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立晔

作品数:121 被引量:50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3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2篇地震
  • 39篇震源
  • 33篇震源机制
  • 29篇台网
  • 23篇地震台
  • 21篇震源机制解
  • 19篇地震台网
  • 19篇地震震源
  • 18篇M
  • 16篇地震震源机制
  • 15篇地震震源机制...
  • 15篇震级
  • 11篇数字地震
  • 10篇震源参数
  • 10篇数字地震台
  • 10篇数字地震台网
  • 9篇余震
  • 9篇测震
  • 8篇面波
  • 7篇震相

机构

  • 93篇中国地震台网...
  • 39篇中国地震局地...
  • 25篇国家海洋环境...
  • 6篇中国地震局
  • 6篇应急管理部国...
  • 5篇河北省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河北行政学院
  • 3篇辽宁省地震局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作者

  • 121篇邹立晔
  • 46篇梁姗姗
  • 25篇徐志国
  • 22篇刘敬光
  • 21篇刘瑞丰
  • 14篇任枭
  • 13篇陈宏峰
  • 11篇杨辉
  • 10篇杜广宝
  • 10篇黄志斌
  • 9篇任克新
  • 9篇张雪梅
  • 8篇梁建宏
  • 8篇陈运泰
  • 7篇王兴梅
  • 6篇郭燕平
  • 5篇赵博
  • 5篇苗春兰
  • 5篇李保昆
  • 5篇张立文

传媒

  • 33篇地震地磁观测...
  • 15篇国际地震动态
  • 13篇世界地震译丛
  • 11篇地震学报
  • 10篇地震科学进展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地质
  • 3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地球物理信...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灾害学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1995年中...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5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14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产出资料的分析与说明被引量:3
2004年
介绍了2001年以来地震台站的资料分析情况和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的资料产出情况,通过分析表明,由于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等特点,2003年利用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分析地震的数量比传统的模拟记录提高30%-40%。
刘瑞丰王科英黄瑾李保昆邱海江任枭侯建民邹立晔
关键词:数字地震台网地震观测报告地震波形数据
大地震专题信息系统SEIS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大地震专题信息系统(Significant Events Information System,SEIS)是一个针对单个大地震的综合性专题信息管理软件。通过其数据存储子系统保存数据,通过其数据管理子系统处理和管理数据,通过其数据服务子系统提供数据。较之国内外同类软件,具有信息的集成性、资料的区域性和数据的实用性等主要特点。随着SEIS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全面应用,大地震专题信息数据逐步实现了存储的规模化、管理的科学化与自动化以及服务的多样化,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提高了数据服务的质量。
邹立晔刘瑞丰任克新杨辉张立文代光辉
关键词:大地震集成性自动化
基于测震核心数据库的地震目录快速检索与自动发布
国家测震台网中心拥有丰富的数据产出,由此构成的测震核心数据库是地震监测台网的重要数据资源,地震目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刘瑞丰等,2015)。对于地震目录的灵活检索、准确统计、直观展示和快速发布,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取地...
梁姗姗邹立晔黄志斌王兴梅刘敬光
文献传递
《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简介
2023年
震害调查表明近场的结构破坏不仅由地震动引起,地表破裂或永久位移引起的破坏也占很大比重。近年来的汶川地震、集集地震、昆仑山口地震、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等都引起了大规模的地表破裂,其可能对道路、桥梁、隧道、大坝、输油(气)管网、通讯电缆等大型工程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巨大人员伤亡和资产损失。另外,目前各类抗错动构件的实际应用也促使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与地震动一样,成为工程结构的地震输入。因此,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已经成为地震工程中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地表永久位移的分布特征对防震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
刘艳琼邹立晔梁姗姗
关键词:活动断层地表破裂地震工程防震减灾震害调查汶川地震
2017年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测定--基于WPhase方法
邹立晔梁姗姗刘敬光徐志国
2022年青海门源M_(S)6.9地震余震的空间迁移特征被引量:5
2022年
精确识别和定位中强地震序列中的微震事件对于准确判定发震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2022年1月8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门源M_(S)6.9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及微震检测研究。首先运用双差定位法对2022年1月8—16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的1010个门源地震序列原始目录进行重定位,得到404个精定位地震目录。分别采用原始地震目录(CENC)和双差重定位目录(HypoDD),对震源区150 km范围内9个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微震检测。结果表明,基于CENC目录识别的余震个数是原始目录地震数量的3.0倍,基于HypoDD目录识别的地震个数是原始目录的2.1倍,是HypoDD目录的5.8倍;两种地震目录的微震检测均使得ML震级完备性从1.7级降低至1.1级。新的地震目录空间位置显示,主震发生后余震主要沿托莱山断裂向西侧扩展,8分钟以后,在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均发生破裂。根据本研究获取的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地震序列,同时结合震源机制解,认为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初始破裂位于近E-W向的托莱山断裂,并触发了NW-SE向的冷龙岭断裂,地震的发生主要受到印度板块北东向的长期挤压作用,应力不断积累最终断层失稳而引发地震。
刘泽民张广伟梁姗姗邹立晔
关键词:发震构造
IASPEI新震级标度与传统震级标度的对比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对世界上主要地震台网中心几十年来震级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针对数字地震记录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的特点,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震级工作组于2003年提出了新的震级标度和测定方法,新的震级标度包括地方性震级ML、面波震级MS(20)和MS(BB)、体波震级mb和mB、区域Lg震级mb(Lg)和矩震级MW,本文介绍了这些新震级及其测定方法,并将这些震级与我国传统震级mb、mB、MS7、MS在计算公式、振幅量取、周期范围和震中距范围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任克新刘瑞丰张立文徐志国邹立晔
关键词:震级数字化
周期性慢滑移触发日本东北部大型逆冲区地震
2016年
2016年1月29日,日本地震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文章《Periodic slow slip triggers megathrust zone earthquake in northeastern Japan》揭示,周期性慢滑移触发了日本东北部大型逆冲区地震。这篇文章首次提出,在大逆冲区广泛存在一种准周期的慢滑移行为。慢滑移率的周期性使我们能够在时间上更准确地预报地震成为可能。
孙丽邹立晔Uchida NIinuma TNadeau R M
关键词:逆冲断层错动NORTHEASTERN测地学断层滑动滑动率
全球地震台网超额完成其设计目标被引量:3
2004年
今年,全球地震台网(GSN)已超额完成其以128个台站在世界范围内均匀覆盖地球的设计目标。通过与59个国家的100多个主管机构和地震台网的合作,总共136个GSN台站现已座落在从南极到西伯利亚、从亚马逊盆地到东北太平洋海底的广大地区(图1)。
R.ButlerT.LayK.CreagerP.EarlK.FischerJ.GahertyG.LaskeB.LeithJ.ParkM.RitzwollerJ.TrompL.X.Wen周公威邹立晔郭燕平陈运泰
关键词:全球地震台网台站海底地球
IRIS DMC的数据服务被引量:3
2006年
介绍了IRISDMC的数据来源、数据服务内容和数据请求工具,这对于较好地使用其数据资源及做好中国的地震数据服务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梁建宏杨辉邹立晔代光辉
关键词:IRISDMC数据服务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