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巧生

作品数:446 被引量:3,225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1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19篇农业科学
  • 167篇医药卫生
  • 18篇生物学
  • 8篇经济管理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5篇蚂蟥
  • 55篇菊花
  • 52篇药用
  • 47篇药材
  • 38篇种子
  • 34篇栽培
  • 34篇半夏
  • 32篇夏枯草
  • 30篇药用菊花
  • 27篇养殖
  • 27篇植物
  • 27篇活性
  • 26篇黄酮
  • 21篇中药
  • 20篇居群
  • 19篇土壤
  • 18篇野菊花
  • 18篇水蛭
  • 16篇萌发
  • 11篇休眠

机构

  • 43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3篇天津天士力之...
  • 12篇中国科学院植...
  • 9篇广州白云山中...
  • 8篇贵州大学
  • 8篇江苏省药品检...
  • 8篇浙江林学院
  • 7篇江苏省中医药...
  • 7篇海南大学
  • 7篇中国药科大学
  • 7篇云南农业大学
  • 7篇常州卫生高等...
  • 7篇广州星群(药...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浙江农林大学
  • 6篇广州白云山和...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昆明学院
  • 5篇江西省林业科...
  • 5篇天士力制药集...

作者

  • 446篇郭巧生
  • 94篇史红专
  • 48篇刘丽
  • 45篇朱再标
  • 43篇汪涛
  • 33篇王长林
  • 27篇刘飞
  • 26篇陈宇航
  • 19篇刘丽
  • 19篇叶正良
  • 19篇王嘉
  • 17篇邵清松
  • 16篇申海进
  • 16篇房海灵
  • 13篇罗夫来
  • 13篇徐文斌
  • 13篇李育川
  • 12篇何先元
  • 11篇戴道新
  • 10篇刘作易

传媒

  • 231篇中国中药杂志
  • 33篇中草药
  • 17篇中药材
  • 11篇植物资源与环...
  • 8篇江苏农业科学
  • 8篇中国现代中药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药研究与信...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成药
  • 2篇广西植物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2篇全国第9届天...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医药研究

年份

  • 6篇2023
  • 14篇2022
  • 12篇2021
  • 9篇2020
  • 22篇2019
  • 26篇2018
  • 11篇2017
  • 15篇2016
  • 23篇2015
  • 20篇2014
  • 21篇2013
  • 41篇2012
  • 27篇2011
  • 34篇2010
  • 29篇2009
  • 20篇2008
  • 27篇2007
  • 22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4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板蓝根优势基原种质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涉及板蓝根优势基原种质的筛选方法,适用于板蓝根良种选育。收集板蓝根种质资源及资源圃建立;对不同种资个体和小群体按单株产量、内在品质、商品性状及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评比,经过连续2年种质繁育与筛选,获得的板蓝根优势基原...
郭巧生陈宇航田汉卿邓乔华管成忠
文献传递
小桐子枝叶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小桐子枝叶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稻瘟病菌、烟草疫霉菌和辣椒疫霉菌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出抑制作用最强的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的活性组分分离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小桐子枝叶的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抑制活性最高,在浓度为0.8g·L-1时,小桐子枝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稻瘟病菌、烟草疫霉菌、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7.1%、90.3%、86.4%、77.9%,其抗菌活性与农药世高均无显著差异;在小桐子枝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稻瘟病菌和烟草疫霉病菌进行生物活性追踪测试中发现,石油醚和水萃取物都具有较好的活性,当浓度为0.8g·L-1时,石油醚和水萃取物对两种病菌抑制率都达50%以上。表明小桐子枝叶含有丰富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质,且主要存在于小桐子枝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相和水相中。
郭巧生李育川邵清松郭菲张学海
关键词:小桐子枝叶提取物抗真菌活性
日本医蛭血餐后消化道生理特性和消化周期的初步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日本医蛭吸食血液后消化道生理特性和食物消化周期,探讨其长期消化食物机制。方法:测定日本医蛭进食后0 h、12 h、24 h、10 d、30 d、90 d和150 d体重、消化道内容物中无机离子、蛋白质和葡萄糖浓度以及消化酶比活力变化。结果:日本医蛭进食后体重先增加后降低;消化道内容物红细胞进食24 h后出现破裂,10 d后完全消失;无机离子浓度进食后0 h时最高,24 h内降低到稳定水平,蛋白质和葡萄糖浓度缓慢增高,在90 d达到稳定;消化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比活力先增高后降低,30~90 d达到最高,脂肪酶比活力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日本医蛭吸食血液后主要通过降低Na^(+)、Cl^(-)等无机离子浓度来降低渗透压引起溶血,释放营养物质,但由于消化酶活性低,消化周期可达90 d。
缪一休史红专郭巧生王嘉郭丽媛常淮阳
关键词:渗透压溶血反应消化酶
蚂蚁口服液的抗炎与镇痛作用研究
1996年
蚂蚁口服液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蚂蚁口服液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又可提高小鼠痛阈。
曹苹郭巧生
关键词:抗炎镇痛
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光照处理方法。本发明目的在现有室内养殖方法基础上提供一种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的养殖方法。采用本发明红光处理方法,蚂蟥干品亩产可比自然光养殖提高约103.9%。本发明在不扩大蚂蟥室内养殖面积的前...
史红专郭巧生戴道新王嘉刘飞
文献传递
蚂蟥不同月龄口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石蜡切片、HE及AB-PAS染色法研究不同月龄蚂蟥口器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3月龄口径与口宽增加幅度较小,分别为0.6,0.3 mm;3-4月龄增幅最大,为1.2 mm;4-6月龄口径、口宽达到最大值,基本不再增加。口唇位于口部最前端的外缘,外被薄的保护膜,随着生长口膜上皮细胞由立方上皮细胞到柱状细胞再到长柱状细胞。口腔深处共有3个颚,较大1个居背面,另外2个较小的分居左右腹侧,与肌肉质的咽相连,颚从外到内由角质层、上皮细胞层、肌层、颚腔组成,颚上均存在具有分泌酸性颗粒的乳突,从2月龄开始存在大量酸性颗粒状物质;口腔由内向外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组成,周围有着丰富的围口神经。咽由内向外由黏膜层、肌层、浆膜层构成,黏膜褶皱随生长增高增厚,黏膜上皮由复扁平上皮变为柱状上皮,肌层发达且随着生长逐渐增厚,4月龄厚度最大。蚂蟥黏液细胞主要由管状、梨状2种形态4种着色类型构成,不同时期AB-PAS染色变化不大,口唇1月龄黏液细胞少,2,3月龄黏液细胞增多且主要为Ⅱ型黏液细胞,口腔中含有较多Ⅰ型黏液腺细胞,咽部肌层下的结缔组织层分布着较少的Ⅱ型黏液细胞。
刘宏郭巧生史红专王嘉李燕娴
关键词:蚂蟥口器组织学组织化学
水蛭及其养殖基地农药与重金属残留分析
目的:通过对水蛭药材、养殖基地土壤、养殖用水的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的比较研究,为水蛭的安全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和实践。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色谱仪对水蛭、基地土壤和养殖用水的重金属与农药残留进行...
郭巧生刘飞史红专
关键词:蚂蟥水蛭农药重金属
文献传递
贮藏年限及药材分级对夏枯草药材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贮藏年限及药材分级对夏枯草内在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夏枯草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安徽庐江夏枯草规范化种植基地内收集不同贮藏年限夏枯草果穗(当年、1年、2年),并对基地药材随机取样,结合果穗外观形状与市场现行标准,将药材分为3级;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分别测定夏枯草药材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及多糖含量;HPLC测定熊果酸、齐墩果酸及迷迭香酸含量。结果:不同贮藏年限夏枯草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随贮藏年限延长而显著增加;而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总黄酮、多糖、熊果酸、齐墩果酸及迷迭香酸含量随贮藏年限延长,各成分含量逐渐下降,且差异显著。夏枯草药材并未遵循分级标准呈现出明显规律,其中总黄酮含量以二级最高;多糖含量则以一级最高;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呈现出从一级到三级逐渐下降趋势;而水浸出物、醇浸出物、熊果酸、齐墩果酸及迷迭香酸含量表现出从一级到三级依次上升趋势。结论:夏枯草药材安全储藏期以当年为宜;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多以三级药材最高,二级药材其次,一级药材最低。
陈宇航郭巧生刘丽王澄亚
关键词:夏枯草贮藏
精氨酸对蚂蟥诱食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蚂蟥Whitmania pigra为试验动物,在排除振动、底物影响的前提下,以黄原胶作为饲料底物,观察不同浓度精氨酸对蚂蟥的诱食效应。结果表明,0.3%精氨酸对蚂蟥有明显的诱食作用,与蚂蟥天然饲料螺蛳体液中精氨酸质量分数2.97 mg·g-1相接近。
王嘉郭巧生史红专刘宏钱伟伦段舒予耿天华
关键词:蚂蟥精氨酸诱食
短期添加17β-E2对越冬蚂蟥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探究短期添加雌二醇(17β-E2)对越冬蚂蟥生长、性腺发育及内在品质的影响,在蚂蟥越冬前,使养殖水体中17β-E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 0,1. 0,10. 0,25. 0,50. 0,100. 0μg·L-1,养殖6周后停止添加,让蚂蟥自然冬眠,60 d出冬眠后测定蚂蟥生长指标、性腺指数、内源性类固醇激素及药材品质,石蜡切片观察精(卵)巢组织形态。结果表明,随着外源17β-E2浓度的升高,蚂蟥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雌性性腺指数、卵母细胞发育以及内源雌激素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7β-E2质量浓度为25μg·L-1时蚂蟥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 05);当外源17β-E2质量浓度为50μg·L-1时,卵母细胞发育、内源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 05);当外源17β-E2浓度大于50μg·L-1时,对蚂蟥的雄性性腺指数、精母细胞发育、内源雄激素、孕激素水平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 05);各组蚂蟥内源皮质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综上,短期添加10~25μg·L-1外源17β-E2,在不抑制雄性性腺发育的同时能促进越冬蚂蟥生长、卵细胞发育、提高抗凝血酶活性。
王帅郭巧生史红专芦鑫陈盼盼张会宁严晓芦
关键词:水蛭17Β-E2性腺发育冬眠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