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怡桥

作品数:652 被引量:1,838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5篇期刊文章
  • 133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7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58篇网膜
  • 251篇视网膜
  • 134篇玻璃体
  • 106篇细胞
  • 82篇角膜
  • 82篇病变
  • 81篇血管
  • 69篇视网膜病
  • 69篇视网膜病变
  • 65篇黄斑
  • 64篇内障
  • 64篇白内障
  • 57篇蛋白
  • 55篇手术
  • 51篇切除
  • 48篇视网膜脱离
  • 46篇超声
  • 44篇新生血管
  • 42篇糖尿
  • 42篇糖尿病

机构

  • 633篇武汉大学
  • 11篇湖北医科大学...
  • 9篇广西壮族自治...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湖北科技学院
  • 4篇广州军区武汉...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3篇太和医院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黄石市中心医...
  • 3篇襄阳市中心医...
  • 3篇埃森大学
  • 3篇广东省中山市...
  • 2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三峡大学第一...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 2篇葛洲坝中心医...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47篇邢怡桥
  • 118篇陈长征
  • 106篇杨安怀
  • 86篇艾明
  • 81篇贺涛
  • 78篇杨燕宁
  • 62篇梅海峰
  • 46篇杜磊
  • 37篇赵晓辉
  • 37篇郑红梅
  • 35篇周炼红
  • 34篇江双红
  • 32篇陈震
  • 31篇项奕
  • 29篇叶美红
  • 27篇袁静
  • 23篇金玮
  • 22篇喻长泰
  • 22篇蔡明高
  • 21篇陈樱

传媒

  • 79篇武汉大学学报...
  • 67篇中华眼底病杂...
  • 66篇眼科新进展
  • 40篇中国实用眼科...
  • 37篇临床眼科杂志
  • 29篇国际眼科杂志
  • 21篇中华实验眼科...
  • 20篇眼科研究
  • 16篇中华眼科杂志
  • 13篇中国眼耳鼻喉...
  • 13篇中华医学会第...
  • 12篇中国眼底病论...
  • 10篇中华眼视光学...
  • 9篇眼科
  • 8篇医学综述
  • 7篇眼外伤职业眼...
  • 5篇国际眼科纵览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3篇2024
  • 13篇2023
  • 13篇2022
  • 12篇2021
  • 19篇2020
  • 13篇2019
  • 26篇2018
  • 27篇2017
  • 19篇2016
  • 20篇2015
  • 29篇2014
  • 29篇2013
  • 36篇2012
  • 30篇2011
  • 41篇2010
  • 61篇2009
  • 25篇2008
  • 47篇2007
  • 63篇2006
  • 52篇2005
6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
2006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23例(23眼)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术前7 d 即开始口服强的松,采用标准平坦部三切口玻璃体切割及眼内填充(C_3F_8或硅油),酌情联合巩膜扣带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中新发现裂孔5个(21.74%);术后6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20眼(86.96%),部分复位2眼(8.70%),未复位1眼(4.35%);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0.1以上为5眼(21.74%);术后并发症较少,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 tinopathy,PVR)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对眼内增殖明显,视网膜裂孔位于大范围脉络膜脱离区或术前未发现裂孔的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是可以优先考虑的术式。
赵晓辉邢怡桥陈樱
关键词: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
眼科病房在青年医生培训中的重要性
为培养眼科青年医师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可通过对其进行临床培训、医患沟通能力培训,让其参与教学查房、病房小讲课、给患者讲课,鼓励其参加科研会议,为其提供便利的学习场所等全面促进其知识及能力的提升.病房作为眼科青年医师最早的课...
周芸芸陈樱邢怡桥
改良的睫状体缝合术治疗睫状体断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的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睫状体断离15例15眼在直视下行改良的睫状体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男11例11眼,女4例4眼,年龄范围:7-67岁,病程:2-71d。术前均行前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确诊。术后1、2周及1、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术前前房浅者15眼,术前眼压为(6.73±1.75)(4-9)mmHg(1mmHg=0.133 3kPa)。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为0.74±0.25。术后15例15眼睫状体断离口均愈合,前房深度在术后1周内恢复正常,术后第1周内眼压出现一过性升高(〉25mmHg)者2眼。术后2周眼压均恢复正常,术后6月眼压为(13.93±2.68)mmHg,BCVA为0.18±0.16,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术前眼压、病程长短及离断范围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改良的睫状体缝合术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睫状体断离的确实有效方法。
张啸贺涛程谷萌邢怡桥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低眼压
高度近视圆顶黄斑的形态学研究
2018年
目的:通过光相干断层扫描影像(OCT)研究高度近视圆顶黄斑的形态学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47名诊断为高度近视的患者(高度近视圆顶黄斑组27只眼;高度近视未伴圆顶黄斑组45只眼)行OCT、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等检查,测量中央脉络膜厚度、黄斑中心凹鼻、颞侧2mm处脉络膜厚度等数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近视圆顶黄斑组与高度近视未伴圆顶黄斑组比较,最佳矫正视力提高(P=0.022);中央脉络膜厚度相对增加(P=0.041);高度近视圆顶黄斑组中,中央脉络膜厚度与黄斑中心凹鼻、颞侧2mm处脉络膜厚度比较,厚度相对增加(P=0.001、0.001)。结论:高度近视圆顶黄斑患者比高度近视未伴圆顶黄斑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相对提高,中央脉络膜厚度相对增厚;高度近视圆顶黄斑患者中央脉络膜厚度高于黄斑周边区域的脉络膜厚度。
花蒂豪徐奕爽邢怡桥
关键词:高度近视最佳矫正视力
氩激光光凝在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氩激光光凝在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46例(146眼)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先采用氩激光光凝的方法"筑堤",限制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然后在硅油填充3-4个月后行硅油取出术,术中用笛针吸出视网膜下液,复位视网膜后,以氩激光光凝脱离区视网膜。使用的氩激光参数为:激光能量120-150mW,曝光时间0.1s,光斑直径300-500μm,一般光凝3-4排。结果:所有病例中,氩激光光凝治疗后只有12眼视网膜脱离区扩大越过光凝堤坝需行硅油置换术。其余134眼均于硅油填充3-4月后行硅油取出术,并复位脱离区视网膜。硅油取出术后24眼复发视网膜脱离,大多数患者视力提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如眼底增殖性病变不严重时,可先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稳定视网膜脱离范围,以便早期取出眼内硅油,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
郑红梅梅海峰邢怡桥
关键词:氩激光硅油视网膜脱离
炎症性肠病的眼部表现及治疗
2020年
炎症性肠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胃肠道疾病,但也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和系统,其中眼部表现是第三常见的肠外表现,主要涉及巩膜、葡萄膜、视神经及眼眶等病变,以及继发于炎症性肠病的眼部表现或治疗的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或角膜病变等。治疗通常使用局部皮质类固醇或非甾体类药物控制炎症,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全身使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炎症性肠病中的眼部表现是非特异性的,可以在肠道受累之前、同时或之后发生,临床医生可能有时无法意识到它们的相关性,及早发现并进行适当的干预对于眼部病情的进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国内外文献中出现的关于炎症性肠病眼部表现及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曾思雨杜磊邢怡桥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眼部表现
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婴幼儿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儿的视力、眼球,甚至生命。RB起源于视网膜胚胎发育阶段,其发生和发展与人类第1个分离克隆的抑癌基因RB1密切相关。RB12个等位基因的失活是RB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RB相关基因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发现,RB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存在RB1基因突变外,还存在许多染色体层面的改变,癌基因MYCN、鼠双微体4(MDM4,又称MDMX)、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4(K1F14)、DEK、毖丹,以及抑癌基因钙粘连素11(CDH11)等也在RB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驱动作用。现就RB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DNA分子水平认识RB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基因治疗RB以及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余天陈长征邢怡桥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RB1MYCN基因
色素失禁症合并单眼视网膜病变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儿女,10个月。因右眼瞳孔区发白,1个月了:2011年3月来我院就诊。
郁想想陈长征郑红梅叶美红徐永红周炼红邢怡桥
关键词:病例报告
多焦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老视眼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多焦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老视眼术后随访6个月的视觉质量。方法有老视症状者42例84眼,应用模拟调节角膜(PAC)软件计算激光切削形态后进行角膜中央视远周边渐进性视近的多焦点切削,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检测,指标为裸眼远近视力、对比敏感度(CS)、球差(C12)、垂直慧差(C7)、水平慧差(C8)及斯特列尔比(SR)等。结果术后6个月42例(100%)患者远视力达到0.8及以上,30例(71%)患者近视力达到0.5及以上。双眼各空间频率CS与术前比较,仅在1.5cpd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所有眼的C12减小,C7和C8增加,SR值与术前比较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8例(91%)患者比较满意或特别满意,7例(17%)主诉有眩光、幻影、星爆等症状,术后6个月不适症状比例为7%。结论多焦点LASIK矫治老视有效性高,并发症少,但同时应重视其造成的视觉质量的下降。
张少维邢怡桥王晓雄张宁万金方
关键词:老视视觉质量
巩膜外加压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巩膜外加压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在我院就诊的42例患者,共42只眼,行巩膜外加压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手术后随诊1~12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2只眼中31只眼(73.8%)治愈,7只眼(16.7%)好转,4只眼(9.5%)未愈。发生大于两个象限的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在治愈的31只眼中,其中2只眼发生高眼压,通过降眼压处理恢复正常,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巩膜外加压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等特点,可作为治疗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首选方法。
明媚杨安怀邢怡桥梅海峰肖璇李文亮
关键词:巩膜外加压术玻璃体腔注气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共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