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千瑜

作品数:239 被引量:1,824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专利
  • 10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5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6篇水稻
  • 38篇育秧
  • 33篇土壤
  • 29篇栽培
  • 21篇肥料
  • 19篇氮肥
  • 17篇基质
  • 16篇根际
  • 15篇稻田
  • 14篇氮素
  • 14篇杂交
  • 14篇无土育秧
  • 14篇秸秆
  • 12篇水分
  • 11篇稻根
  • 11篇水稻产量
  • 11篇水稻根
  • 11篇水稻生长
  • 10篇秧苗
  • 8篇氮素利用

机构

  • 20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9篇中国水稻研究...
  • 9篇长江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浙江省耕地质...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农业部沼气科...
  • 1篇安徽省庐江县...

作者

  • 239篇金千瑜
  • 194篇朱练峰
  • 160篇张均华
  • 150篇禹盛苗
  • 116篇曹小闯
  • 51篇欧阳由男
  • 31篇许德海
  • 13篇胡志华
  • 7篇裴鹏刚
  • 7篇钟楚
  • 7篇林育炯
  • 5篇张秋英
  • 5篇刘法谋
  • 5篇董成琼
  • 5篇康文启
  • 5篇黄洁
  • 4篇刘学
  • 4篇张国平
  • 4篇王会民
  • 4篇章秀福

传媒

  • 35篇中国稻米
  • 15篇中国水稻科学
  • 9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浙江农业科学
  • 4篇农民科技培训
  • 3篇杂交水稻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全国第十七届...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全国第十四届...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23
  • 12篇2022
  • 7篇2021
  • 12篇2020
  • 18篇2019
  • 24篇2018
  • 22篇2017
  • 17篇2016
  • 17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2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化水灌溉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被引量:44
2014年
为明确磁化水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该研究以杂交籼稻中浙优1号和杂交粳稻甬优9号为试验品种,于2012-2013年进行了磁化水(F型变频磁化水处理器的磁场强度为0.2T)和普通水(CK)灌溉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磁化水灌溉显著增加水稻的有效穗(增幅4.0%~7.9%)、结实率(3.9%~8.7%)和产量(增幅5.2%~9.3%)。2013年,磁化水灌溉提高了水稻的低位分蘖发生率(增幅9.4%~21.5%),增加了孕穗期、灌浆期倒三叶的SPAD值(增幅2.4%~7.8%)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幅8.7%~18.8%);磁化水灌溉显著改善稻米品质,中浙优1号和甬优9号的的垩白粒率分别降低了13.3%和12.0%,垩白度分别降低了11.4%和7.7%,胶稠度分别提高了6.0和4.0mm,碱消值提高了4.3%和4.8%。该结果为磁化水在水稻生产上的大面积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胡志华金千瑜
关键词:灌溉作物生长水稻稻米品质
一种利用生物螯合技术制备水稻轻型无土育秧基质的方法
一种利用生物螯合技术制备水稻轻型无土育秧基质的方法,属于水稻轻型无土育秧基质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酒糟进行烘干粉碎;2)将步骤1)得到的酒糟与磷矿粉混合后加入至生物螯合反应釜中,同时加入添加剂...
张均华金千瑜赵夫涛朱练峰禹盛苗
文献传递
一种沙土种植水稻的方法
一种沙土种植水稻的方法,属于沙漠生态修复的操作方法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水稻品种选择;种植池制作;田埂设置;防渗层铺设;营养层铺设;填沙;水分管理;后期肥水管理按常规方法管理。上述的一种沙土种植水稻的方法,设计合...
张均华金千瑜赵夫涛文孝荣王奉斌朱练峰曹小闯朱春权
适用于节水栽培的水稻专用营养套餐肥及其施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节水栽培的水稻专用营养套餐肥,包括土壤改良剂、有机‑无机缓/控释肥、元素水溶肥、含微量元素叶面肥。本发明基于节水栽培特性,将有机和无机养分一次性基施、后期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氨基酸叶面肥,营养搭配更加均...
曹小闯金千瑜李晓艳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
文献传递
秸秆还田提升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品质的生物效应研究(摘要)被引量:2
2013年
如何提升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品质,实现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协同提高,是近年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研究课题。水稻秸秆是稻田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有机资源,我国每年生产水稻秸秆约1.8亿t,秸秆还田既可解决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有机资源浪费问题,还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品质、促进水稻养分吸收,
张均华朱练峰裴鹏刚禹盛苗胡志华金千瑜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含量稻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生物效应水稻产量
马来西亚水稻生产、技术及经营考察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分析了马来西亚的水稻生产、技术现状,通过分析发现,目前马来西亚水稻生产基本处于粗放经营阶段,生产水平比较低,稻作生产的发展潜力较大。
倪建平金千瑜
关键词:水稻生产
一种水稻无土育秧基质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无土育秧基质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明确基质质量综合评价相关指标组成,获取各指标的值,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定义计算方法,获取各指标隶属度值与权重值;根据各指标的隶属度值和权重值计算综合质量指数。本发明提...
孔亚丽虞轶俊张均华秦华朱春权曹小闯朱练峰田文昊金千瑜
文献传递
根际氧浓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在网室水培条件下,以深水稻(IR45765-3B)、水稻(中浙优1号)和旱稻(中旱2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对根际氧浓度的响应差异。试验设置4个溶解氧浓度梯度,分别为低氧浓度处理1.0m...
胡志华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林育炯金千瑜
关键词:产量构成因子氮素吸收
文献传递
一种水稻轻型无土基质专用根系生长促进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水稻轻型无土基质专用根系生长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水稻育秧根系生长促进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有机废弃物进行烘干粗粉碎;2)将步骤1)得到的有机废弃物与水混合后加入至超微粉碎系统中,同时加入添...
张均华金千瑜赵夫涛朱练峰禹盛苗曹小闯
文献传递
稻鸭种养结合模式对稻、鸭产品品质影响研究(摘要)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稻鸭种养结合与不养鸭种稻和鸭一般圈养养殖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了该模式对稻、鸭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稻鸭种养结合模式,两个水稻品种的平均整精米率提高6.93%,垩白度降低56.52%,蛋白质含量增加5.39%,直链淀粉含量降低8.74%,胶稠度提高6.52%,并能协调蛋白质含量高与食味差的矛盾,最终理化总分高14.52%。
禹盛苗朱练峰张均华裴鹏刚许德海金千瑜
关键词:种养结合模式鸭产品种稻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