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海波

作品数:67 被引量:29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7篇介入
  • 17篇肿瘤
  • 14篇介入治疗
  • 12篇动脉
  • 11篇栓塞
  • 9篇化疗
  • 7篇纳米
  • 7篇纳米材料
  • 7篇介入性
  • 7篇放射学
  • 7篇肝癌
  • 7篇肝肿瘤
  • 6篇血管
  • 6篇疗效
  • 6篇静脉
  • 6篇槐耳
  • 6篇复合纳米材料
  • 5篇胆管
  • 5篇术后
  • 5篇微波

机构

  • 63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第四人...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比利时鲁汶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67篇邵海波
  • 50篇徐克
  • 20篇苏洪英
  • 11篇张曦彤
  • 9篇冯博
  • 9篇梁松年
  • 7篇牛猛
  • 6篇肖亮
  • 6篇杨福玲
  • 5篇卢涛
  • 5篇王强
  • 5篇王少雷
  • 4篇戴旭
  • 4篇钟红珊
  • 4篇于世平
  • 4篇郭敏
  • 4篇李红
  • 3篇刘永锋
  • 3篇韩向军
  • 3篇吴刚

传媒

  • 12篇介入放射学杂...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护理学报
  • 1篇肝癌电子杂志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监测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监测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后动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5只建立兔肌肉VX2肿瘤模型(共30个肿瘤)。分别于肿瘤血管靶向治疗(CA-4-P,20 mg/kg体质量)前及治疗后1、4、8、12天进行常规、增强MRI及DWI,比较相邻时间点肿瘤整体、肿瘤中心、周边及肌肉组织的ADC值动态变化,并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前(MR基线扫描),肿瘤整体、肿瘤中心、周边及肌肉组织的ADC值分别为(1.33±0.16)×10-3mm2/s、(1.30±0.23)×10-3mm2/s、(1.19±0.31)×10-3mm2/s及(1.66±0.13)×10-3mm2/s;镜下见肿瘤细胞生长旺盛。治疗后1天,肿瘤中心ADC值较MR基线扫描减低(P<0.05);镜下见肿瘤细胞肿胀,排列松散,靠近肿瘤中心处可见肿瘤细胞破裂、核固缩。治疗后4天,肿瘤整体、肿瘤中心及周边ADC值较治疗后1天增高(P均<0.05);镜下可见大范围肿瘤坏死。治疗后8天,肿瘤中心ADC值较治疗后4天增高(P<0.05);镜下见肿瘤中心坏死更加彻底。治疗后12天,肿瘤整体及肿瘤周边ADC值较治疗后8天减低(P均<0.05);镜下可见肿瘤周边新生的肿瘤组织。结论 DWI能准确反映兔肌肉VX2肿瘤模型CA-4-P给药后肿瘤组织的动态变化,可作为理想的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监测和疗效评价手段。
邵海波徐克周玮倪以成戴旭张健陈峰孙自平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扩散磁共振成像
主动脉半周覆膜支架生物相容性及封堵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自制主动脉半周覆膜支架置入后的组织相容性及对一侧肾动脉的封堵效果.方法:选用15条健康杂种犬,自制主动脉半周覆膜支架规格为12-15mm×6cm、人工血管长度为4cm.置入支架,随机封堵左或右侧肾动脉,尔后行主...
肖亮徐克于世平邵海波王少雷卢涛王强郭敏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生物相容性
文献传递
肝内血管对肝细胞癌微波消融疗效的影响:基于倾向性匹配评分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索肝内血管(>3 mm)对毗邻血管周围的肝细胞癌微波消融(MWA)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MWA治疗的肝癌患者126例(共199个肿瘤)。根据肝内肿瘤是否毗邻肝内血管将肿瘤分为毗邻组和非毗邻组:毗邻直径>3 mm的肝静脉、门静脉或腔静脉血管的肿瘤被定义为毗邻组,共37例40个瘤灶;距离直径>3 mm的肝静脉、门静脉或腔静脉10 mm以上的肿瘤定义为非毗邻组,共89例159个瘤灶。为避免其他因素干扰,排除距离肝被膜、胆囊、胃肠道5 mm以内的肿瘤。1∶2倾向性匹配评分(PSM)被用以平衡两组选择性偏倚及混杂影响。分析和比较两组肿瘤MWA后技术有效率、肿瘤局部进展率(LTP)及并发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毗邻组40个瘤灶,非毗邻组80个瘤灶被成功匹配并纳入分析。整体技术有效率为86.7%(104/120),毗邻组和非毗邻组技术有效率分别为35/40(87.5)%和69/80(86.2)%(P=0.849)。多因素分析提示毗邻血管对MWA后技术有效率无显著影响(OR=0.907,95%CI=0.258-3.192,P=0.693)。中位随访时间为13.8个月,整体LTP率为23.1%(24/104)。毗邻组和非毗邻组1年、2年累计局部进展率分别为8.0%、27.0%和9.0%、31.0%。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LTP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74,95%CI=0.363-2.108,P=0.76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结论MWA治疗毗邻或非毗邻肝内血管的病灶,其技术有效率和局部进展率无明显差别。肝内血管(>3 mm)对MWA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无显著影响,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热沉降效应。
刘冲何金瞳李天隋凯达张洲博张丹洋邵海波
关键词:微波消融肝细胞癌肝内血管
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
一种载药微球自动给药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安装有转动平台上,转动平台上的其中一个短转轴与安装于支撑平台上表面的第一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转动平台通过其上对称设置的支撑座安装有夹持晃动壳体,转动平台上表面安装...
王鹏邵海波徐克
文献传递
一种同时用于化疗、微波热疗及CT成像的配置分散液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用于化疗、微波热疗及CT成像的配置分散液,所述分散液为将充填有槐耳多糖的二氧化锆纳米材料分散在PBS缓冲液中,配制浓度范围为0‑50mg mL<Sup>‑1</Sup>的分散液,其中所述PBS缓冲液的p...
邵海波牛猛马腾闯徐克
急性动脉性内脏出血的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动脉内造影及栓塞对急性动脉性内脏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选择36例急性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和选择性栓塞术,其中支气管扩张症所致大咯血16例,肺癌所致大咯血2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呕血4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所致便血2例,不明原因大肠出血所致便血4例,经皮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出血所致便血1例,外伤或肾活检所致肾周血肿6例,肾动静脉瘘所致血尿1例。结果:诊断不明确的患者经动脉造影均获得明确诊断,经选择性栓塞治疗35例出血得到控制,仅1例结肠出血患者未能止血。栓塞术后1例肺癌患者出现截瘫,1例小肠出血患者栓塞后出现小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介入性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急性内脏动脉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苏洪英邵海波钟红珊梁松年徐克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栓塞治疗性
肝移植术后管腔重建相关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2011年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血管和胆管管腔重建相关性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肝移植术后共有16例相关并发症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其中肝动脉狭窄4例,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门静脉狭窄并血栓形成1例,胆管吻合口狭窄9例。肝动脉狭窄行球囊扩张(PTA)或内支架治疗,肝动脉血栓形成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门静脉狭窄并血栓形成行溶栓、支架置入及分流道栓塞治疗,胆管吻合口狭窄行PTA或支架置入治疗。结果:16例患者均获技术成功,治疗均有效,有效率为100%。4例肝动脉狭窄1例单纯PTA有效,3例行支架置入术后有效,血流恢复。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术后血栓消失,血流恢复通畅。1例门静脉并发症治疗后血流恢复,灌注增加。9例胆管吻合口狭窄2例行PTA有效,7例置入支架后有效。随访0.5~17个月无复发,5例死于原发病进展或系统并发症,与该并发症或介入治疗无关。结论:介入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肝移植管腔重建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邵海波徐克张曦彤苏洪英吴刚李宏刘永锋
关键词:肝移植
DSA引导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应用价值。方法DSA引导下应用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对20例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经导管选择性造影情况及随访情况。选择同期进行传统保守治疗的粘连...
邵海波苏洪英徐克杨福玲冯博梁松年
文献传递
亚砷酸-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评价亚砷酸 -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 ,探讨其与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亚砷酸注射液 2 0mg与适量碘油混合制成亚砷酸 -碘油乳剂 ,对 2 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如果治疗或随访中病变明显进展 (病灶增大或AFP升高 ) ,则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 ,观察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 :单纯应用亚砷酸 -碘油乳剂治疗 1~ 3次 ,2 9例患者中PR 6例 ,NC 18例 ,PD 5例 ,客观有效率为 2 0 7% ,获益率为 82 8% ;AFP平均由( 1110 9 3 6± 2 92 0 82 )IU/mL降至( 10 0 0 1 61± 2 880 67)IU/mL ,P >0 0 5。11例患者在治疗中加用蒽环类药物 ,8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AFP平均由( 13 90 1 11± 4862 2 6)IU/mL降至 ( 5470 63± 2 5 97 79)IU/mL ,P <0 0 5。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血细胞减少及转氨酶升高等 ,全组未见不可逆毒副反应。结论 :亚砷酸 -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 ,毒副反应小 ,与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联合应用渴望提高疗效。
邵海波徐克苏洪英张曦彤赵钟春
关键词:砷剂肝肿瘤放射学介入性
生物可降解镁对人胆管癌细胞和小鼠H22肿瘤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可降解金属镁对人胆管癌细胞(RBE)和小鼠H22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RBE细胞分别与纯镁和钛合金第1、3、5天浸提液共培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采用H22荷瘤小鼠模型,分别植入纯镁、钛合金后,于第3、6、9、12、15天测量肿瘤重量和体积变化,并通过钼靶X线摄影观察金属在体内降解情况。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3、5天,纯镁浸提液和钛合金浸提液对RBE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4.7%、60.2%、70.7%和-3.1%、1.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8%、33.8%、46.7%和6.1%、7.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纯镁在小鼠H22肿瘤中可部分降解。纯镁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第9、12、15天平均体积(5.6 cm^(3)、8.2 cm^(3)、11.2 cm^(3))均显著低于钛合金组(11.4 cm^(3)、18.0 cm^(3)、21.7 cm^(3))(P<0.05)。纯镁组、钛合金组凋亡细胞比率分别为9.7%、5.3%(P<0.05),纯镁组小鼠肿瘤组织碳酸酐酶(CA)Ⅸ蛋白表达与钛合金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上游蛋白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降解金属镁可抑制RBE细胞和小鼠H22肿瘤生长。
李天刘冲何金瞳张丹阳隋凯达张洲博邵海波
关键词:胆管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