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晏荣
- 作品数:2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把握时机修炼内功——关于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经过数年的磨合,地方社科院在建设智库上已经走过很长的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山东省建立了以山东社科院为主体、省内各类智库、各地市社科院和调研基地积极参与的山东智库联盟,推动社科院积极发挥"转知为智"功能,为经济发展、决策咨询提供科学高效的导向型服务。
- 郝晏荣
- 关键词:东盟国家人文社科研究中原经济区组织领导机制
- 洋务运动与儒学未来
- 1996年
- 近代洋务官员在举办洋务的过程中,多次受到言路方面的反对阻挠,人们称此是顽固派的愚昧无知.这一解释似乎忽略了这一现象背后更深刻的文化因素.一洋务运动第一次遇到公开激烈的反对,是在增设同文馆问题上发生的.同治五年十二月,恭亲王奕(讠斤)上奏朝廷,要求在同文馆已有的三馆之外,另增设一馆,“咨取进士、举人、恩、拔、副、岁、优贡生,并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检讨,及由前项出身之京、外各官,考试录取留学……聘请洋教习,教授天文、算术、格致、制器”,奕(讠斤)等人自信地认为。
- 郝晏荣
- 关键词:洋务运动文化意识形态儒学反对派同文馆洋务派
- 当代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评《中国农民民主建设的伟大创造》
- 2002年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村级体制的变革,作为一项有深远意义的政治行为,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中外众多学者的目光.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杨爱民研究员,从一开始就关注这一改革.在多年的研究积累基础上,在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下,推出一本新的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政治问题的专著:<中国农民民主建设的伟大创造>(红旗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 郝晏荣
- 关键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书评
- 严复的国家意识初论
- 2021年
- 严复认为国家的失败是近代以来中国一切失败的根源之中的根源,失去国家这一大的平台,其他一切建造都是空中楼阁。严复认为,与个人、群体相比,国家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基于中国现实与历史的复杂性,在国家发展的目标上,必须把完整、和谐、稳定作为首要考量,其他目标和追求都在其次。严复崇敬民主的政治价值,赞佩西方民主国家的成就,但在现实社会中,严复却反对中国建立议会宪政体制。严复认为现代国家必须重视立国基础和立国精神,中国国家的立国基础和立国精神,不仅应该包含西方的科学、民主、法治元素,同时也应该包括中国传统的仁政思想,应该认真总结并吸收传统观念中的现代元素。
- 郝晏荣
- 关键词:富强
- 基于观念与现实的不同建构——论严复的两个思想面孔
- 2012年
- 严复在近代思想史上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启蒙思想家,还是一位卓越的社会经验分析大师。只是对他在后一方面的论述与思想贡献一直为后人所忽视。
- 郝晏荣
- 关键词:启蒙思想家近代思想史
- 中体西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被引量:9
- 1999年
- 郝晏荣
- 关键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张之洞《劝学篇》
- 从庚子议和看张之洞的儒臣个性
- 2011年
- 义和团事件是清王朝垮台之前所处理的一件最重要的政治突发事件。慈禧太后及其满族亲贵、李鸿章、张之洞成为担待这次历史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三方之中,张之洞无疑居于核心地位。不幸的是,张之洞的个性与信念之中存在着不可挽救的缺陷,使他临大任而不能有大作为。通过庚子议和一事,我们看到张之洞形象的另一面:一个虚张声势好为大言、投机取巧不负责任的张之洞;一个长于务虚、短于务实,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张之洞。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张之洞做出的是一种自保、谗佞的选择,既不敢对外抗争,也不敢对内力争,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近代中国无可奈何地进一步沉沦。清政府最后虽然度过了这次政治危机,但也耗尽了它自身的力量和人们对它的信任。随着清王朝的垮台,张之洞个人的事业和抱负也完全付之东流。
- 郝晏荣
- 关键词:张之洞儒臣
- 把握时机修炼内功——关于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的思考
- 2016年
- 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离不开智库的支持。中国的地方社科院是一支强大的智库后备力量。如何使地方社科院这一现有的文化科研储备转变为现实的智库,是个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今天的地方社科院,大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恢复重建的。
- 郝晏荣
- 关键词:地方社科院智库修炼文化发展经济建设
- “中体西用”与晚清意识形态被引量:11
- 1998年
- 「中体西用」与晚清意识形态郝晏荣意识形态在有清一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统治的工具和国家的思想观念,清王朝的意识形态有两大特色:在哲学上以程朱理学为骨干,在思想上以“君尊臣卑”和“华夷之辨”为核心。历康、雍、乾三世,统治者通过发布上谕、甄别官吏、...
- 郝晏荣
- 关键词:晚清意识形态中体西用洋务派西方文化
- 公理与富强:近代中国接受西学的两个不同路径和选择
- 2014年
- 晚清中国人之接受西方文化,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通常被描述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这样一个单线条的上升和变化过程。这个说法最早由梁启超提出,后人一直延续了这一观点。但是,实际上,近代中国人一开始接受西学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题、目标和需求:其一是国家的目标,其二是思想文化的目标。前者表现为对富强的追求,后者表现为对公理的追求;前者的目标是船坚炮利、国强民富,后者的目标是民主、自由和人权;前者体现在魏源的探索和观念上,后者体现在徐继畲的探索和观念上;前者的历史行为是自强运动,后者的历史行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两个主题的自身成长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内在动力。
- 郝晏荣
- 关键词:西学富强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