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婕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4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电池
  • 8篇锂离子
  • 8篇锂离子电池
  • 8篇离子
  • 8篇离子电池
  • 5篇稻壳
  • 5篇负极
  • 5篇负极材料
  • 4篇稻壳制备
  • 4篇炭材料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性能
  • 2篇树脂
  • 2篇炭负极
  • 2篇炭负极材料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材料
  • 2篇酚醛
  • 2篇酚醛树脂
  • 1篇电池负极

机构

  • 10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作者

  • 10篇郝婕
  • 9篇周德凤
  • 8篇王荣顺
  • 8篇马越
  • 5篇赵艳玲
  • 4篇谢海明
  • 2篇苏忠民
  • 1篇巴晓微
  • 1篇任清
  • 1篇张喜艳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年份

  • 2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研究了升温速率、热解温度、碱浓度对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热-热重(DT-TGA)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不同条件处理后的炭材料进行表征,通过电化学分析其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属于无定形炭材料,首次充电容量为678 0mA·h/g,首次放电容量为239 0mA·h/g,十次循环以后容量基本稳定,可逆容量保持在206 1mA·h/g左右.
郝婕周德凤马越谢海明苏忠民王荣顺
关键词:稻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掺杂ZnCl_2对酚醛树脂热解炭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采用比表面吸附 (BET)、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X射线衍射光谱 (XRD)、激光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 ,对掺杂ZnCl2 的酚醛树脂热裂解炭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该材料的微粒及孔径均为纳米级 ,平均微粒径在 40~ 60nm ,平均孔径为 3 .86nm .用该材料做电极 ,经过 3 0次充放电循环 ,可逆容量为 3 60mA·h·g-1.
周德凤赵艳玲马越郝婕谢海明王荣顺
关键词:酚醛树脂热解炭材料锂离子电池
稻壳的开发利用被引量:29
2004年
介绍了国内外稻壳化工利用的最新发展,重点论述了以稻壳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碳化硅晶须(颗粒)及锂离子电池含硅炭材料的工艺过程,并简要介绍了其应用前景。
周德凤郝婕巴晓微任清
关键词:稻壳碳化硅晶须活性炭二氧化硅
锂离子电池纳米级负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纳米级碳材料、锡基材料和合金材料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 ,探讨了该类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对该类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周德凤赵艳玲郝婕马越王荣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纳米合金二次电池
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炭材料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本文主要研究了炭化温度、升温速率以及碱处理浓度对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结构及充放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热热重分析曲线(DT-TGA)、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材料的首次充电容量为678mAh/g,首次放电容量为239mAh/g,循环1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86.2%.
郝婕周德凤马越谢海明王荣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炭材料稻壳充放电性能负极材料
纳米碳与石墨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7
2004年
在天然石墨 ( NG)中掺杂不同比例的碳纳米管 ( CNT)得到纳米碳与石墨碳的复合材料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在 NG中掺杂质量分数为 1 0 %的 CNT所得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好 .经过 2 0次充放电循环 ,该复合材料的放电容量比同样条件下的石墨提高 1 5 .9% .纳米碳管的中空式结构和不易塌陷的特点使复合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明显提高 .
周德凤赵艳玲马越郝婕谢海明王荣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石墨复合材料
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大、自放电低、'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电池工业的研究热点.该论文详细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发展及炭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种炭负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介绍了锂嵌入反应机理.该文选用农...
郝婕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炭材料稻壳
文献传递
纳米炭/石墨碳混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天然石墨(NG)分别掺入碳纳米管(CNT)和纳米炭粉(CNP),得到两种纳米炭与石墨碳的混合材料.通过比较NG、CWI、CNP及其混合材料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的电化学性能,发现碳纳米管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很大,它的混合材料也不适合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纳米炭粉与石墨有很好的协同效应,该混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相同条件下与天然石墨相比,其充放电比容量分别提高9.8%和9.4%.
周德凤马越赵艳玲郝婕王荣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天然石墨电化学性能
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炭化温度、升温速率以及碱处理浓度对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结构及充放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热热重分析曲线(DT-TGA)、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材料首次充电容量为678mA.h/g,首次放电容量为239mA.h/g,循环1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86.2%。
周德凤郝婕马越王荣顺
关键词:稻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掺杂ZnCl_2对酚醛树脂炭化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对可溶性酚醛树脂进行 Zn Cl2 掺杂 ,详细讨论了 Zn Cl2 的掺杂对酚醛树脂炭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采用 X射线衍射 (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 SEM)、拉曼光谱 ( Raman)及表面吸附实验 ( BET)等测试手段 ,对掺杂 Zn Cl2 后的炭化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掺入 Zn Cl2 后炭化物的微晶尺寸和层间距变大 ,微粒大小趋于均匀 ,微粒及微粒内部孔径均为纳米级 ,孔径明显增大 ,比表面积大幅度地增加 .用该热 (裂 )解材料作电极 ,其可逆容量达 745 m A· h/g.
周德凤赵艳玲郝婕马越张喜艳苏忠民王荣顺
关键词:掺杂ZNCL2酚醛树脂炭化炭材料氯化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