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秀峰

作品数:19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卒中
  • 7篇缺血
  • 7篇急性
  • 6篇血性
  • 6篇预后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病因
  • 3篇病因学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压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预后不良
  • 2篇远期
  • 2篇远期预后
  • 2篇早期复发
  • 2篇人尿

机构

  • 16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山医院

作者

  • 18篇辛秀峰
  • 15篇徐安定
  • 8篇杨万勇
  • 7篇黄立安
  • 7篇付耀高
  • 6篇谭泽锋
  • 6篇张玉生
  • 2篇王彤歌
  • 2篇王建民
  • 2篇李牧
  • 2篇赵颖
  • 2篇董大伟
  • 2篇费建林
  • 2篇史长征
  • 1篇毕伟
  • 1篇郭黎
  • 1篇唐敬敬
  • 1篇唐勇进
  • 1篇徐浩
  • 1篇谭泽峰

传媒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临床荟萃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  评估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为基于本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对2006年~2016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发病7天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筛选后登记病人资料,比较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
辛秀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抗血小板药物临床疗效
重症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ODS)包含了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及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xtrapontine myelinolysis,EPM)[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ODS得以更多地在患者生前确诊。国内报告的ODS多数与慢性低钠血症过快纠正相关[2],但是,低钠血症散在临床各个科室,非神经科医生对ODS认识不足,容易发生医源性ODS或延误诊断,本文报告2例并结合文献回顾分析。
陈鲁鲁辛秀峰费建林徐安定毕伟郭黎
关键词:髓鞘溶解低钠血症
缺血性脑卒中NEW-TOAST病因学分型及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依据NEW-TOAST及TOAST分型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构成比分析,了解NEW-TOAST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连续入组。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NEW-TOAST、TOAST标准进行分型,随访患者1年后的复合终点事件,并做一致性检验。结果:共纳入296例患者,按照NEW-TOAST分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AT)为39.86%;心源性脑栓塞型(CE)为6.42%;小动脉型(SAD)为26.35%;其他原因型(SOD)为1.35%;不明原因型(SUD)为26.01%。TOAST分型中有37例在新分型中转为其他亚型。新分型Kappa=0.81,显示为高度一致。1年随访期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45例,其中AT型为20.56%;CE型为44.44%;SAD型为8.45%;SUD型为12.68%。经卡方检验,CE型的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以NEW-TOAST分型中AT型所占比例最高,该分型的一致性好,可信度高,可以做为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的依据,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王建民辛秀峰徐安定史长征李牧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特征及远期预后被引量:38
2013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SCI)发病机制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连续病例登记研究数据库的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Org 10172急性卒中治疗试验(new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NEW-TOAST)分型入选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患者,总结其发病机制分布特征,随访1年复合终点事件,并分析其远期预后及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患者118例,随访率90.68%。单一发病机制中,动脉粥样硬化穿支闭塞占31.36%,动脉-动脉(artery-artery,A-A)栓塞占25.42%,低血流动力学/微栓子清除障碍占1.70%;综合单一或混合机制,A-A栓塞占61.02%,穿支闭塞占55.93%。混合机制者1年血管性死亡风险高达25%,而单一机制未出现血管性死亡病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史影响1年远期预后,OR(95%CI)为7.469(1.54,36.22),P=0.013。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单一发病机制中,穿支闭塞最常见,其次是A-A栓塞,低血流动力学/微栓子清除障碍最少;混合机制使患者1年血管性死亡风险增高。同时,卒中/TIA史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董大伟袁定新王建民辛秀峰黄立安徐安定
关键词:脑梗死发病机制远期预后
关键医疗质量指标监控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医疗质量的作用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观察通过关键医疗质量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监控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参照卫生部脑梗死单病种质控要求和美国"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GWTG)卒中项目制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KPI,从2010年3月开始对本中心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控。以本中心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卒中资料库的数据作为历史对照,并将缺血性卒中的KPI与美国及台湾GWTG卒中项目的研究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565名。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数据对比,实施KPI监控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 h内到院溶栓率从28.6%提高到50.0%(P=0.009),发病后3.5 h内到院患者的溶栓率从31.6%提高到36.2%(P=0.703);在深静脉血栓预防、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吞咽困难筛查、卒中健康教育、康复评价及干预方面有明显改善(各P<0.01)。缺血性卒中整体指标与美国GWTG卒中项目2009年数据部分指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台湾数据相比有明显优势。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两方面有明显改进(P<0.05),其余各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实施KPI的监控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医疗质量,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赵颖辛秀峰徐安定付耀高黄立安王彤歌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亚急性期脑梗死的PET/MRI研究
目的 探讨FDG PET/MRI 显像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起病3 周内的亚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例(45-78岁,中位数67岁),女2例,男5例,运用PET/CT 和PET/MRI 多模式显像系统...
凌雪英唐勇进黄立安张玉生史长征谭泽峰辛秀峰黄力徐浩
2008年最新高血压研究带给卒中预防和治疗的启示被引量:1
2008年
2008年注定会成为高血压临床研究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年份:3项卒中急性期血压干预的预研究以及5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高血压临床研究结果陆续发表。本文就这些研究结果带给卒中预防和治疗的启示介绍如下。
徐安定辛秀峰
关键词:高血压卒中MEDLARS
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侧枝循环的影响☆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HUK)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其对侧枝循环代偿的影响,并初步观察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开放研究。起病72 h内的轻到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10;采取非随机对照方法入组。HUK组剂量为0.15 PANU/d,慢速静脉点滴,共7 d。各组拟定入组30例。比较治疗前后颅内血流速度、血清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水平。结果共收集64例,两组各32例。两组基线特征一致。首次HUK治疗后即刻出现侧支循环改善34.4%,责任血管血流改善21.9%,未发现血流速度减慢者。HUK治疗7 d后侧枝循环代偿改善降至18.8%,供血动脉的血流改善保持不变。7 d后两组的侧枝循环代偿和责任血管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无差异。HUK治疗7 d后有效率优于对照组(78.1%对50%,P=0.04)。HUK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两组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差异。HUK治疗对血浆NO和PGI2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HUK治疗后能立即增加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侧枝循环代偿并不导致盗血现象,可能是导致其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更好的机制。
辛秀峰杨万勇谭泽锋徐安定付耀高王彤歌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人尿激肽原酶侧枝循环一氧化氮前列环素
缺血性脑卒中NEW-TOAST病因学分型及远期预后
徐安定王建民辛秀峰杨万勇付耀高费建林
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侧枝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human urinary kallidinogenase,HUK)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其对侧枝循环代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
辛秀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人尿激肽原酶侧枝循环一氧化氮前列环素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