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石平
- 作品数:69 被引量:37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胸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清扫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 探究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胸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 采用3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组)的临床治疗资料,并将其与同期进行开胸手术的3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组)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率和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以及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胸腔镜手术组较开胸手术比较转移度小.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胸腔镜手术组在手术出血量、置管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开胸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出时间、手术胸引流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中,胸腔镜手术对于患者的淋巴清扫效果与开胸手术达到的效果基本一致,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口小、出现较少的并发症、恢复快的优势,因而可以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应用.
- 韩斐郭石平廉建红张弘广郭伟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
-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γδT细胞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机体γδT细胞水平及与临床的关系,为γδT细胞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和癌组织中γδT细胞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浸润γδ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45);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P=0.047);食管癌术后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术前患者(P=0.037)。食管癌T分期、N分期、M分期、大体分型、病变部位、病变长度(3 ̄5cm组和5cm组)、组织学分级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总T细胞,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γδT细胞年龄、性别、病变长度(<3cm),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δT细胞在机体抗食管癌中发挥重要作用,手术切除肿瘤后可使患者γδT细胞恢复正常水平。
- 王春利张少云马炎炎张素英郭石平张双平廉建红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ΓΔT细胞
- 消化道吻合器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从1998年至 2004年我们共实施全长食管切除胃经食管床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346例。吻合无失败者。结果手术死亡率0.6%(2/346),术后吻合口瘘发生...
- 王春利张双平马炎炎郭石平
-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器颈部吻合
- 文献传递
- 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并对该术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全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29例均行全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其中行右肺上叶袖式13例,左肺上叶袖式10例,左肺下叶袖式6例。手术时间180~400 min,中位时间240 min,其中支气管吻合时间35~60 min,中位时间48 min。术中出血量150~460 ml,中位出血量220 ml。淋巴结清扫12~39枚/例,中位清扫19.6枚/例。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时间4~16 d,中位时间6 d;术后住院时间6~16 d,中位时间9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7/29),其中1例并发肺面漏气(>7 d),2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患者术后第7天出院,第40天出现吻合口瘘出血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3~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吻合口狭窄。结论 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是治疗中心型NSCLC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张双平郭石平廉建红马勇李峰
- 关键词:胸腔镜
- 消化道吻合器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胃经食管床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140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7.1%(10/140),吻合口狭窄6.4%(9/140),喉返神经损伤4.2%(6/140)。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8%、43.8%、35.4%。结论:颈部吻合术,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且操作简单,吻合可靠,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孔小四张双平王春利马炎炎郭石平
-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器颈部吻合
- 肺癌细胞MICA/B表达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MICA/B分子表达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0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标本,新鲜肺癌组织作为试验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肺癌细胞表面MICA/B分子的表达,全部患者术中系统清扫淋巴结作病理检查,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成N0、N1、N23组,比较3组MICA/B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细胞表面MICA/B表达阳性率(0.3788±0.2398)%,与癌旁组织的(0.1908±0.1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0组与N1组、N1组与N2组MICA/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0组与N2组MICA/B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A/B高表达于肺癌组织细胞表面。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时,MICA/B表达明显增高,预后较差。MICA/B表达可作为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指标。
- 陈钢王春利郭石平张少云马炎炎马捷胡成广张沛刚
- 关键词:肺癌淋巴转移纵隔
-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水平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6例食管癌患者、28例本院健康职工外周血γδ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百分率和血浆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两组比较γδT细胞有显著性意义,Th1类因子有显著性意义,Th2类细胞因子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食管癌患者γδ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γδT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和维护机体Th1/Th2的免疫平衡。
- 王春利张少云马炎炎张素英郭石平郑启英廉建红杨凯峰张双平范兴平
- 关键词:食管癌ΓΔT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
- 26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预后分析
- 张双平郭石平廉建红马勇李峰
- 非典型钙黏素1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非典型钙黏素1(FAT1)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4例食管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5例,女39例;中位年龄为60岁,年龄范围为40~72岁。收集手术切除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制备组织芯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收集5对新鲜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观察指标:(1)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T1蛋白表达情况。(2)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T1 RNA表达情况。(3)食管鳞癌组织中FAT1蛋白表达及与病人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2月13日。生存时间定义为手术日至病人肿瘤相关死亡或随访截止时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T1蛋白表达情况:124例标本中,因组织脱落,最终获得食管鳞癌组织107例、癌旁组织93例;其中76例标本成功完成食管鳞癌及其癌旁组织配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FAT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表达为棕黄色,FAT1定位在细胞膜,以FAT1的表达≥75为高表达,<75为低表达。76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T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8±42和77±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0,P<0.05)。(2)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T1 RNA表达情况。qRT-PCR检测结果显示:5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FAT1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0.4和2.5±0.3,两者�
- 庄晓飞肖秀鹏廉建红曹国珍杜小祥郭石平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芯片预后
- 同时性多原发支气管肺癌手术一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报告经病理证实为右肺中叶支气管鳞癌伴左肺下叶支气管鳞癌的同时性双原发支气管肺癌,经分期(一月内)手术切除成功,未后六个月随访情况良好的病例。作者就有关文献作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主张对多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 原和平冯守山郭石平刘剑成李树文
- 关键词:文献复习肺癌手术左肺下叶右肺中叶病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