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智勇

作品数:59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肿瘤
  • 18篇显像
  • 18篇腺癌
  • 14篇甲状腺
  • 10篇细胞
  • 10篇甲状腺癌
  • 9篇血清
  • 9篇肺癌
  • 9篇分化
  • 9篇分化型
  • 9篇分化型甲状腺
  • 8篇分化型甲状腺...
  • 7篇恶性
  • 6篇化疗
  • 5篇蛋白
  • 5篇乳腺
  • 5篇术后
  • 5篇结节
  • 5篇放射性
  • 5篇辅助化疗

机构

  • 42篇云南省肿瘤医...
  • 26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昆明市儿童医...
  • 3篇云南省肿瘤医...
  • 3篇深圳市新产业...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云南省第一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58篇邓智勇
  • 32篇刘超
  • 16篇贾莉
  • 14篇刘鹏杰
  • 9篇王永斌
  • 9篇吕娟
  • 8篇冯志平
  • 7篇杨传周
  • 5篇朱家伦
  • 5篇李高峰
  • 5篇周友俊
  • 5篇陈富坤
  • 5篇吕娟
  • 5篇陈婷
  • 5篇陈婷
  • 4篇向旭东
  • 4篇黄燕妮
  • 3篇宋元华
  • 3篇马世兴
  • 3篇陆建梅

传媒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国际放射医学...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否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5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A组)和7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B组)的患者,用免疫组化对其肿瘤组织及转移性的淋巴结进行BRAF^(V600E)基因突变蛋白检测并通过统计学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A组总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69. 1%)、右侧PTMC(78. 3%)、双侧PTMC的突变率(83. 3%)要分别高于B组(37. 1%、26. 7%、42. 9%)(P值均<0. 05),但强阳性率(23. 6%)和左侧PTMC的突变率(50. 0%)与B组(11. 4%、46. 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 0. 05)。A组组内淋巴结转移灶BRAF^(V600E)基因突变率无论PTMC在左侧(72. 2%)、右侧(92. 0%)或双侧(91. 7%)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30. 9%)上与原发灶(50. 0%、78. 3%、83. 3%、23. 6%)均无差异(P> 0. 05),但总的突变率,前者(85. 5%)要高于后者(69. 1%)(P <0. 05)。结论:BRAF^(V600E)突变是导致PTMC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或术后通过各种方法测得的BRAF^(V600E)突变阳性预示着淋巴结转移的高风险。
刘鹏杰唐铭邓智勇张世文冯志平陈富坤吕娟刘超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突变
肺癌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肺癌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已居全球恶性肿瘤之首。目前主要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但临床治疗失败率很高,主要原因是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因此,逆转耐药已经成为治疗肺癌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对肺癌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超邓智勇
关键词:肺癌多药耐药性逆转策略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术前新辅助化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随着新辅助化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疗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无创、及时、准确、有效的评价化疗疗效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同时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因子的研究也在迅速开展。现将各种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刘超邓智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
甲状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是肿瘤微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TAM主要为M2表型,与多种肿瘤的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从TAM在甲状腺癌中的募集、分化、发生发展、临床意义和靶向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方法检索Medline及CNKI期刊全文检索系统,以"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甲状腺癌"等为关键词,检索2008-12—2018-01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47条,中文文献51条。纳入标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甲状腺癌的相关科学研究。剔除标准:(1)研究机制阐述模糊;(2)研究年代久远;(3)重复性文献。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总共46篇。结果甲状腺癌通过释放许多趋化因子/细胞因子来募集并活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越差,分期越晚,其组织中浸润的TAM越多。TAM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甲状腺癌的生长及淋巴结转移。此外,TAM还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区分甲状腺癌良恶性结节。TAM的靶向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结论TAM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TAM可以作为甲状腺癌诊断、预后的评估指标和治疗的新靶点。期待更多靶向TAM的治疗,以丰富甲状腺癌的治疗手段。
侯飞李浩宇邓智勇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活化甲状腺癌肿瘤转移靶向治疗
^(99m)Tc-MIBI显像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99mTc-MIBI显像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ABC)患者化疗前行99m Tc-MIBI显像,计算早期摄取比值(EUR)、晚期摄取比值(DUR)及清除率[WR=(EURDUR)/EUR×100%]。按照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对化疗有效组及化疗无效组WR、EUR、DUR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在WR、EUR、DU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MIBI乳腺肿瘤显像中摄取与清除率WR在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99mTc-MIBI摄取越高,清除率越低,疗效越好,可有效预测LABC患者术前NCT疗效。
贾莉邹天宁夏正武邓智勇刘鹏杰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参皂苷Rg3抗癌的药理作用得到了广泛研究,且很多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参皂苷Rg3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及发展的多个环节,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等特点。人参皂苷Rg3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
邓智勇王熙才
吸氧后^(99m)Tc-MIBISPECT显像对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吸氧后99m Tc-MIBI SPECT显像对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CT发现肺部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受检者于注射99mTc-MIBI前10 min开始经面罩高流量吸氧,于注射后20 min、150 min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断层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并根据最终病理诊断结果,判定该显像方法对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20例肺部恶性肿瘤,12例肺部良性肿瘤,99m Tc-MIBI SPECT显像对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0.0%、特异性75.0%、准确性84.3%.肺部恶性肿瘤早期摄取比值(EUR)为(2.94±1.98),95%CI:1.79%~3.43%.肺部良性肿瘤为(1.41±0.71),95%CI:1.19%~1.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37).肺部恶性肿瘤延迟摄取比值(DUR)为(2.97±1.91),95%CI:1.98%~3.53%,肺部良性肿瘤为(1.57±0.81),95%CI:1.18%~2.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16).半定量ROC分析显示:以早期摄取比值≥1.55为界值.对应灵敏度90.0%,特异性75.0%.以延迟摄取比值≥1.60为界值,灵敏度90.0%,特异性75.0%.结论吸氧后99m Tc-MIBI SPECT显像对肺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邓智勇李高峰向旭东贾莉刘超陈婷周友俊
关键词:吸氧发射型计算机
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患有放射性皮炎的鼻咽癌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紫溶液、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外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康复新液浸透纱布后,敷于患处,每日3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皮炎分级和皮炎面积,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6%)与对照组(9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均未见RTOGⅣ级皮炎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RTOG 0~Ⅲ级皮炎患者的比例、皮炎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TOG皮炎分级情况显著改善,且0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级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RTOG 0~Ⅲ级皮炎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两组患者的皮炎面积均显著缩小,治疗后第4周显著小于治疗后第2周,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用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可有效缓解皮炎症状,缩小皮炎面积,且安全性较高。
冯志平宋元华邓智勇夏耀雄刘超陈富坤杨传周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皮炎康复新液临床疗效安全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TRIM1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14(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14,TRIM14)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TRIM14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92例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组织标本以及5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入组标本中TRIM14表达水平,并分析TRIM1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TC组织中TRIM14表达阳性率为88.04%,甲状腺良性结节中TRIM14表达阳性率为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IM14表达与PTC患者T分期及肿瘤危险度分层相关(P<0.05)。结论:TRIM14高表达于PTC组织中,有望成为新的PTC肿瘤标志物。TRIM14的表达与PTC患者T分期及危险度分层相关,提示TRIM14可能影响PTC发生发展。
杨志贤吕娟侯飞李浩宇刘超邓智勇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化
^(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99mTc-MIBI SPECT与CT融合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SPN患者行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并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判定该显像方法对SPN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39例SPN患者中13例为恶性SPN,26例良性SPN.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2.31%(12/13),特异性88.46%(23/26),准确性89.74%(35/39),阳性预测值80%(12/15),阴性预测值95.83%(23/2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99mTc-MIBI早期摄取比值(EUR)≥1.474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以99mTc-MIBI延迟摄取比值(DUR)≥1.38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结论 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对SPN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周友俊邓智勇刘长江李高峰向旭东贾莉刘超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孤立性肺结节肺肿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