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飞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句容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不完全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不完全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因胸部外伤疑似肋骨骨折行128层螺旋CT全肋骨扫描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薄层多平面重组(TS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患者1~3个月内复查的肋骨骨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00例患者经复查随访或手术证实存在不全性肋骨骨折患者83例(143处)。首次诊断为不全性肋骨骨折者主要表现为肋骨内板或者外板凹陷、骨皮质翘起及细小骨折线。100例患者复查CT发现漏诊不全性肋骨骨折11处,其中5处首次诊断认为是呼吸或者运动伪影,其余6处CT多种后处理技术均未发现阳性征象。TSMPR诊断骨折阳性85例、骨折阴性15例、误诊10例、漏诊8例;CPR诊断骨折阳性86例、骨折阴性14例、误诊6例、漏诊3例;VR诊断骨折阳性64例、骨折阴性36例、误诊12例、漏诊31例;MIP诊断骨折阳性53例、骨折阴性47例、误诊15例、漏诊45例。CPR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其他后处理方法,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其他后处理方法,且Kappa值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不完全性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CPR对不完全性肋骨骨折诊断中效能优于VR、TSMPR、MIP,可作为不完全性肋骨骨折的首选后处理方法。
- 朱丽丽郑玉飞徐辉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肋骨骨折
- 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胃部的应用进展
- 2011年
- CT血管成像(CT angioghphy,CTA)是使用薄层扫描及多种三维重建、重组等影像后处理技术获取血管影像。在许多临床应用中可以与传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相媲美甚至略胜一筹。CTA不仅是评价多种血管病变的检查技术,而且由于它是CT与血管造影技术的结合,还可对腹部器官进行多期成像,动态观察血管与邻近脏器或病变的毗邻关系,对病变进行诊断及对治疗进行指导。近年来,关于胃CTA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 朱丽丽郑玉飞王书智
- 关键词:螺旋CT血管成像胃部血管病变血管造影技术血管影像后处理技术
- 小剂量测试及团注追踪触发技术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测试及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100例疑似肺栓塞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利用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进行扫描,B组采用小剂量测试技术进行扫描。两组扫描图像均通过血管分析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包括进行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组(MPR),并由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肺动脉CTA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100例肺动脉CTA检查者中发现肺动脉栓塞28例,其中A组15例,B组13例,两组扫描图像均到达良好以上,均达到诊断要求。A组图像质量优秀18例(36.0%),图像质量良好28例(56.0%),图像质量差4例(8.0%)。B组图像质量优秀25例(50.0%),图像质量良好24例(48.0%),图像质量差1例(2.0%)。B组图像优秀率高于A组,B组图像差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CTA检查中,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及小剂量测试技术均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对于普通患者,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更加简便,对于肺循环及心功能异常患者,小剂量测试技术效果更好。
- 朱丽丽郑玉飞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 胃供血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不同成像方法显示胃供血动脉的价值。方法:80例无腹部手术、无胃部疾病患者行16层CT进行腹部增强扫描和动脉期血管成像。统计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对胃供血动脉的显示率及显示状况。用配对χ2检验观察显示率的差异,用配对秩和检验观察显示状况的差异。结果:3种重组技术对胃左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的显示率均为100%。VR、MIP、TSMIP对胃右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50.00%、70.00%、90.00%;对胃网膜左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30.00%、60.00%、77.50%;对胃后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6.25%、16.25%25.00%;对胃短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10.00%、25.00%、40.00%。VR与TSMIP对胃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后动脉、胃短动脉的显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47、28.92、10.67、19.20,P值均<0.05);VR与MIP对胃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后动脉、胃短动脉的显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67、14.54、4.01、6.23,P值均<0.05);TSMIP与MIP对胃右动脉、胃短动脉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00、4.10,P值均<0.05)。VR与MIP、VR与TSMIP、MIP与TSMIP对胃供血动脉显示状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62、8.31、3.76,P值均<0.05)。结论:TSMIP显示胃供血动脉优于MIP及VR,VR显示胃供血动脉空间立体感强,TSMIP与VR结合可以较好的显示胃供血动脉的解剖结构。
- 郑玉飞王书智顾建平殷信道卢铃铨姜玲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44例患者做了DSA检查,与DSA检查进行比较,评价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4例患者中MSCTA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43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8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39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7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5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DSA为诊断标准,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诊断价值更大。
- 王卓群郑玉飞朱丽丽王书智顾建平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静脉阻塞性病变X线计算机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veincompressionsyndrome,IVCS)又称Cockett综合征或May—Thumer综合征蠲。现在研究分析IVCS病因主要为解剖学因素[31。IVCS至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病例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才得以诊断。随着新型多层螺旋CT技术的进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MSCTA)已愈来愈多应用于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Ⅻ,无创性MSCTA为诊断IVCS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对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20例IVCS患者的MS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SCTA对IVCS的临床价值。
- 王卓群郑玉飞朱丽丽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CKETT综合征多层螺旋CT技术MSCTA
- 螺旋CT双体位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诊断胃癌的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胃癌是一种常见病,以往多通过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镜及活检病理诊断。多层螺旋CT(mutislice spiral CT,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不仅可以检出胃癌,而且对胃癌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已成为胃癌术前分期首选的检查方法。MSCT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范围的薄层图像,从而大大提高了对病变细节的显示。同时,通过三维成像技术,
- 郑玉飞朱丽丽王书智顾建平
- 关键词:三维成像技术胃癌分期技术诊断病理诊断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心肌桥及其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诊断心肌桥(MB)及其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01~2015-12间30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对MB的检出率、MB的厚度、壁冠状动脉(MCA)管腔狭窄程度、MB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中92例(107处)存在MB-MCA,纵深型MB厚度约为(3.15±1.12)mm。MCA管腔狭窄情况:舒张期MCA轻度狭窄22例,中度狭窄8例;收缩期MCA管腔轻度狭窄75例,管腔中度狭窄15例,重度狭窄6例。107处MCA近端发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46例,其中近端血管管腔轻度狭窄37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3例。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无创性,可以准确测量MB的厚度,通过多期重建对MCA管腔狭窄进行评价,对MB相关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分析,为临床下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多信息。
- 朱丽丽郑玉飞徐辉王卓群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心肌桥
- 能谱CT在不同分化胃癌转移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在不同分化胃癌转移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0例经胃镜病理证实的胃腺癌患者的能谱CT影像资料,测量胃周淋巴结动脉期及静脉期标化碘值,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50例胃腺癌患者中,胃癌手术及病理证实伴淋巴结转移38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经病理结果确认转移淋巴结83个,其中高中分化腺癌转移性淋巴结34个,低分化腺癌转移性淋巴结49个,非转移淋巴结31个。通过利用标化碘值及能谱曲线,能谱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4%(75/83),特异度为87.1%(27/31),诊断符合率为89.5%(102/114)。高中分化胃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动脉期及静脉期标化碘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对于不同分化胃癌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 朱丽丽郑玉飞徐辉
- 关键词:胃癌能谱CT淋巴结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以DSA检查为诊断标准,评价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0例患者中MSCTA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39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2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2例,其中5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MSCTA诊断结果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郑玉飞王卓群朱丽丽王书智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术静脉阻塞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