室肌NO含量。结果用含BH4的K-H液灌注的组Ⅱ再灌注后的CF、心肌NO含量增加,冠脉流出液中CK的含量降低。使用含NOS抑制剂L-NAME或mitoKATP抑制剂5-HD预处理,使CF降低,冠脉流出液中CK的含量升高,同时L-NAME预处理后的心肌组织NO含量较其他组下降,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BH4具有抗MIRI的作用,而mi-toKATP、NOS参与了这种作用。提高NOS的活性,促进内源性NO的产生,mitoKATP的开放是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钟标钟焕清陈海生
关键词:四氢生物蝶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一氧化氮合酶
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56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Glenn分流术,术后采用电话和信件问卷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肺动脉压较术前增高(16.3±3.2mmHgvs.12.4±2.1mmHg,P<0.05);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提高(91%±5%vs.74%±10%,P<0.05)。随访39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失访14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出院后即死于心力衰竭,1例于3年后死于肺气肿。37例生存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5%(37/39),32例紫绀有所减轻,21例患者于术后3~6个月行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均通畅,肺动脉压为17.3±1.8mmHg。2例患者于术后2年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二期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手术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较好术式。
陈海生刘盛华何勇钟焕清钟志敏谢翠贤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手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肺复张术在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肺复张术在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并发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肺复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机械通气条件变化情况。结果肺复张后患者的Pa O2、Pa O2/Fi O2水平有显著上升(P<0.01),Pa CO2显著下降(P<0.05),p H无显著变化;SAP在PEEP=20 cm H2O时有显著下降(P<0.01),CVP在PEEP=20 cm H2O时有显著上升(P<0.01),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复张术治疗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血氧浓度,稳定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夏天钟焕清凌国生邱龙兴刘勇志
关键词:肺复张心脏外科低氧血症机械通气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并发症的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症特点及其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416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16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肺部并发症75例,低心排2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消化道出血8例,脑部并发症昏迷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死亡21例,死亡率5.0%;以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婴幼儿比例最高(57.1%),其次是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与体外循环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提高婴幼儿各种先心病矫治技术的同时应加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心肺保护效果。
陈海生陈景伟冼明海钟志敏钟焕清黄志辉何勇
关键词:体外循环死亡率并发症婴幼儿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