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华娅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疗效
  • 4篇照射
  • 4篇疗效观察
  • 4篇脑瘫
  • 4篇激光
  • 4篇激光照射
  • 4篇超激光
  • 4篇超激光照射
  • 3篇痉挛
  • 3篇康复
  • 2篇电刺激
  • 2篇动功
  • 2篇星状神经节
  • 2篇神经节
  • 2篇物理因子
  • 2篇小儿
  • 2篇小脑
  • 2篇疗法
  • 2篇脑瘫患儿
  • 2篇痉挛型

机构

  • 12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惠州市人民医...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邹华娅
  • 7篇黄秀红
  • 4篇古丽梅
  • 3篇邓晓青
  • 2篇谭志明
  • 2篇廖亮华
  • 2篇黄志勇
  • 2篇马丽玲
  • 2篇王淑芬
  • 1篇叶志卫
  • 1篇潘洁
  • 1篇黄文富
  • 1篇邓惠芬
  • 1篇周冰峰
  • 1篇邓小青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4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脑电刺激仪配合推拿、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小脑电刺激治疗仪配合推拿、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推拿、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则在推拿、运动疗法基础上给予小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88量表(GMFM-88)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电刺激治疗仪配合推拿、运动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水平,加速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邹华娅古丽梅黄秀红
关键词:小儿脑瘫推拿运动疗法
调制中频电流并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
2002年
邹华娅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调制中频电流超短波疗效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5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为(118.20±62.21)分,对照组患儿GMFM-88评分为(107.11±71.3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88评分为(142.69±36.52)分,对照组患儿GMFM-88评分为(123.72±22.38)分,两组患儿GMFM-88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GMFM-88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实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对促进患儿整体功能康复具有明显意义。
邓晓青黄秀红邹华娅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疗效
电针治疗桡神经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桡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损伤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大于对照组(85.0%),且P<0.05;观察组桡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电针治疗桡神经损伤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邹华娅叶志卫
关键词:电针桡神经损伤疗效
对脑瘫患儿实施小脑顶核电刺激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小脑顶核电刺激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脑瘫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儿接受脑瘫系统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32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小脑顶核电刺激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脑瘫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发育商(DQ)、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DQ、PDI及MDI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辅助治疗脑瘫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儿脑发育水平,改善运动功能及智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古丽梅邹华娅陈晓玲潘洁
关键词:脑瘫康复锻炼儿童小脑顶核电刺激
综合运用物理因子并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综合运用物理因子并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2例单纯牵引;B组44例牵引后给予干扰电流治疗;C组44例牵引后给予干扰电流和超激光照射治疗,并分别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值、直腿抬高度和脊椎活动度。结果:各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的直腿抬高度和脊椎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结论:正确、合理地综合运用物理因子并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疗效,且无痛苦,几无副作用,病人有较好的耐受性,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邹华娅谭志明黄志勇马丽玲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物理因子
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对神经衰弱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75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和直流电溴化钾阴极导入治疗。两组均从治疗第1天起逐渐停服安眠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可增强大脑皮质抑制过程,使兴奋与抑制趋于平衡,减少神经细胞的能量消耗,缓解神经细胞因能量消耗过多而产生的功能紊乱,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性。
马丽玲谭志明邹华娅
关键词: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神经衰弱超激光照射神经衰弱疗效观察能量消耗
超激光照射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带状疱疹患者行超激光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66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行超激光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行伐昔洛韦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皮损好转、结痂和脱痂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及症状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疗效90.91%高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超激光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和疼痛症状,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邓晓青邹华娅黄文富黄秀红
关键词:超激光伐昔洛韦带状疱疹疼痛程度
物理因子配合牵伸手法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斜颈的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斜颈患儿干预时机、颈部包块大小及旋转受限程度对本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根据开始治疗年龄分成15~30 d组(n=14)、31~90 d组(n=33)、91~180 d组(n=13);根据胸锁乳突肌血肿大小分成<1 cm组(n=21)、1~2 cm组(n=35)和>2 cm组(n=4);根据颈部被动活动度受限程度分成旋转受限≤30°组(n=33)和旋转受限>30°组(n=27)。所有患儿均采用碘离子导入、音频电疗和牵伸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经过1~6个月治疗后,15~30 d组优良率为92.9%,31~90 d组优良率为81.8%,91~180 d组优良率为62.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胸锁乳突肌血肿<1 cm组优良率为95.2%,1~2 cm组优良率为80.0%,>2 cm组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受限≤30°组优良率为93.9%,旋转受限>30°组优良率为7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始治疗时间、颈部包块大小、转头受限程度均影响患儿疗效,且干预时间越早、包块越小、转头受限越轻效果就越好。
邹华娅古丽梅王淑芬邓小青黄秀红
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
痉挛肌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痉挛肌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痉挛肢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痉挛肌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上下肢肌痉挛情况、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分别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上下肢的改良Ashworth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MA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可显著降低痉挛肢体肌张力,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改善ADL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邹华娅黄秀红廖亮华
关键词:脑卒中肌痉挛痉挛肌治疗仪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