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春
- 作品数:47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通髁型肱骨远端骨折被引量:7
- 2016年
-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临床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所有肱骨骨折的1/3。通髁型肱骨远端骨折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肱骨远端骨折,属于AO分型的13-A2.3型,骨折线往往呈横形,从外侧髁通过鹰嘴窝和冠状窝而延伸至内侧髁,约占所有肱骨远端骨折的9%阻。由于临床少见,
- 王勇蒋建农都斌张盘军郝思春王强张雷炎
-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全身骨折AO分型骨折线
- 锁定钢板结合钛缆环扎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钛缆环扎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锁定钢板结合钛缆环扎固定治疗的8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 王勇都斌蒋建农张盘军郝思春焦杰君
- 关键词:锁定钢板假体周围骨折
-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通髁型肱骨远端骨折
- 王勇蒋建农都斌张盘军郝思春张雷炎
- MIPO技术结合长PHILOS治疗肱骨干近端1/3骨折的临床研究
- 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为介绍我们采用MIPO技术结合长PHILOS(康辉中国)治疗肱骨干近端1/3骨折的手术经验以及报道临床、影像学结果。我们假设只要熟悉腋神经、挠神经的解剖,熟练掌握间接复位技术和正确的放置钢板,MIPO技...
- 蒋建农王勇都斌张盘军陈俊郝思春李贺贺健
-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
- MIPO技术结合长PHILOS治疗肱骨干近端1/3骨折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接骨术(MIPO)结合长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肱骨干近端1/3骨折的手术技术及其临床疗效。
- 王勇蒋建农张盘军都斌郝思春焦杰君
-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微创性入路
- 新型生物玻璃的细胞生物学评价
- 2004年
- 目的 对生物玻璃BG 2 0多孔支架进行细胞相容性研究。方法 采用L92 9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 ,按细胞增殖度法 ,取 7种浓度BG 2 0浸提液进行检测 ,分别于 2、4、6、8、10d用四唑盐 (MTT)比色法计数 ,计算细胞相对增殖度 ,用 6级毒性分类法评级 ;L92 9细胞接种于BG 2 0多孔支架体外培养 ,分别于 3d、7d取材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BG 2 0浸提液在高浓度时对细胞增殖有轻度抑制 ,低浓度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G 2 0毒性评级为 0~ 1级 ;扫描电镜示细胞在BG 2 0支架上粘附良好 ,形态正常。结论 BG 2 0作为一种新的多孔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 吴俊孙俊英郝思春顾卫民
- 关键词:生物玻璃细胞生物学细胞相容性BG骨组织
- 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 2005年
- 目的:为股骨颈骨折病人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138例年龄37~78岁的股骨颈骨折病人,以3枚加压空心螺纹钉行内固定治疗,对治疗后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5.5年,平均18个月,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为94.5%,股骨头坏死率为5.5%,髋关节功能评价为优102例,良19例,可9例,差8例,优良率94%。结论: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快捷、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 郝思春蒋建农周建刚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
- 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临床应用腓骨钩状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探讨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作用。方法选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伴有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病例57例,按照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其中腓骨钩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9例,列为腓骨钩状钢板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8例,列为锁定钢板组。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下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踝关节功能评价应用Mazur评分体统进行研究。结果腓骨钩状钢板组患者评分结果优15例(51.7%)、良11例(37.9%),锁定钢板组患者优13例(46.4%)、良12例(42.9%);两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腓骨钩状钢板组手术操作时间比锁定钢板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钩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使骨折断端易于达到解剖复位且骨折断端固定稳定,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可早期行踝关节功能锻炼,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 陈俊蒋建农郝思春王纪锋
- 关键词:踝关节锁定钢板
-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 2005年
-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生长特点和在诱导条件下的成骨特性。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骨髓基质细胞并进行培养,传2代后运用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β-Gp)、L-坏血酸(AA)进行诱导,测试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变化和成骨分化。结果:形态学表明骨髓基质细胞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诱导后细胞生长较前明显减慢,逐渐变为立方形、锥形或梭形。汇合时细胞呈铺石状重叠生长,进而形成“钙结节”样表现。染色及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诱导前后有明显区别,细胞增殖吸光度(OD值)及细胞碱性磷酸酶测试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变慢,但分化能力增强(P<0.05)。结论:骨髓基质细胞作为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L-坏血酸诱导下成骨具有可靠的重复性。
- 郝思春孙俊英蒋建农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成骨甘油磷酸钠成骨特性细胞诱导分化能力
- 股骨头假体直径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直径对髋关节脱位的影响,为临床选择理想直径的股骨头假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自1990年3月~2008年8月期间,采用不同直径的股骨头假体行初次全髋置换术706例(762髋)的病案资料。男性301例,女性405例;年龄21—78岁,平均57岁。术前诊断:股骨头坏死203例,先髋继发骨性关节炎129例(其中CroweⅣ型15例),股骨颈骨折190例,创伤后骨关节炎112例,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58例,结核继发骨性关节炎13例,化脓性髋关节炎融合术后1例。股骨头假体采用22mm直径者220髋,26mm直径83髋,28mm直径459髋。95%手术入路为改良Harding入路,5%手术入路为后外侧入路。[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762髋中术后发生脱位28髋。总体脱位率为3.7%。其中股骨头假体直径为22mm的220髋中,发生脱位者16髋,脱位率为7.3%,股骨头假体直径为26mm的83髋中,发生脱位4例,脱位率为4.8%,而股骨头假体直径为28mm的459髋中,发生脱位者8例,脱位率为1.7%。将假体头直径在22、26和28mm三组脱位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有统计学差异(χ2=13.193,P=0.001;R=0.131,P=0〈0.01)。[结论]股骨头直径是影响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主要因素之一,直径越大,脱位率越低,反之则脱位率越高。
- 王勇孙俊英蒋建农郝思春刘磊王纪锋焦杰君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