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宁如

作品数:152 被引量:81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5篇念珠菌
  • 29篇念珠
  • 27篇皮肤
  • 26篇真菌
  • 26篇菌病
  • 22篇真菌病
  • 19篇白念珠菌
  • 12篇隐球菌
  • 12篇真菌感染
  • 12篇球菌
  • 12篇流行病
  • 12篇流行病学
  • 12篇免疫
  • 12篇抗真菌
  • 11篇药物
  • 11篇细胞
  • 11篇康唑
  • 10篇菌药
  • 9篇致病
  • 8篇药物疗法

机构

  • 13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复旦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暨南大学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 3篇空军总医院
  • 3篇苏州大学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52篇郭宁如
  • 140篇吴绍熙
  • 23篇吕桂霞
  • 13篇沈永年
  • 11篇席丽艳
  • 10篇刘维达
  • 10篇廖万清
  • 10篇张宏
  • 5篇李若瑜
  • 4篇谭升顺
  • 4篇秦振宇
  • 4篇郑岳臣
  • 4篇陈伟
  • 3篇李春阳
  • 3篇陈爱明
  • 3篇柴建华
  • 3篇侯幼红
  • 3篇李安生
  • 3篇徐贤秀
  • 3篇朱向阳

传媒

  • 29篇临床皮肤科杂...
  • 2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3篇中国真菌学杂...
  • 1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0篇国外医学(皮...
  • 6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国新药杂志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四川生理科学...
  • 3篇皮肤性病诊疗...
  • 2篇中级医刊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新药与临床
  • 2篇真菌学报
  • 2篇中国农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4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8篇2000
  • 11篇1999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探针原位杂交对念珠菌病的诊断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报道以蜗牛酶破壁、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初步纯化白念珠菌 DNA 制备探针以 Southern 转膜,点杂交及原位杂交法与标准念珠菌属各种及临床分离 11 株酵母样菌(初步疑为念珠菌)作分子杂交,结果仅有白念珠菌阳性,热带念珠菌为弱阳性,其它念珠菌及红色毛癣菌均为阴性,与常规鉴定法相同。提示念珠菌探针可以作为临床快速诊断鉴定菌种的一个方法。
吴绍熙朱向阳郭宁如刘延庆
关键词:念珠菌病DNA探针原位杂交
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1年
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是一组新的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免疫抑制剂 ,经体内外研究证明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其中包括他克莫司、子囊霉素及其衍生物SDZASM981、西罗莫司等 ,不仅可内服还可外用 ,故对一些皮肤病如异位性皮炎、银屑病、坏疽性脓皮病及扁平苔癣等均有效 ,本文综述其作用机制。
吴绍熙郭宁如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环孢菌素A
抗真菌药物研究回顾与前瞻
2004年
吴绍熙郭宁如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真核生物
银屑病治疗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4
2003年
吴绍熙郭宁如
关键词:银屑病免疫治疗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基因工程
须癣毛癣菌所致面部难辨认癣被引量:3
2011年
患者,女,26岁. 主诉:颜面部红斑伴瘙痒2个月.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颧部出现钱币大水肿性红斑,瘙痒,至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给予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药膏外用,效果差.右颧部红斑面积不断扩大,增多,瘙痒更甚,左下颌亦出现类似皮疹,并离心性扩大.家中养猫,自诉见猫有脱毛等异常表现,但已送别人.
耿庆娜任发亮张文志郭宁如吴绍熙
关键词:难辨认癣须癣毛癣菌皮肤癣菌病
中国耳念珠菌被引量:2
2018年
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耳道念珠菌(Candida auris)感染呈现全球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引起各国重视。近期,两个中国团队报道了耳念珠菌病例,揭开耳念珠菌在中国地区感染的研究序幕。在此,我们分析探讨耳念珠菌在中国的感染现状,并提出合理防治建议和策略,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信息。
梁官钊吴绍熙郭宁如刘维达
关键词:多重耐药
念球菌表型与基因型鉴定的比较
1997年
为了比较念珠菌表型鉴定与基因型鉴定间的差异,最近我们对8种188株念珠菌进行了常规形态学、生化反应鉴定及电泳核型分析,结果发现二者的符合率为87.23%。对有差异的24株菌再进行AMS补充性鉴定,支持基因型鉴定结果的有12株,支持表型的有4株,三者均不一致的有8株。研究表明,基因型能更真实地反映菌种的生物学本质,是表型鉴定的必要补充。
刘维达吴绍熙郭宁如
关键词:念珠菌表型鉴定基因型鉴定
世界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流行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广谱抗生素、介入治疗等的广泛应用,免疫障碍,尤其是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器官移植的大量开展,系统性真菌感染日益多见,本文对其流行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吴绍熙郭宁如
关键词:流行病学因素HIV
295例女性门诊病人阴道带菌情况调查被引量:21
1995年
席丽艳吕桂霞郭宁如吴绍熙
关键词:妇科阴道带菌者流行病学
药物和化学试剂体外对新生隐球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 为探讨新生隐球菌 (新隐 )的细胞表面疏水性 (CSH)与其宿主细胞粘附性的致病关系。方法 于体外用药物和化学试剂预先作用新隐来观察医源因素 (药物等 )对该菌的CSH、宿主细胞粘附性及荚膜的影响。在低浓度和短时间内先行药物和化学试剂 (药剂 )预处理该菌 ,再做其CSH、粘附率及超微形态的测试。结果 抗真菌剂二性霉素B和氟康唑均使该菌粘附降低 ,而致CSH呈高低不一变化。氨苄青霉素对CSH和粘附性均无明显影响 ,但可产生类似二性霉素B所致的胞壁外层特征形态变化和无荚膜改变 ,而这些变化是可逆的。氟康唑致无胞壁特征性变化和无荚膜改变。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岩藻糖、巯基乙醇及胰酶均致CSH和粘附降低 ,凝血素增加粘附率。结论 新生隐球菌的CSH、宿主粘附性及荚膜之间无致病相关性 ,各为独立的表面生物特性。
侯幼红郭宁如吴绍熙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细胞表面疏水性药物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