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更多>>
- 3D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学习曲线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10月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10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2组(第一阶段35例 vs.第二阶段65例),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手术期指标包括平均累计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力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等计数指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及ASA评分方面均具有可比性。第一阶段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30.8±50.6)min,显著高于第二阶段手术患者的(174.5±30.9)min(P<0.05);两组患者在预估出血量方面,中位预估出血量分别为200 ml和100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第一阶段患者手术时间曲线呈现明显上坡趋势,而第二阶段患者手术时间曲线呈现下坡趋势。两组患者在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3D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大致为35例,手术者及团队能顺利跨过学习曲线,进行成熟的3D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 沈晓菲刘颂夏雪峰康星宋鹏王峰王萌赵阳杜峻峰陆晓峰管文贤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全胃切除
- 自噬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2023年
- 最新脓毒症定义为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自噬作为各类物种间相对保守的调控细胞状态的重要形式,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以吞噬外来病原体、损伤的细胞器以及降解失活的蛋白质形式来维持细胞的内部稳态和缓解脓毒症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免疫细胞功能障碍被认为是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特定的治疗方法。有证据表明利用多种药物激活自噬可以有效缓解脓毒症、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调控自噬机制可能是逆转脓毒症患者免疫抑制状态的治疗新策略。
- 钟文涛赵阳沈晓菲杜峻峰
- 关键词:脓毒症自噬免疫抑制靶向治疗
- 脂多糖促进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探讨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处理对于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实验分为3组:LPS组(腹腔注射LPS100μg/只)、缺血再灌注(I/R)组(肠系膜上动脉夹闭30min后恢复血供)以及LPS+I/R组(肠系膜上动脉夹闭30min后恢复血供,并立即给予腹腔注射LPS100μg/只),于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获取全小肠,留取病理组织,并分离黏膜固有层细胞,提取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LPS组比较,I/R+LPS组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各主要细胞炎性因子呈现提前上调表达趋势,病理结果证实再灌注后48h,I/R+LPS组较之I/R组和LPS组小肠损伤显著加重。再灌注后48h结果显示,与I/R组比较,LPS组IL-17A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6.20±0.32)与(5.79±0.30),t=3.117,P>0.05];而LPS+I/R组与其余两组相比,IL-17A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14.22±0.5)与(6.20±0.32),t=59.047,P<0.05],[(14.22±0.5)与(5.79±0.30),t=134.754,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肠缺血后外源性LPS可加速并加重再灌注损伤,这可能与IL-17A表达上调,促进相关免疫细胞浸润有关。
- 沈晓菲赵阳陈辉赵勇杜峻峰管文贤
- 关键词:脂多糖类小肠再灌注损伤白细胞介素17
- 三级淋巴结构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21年
- 肠道作为全身免疫细胞富集的重要器官,肠道免疫微环境改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了解结直肠癌进程中肠道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是未来探索结直肠癌新型治疗策略的基础。三级淋巴结构(TLS)是近年发现的存在于结直肠癌周围的免疫细胞聚集结构,与次级淋巴器官(SLO)具有类似的表型和功能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三级淋巴结构与疾病进程、病人预后及辅助治疗疗效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 王乾宇赵阳沈晓菲杜峻峰
-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
- 1型固有淋巴细胞对肠源性浓毒症免疫抑制的预测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1型固有淋巴细胞(LCI)对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20例因结肠穿孔所致肠源性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入院24h内收集其外周血,根据是否伴有免疫抑制分为两组(不伴有免疫抑制组10例和伴有免疫抑制组10例)。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变量资料例如年龄、BMI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各类固有淋巴细胞比例等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检验用以比较患者性别构成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及BMI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有免疫抑制的肠源性脓毒症患者,其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不伴有免疫抑制的脓毒症患者[(1.6±0.4)vs.(0.6±0.3),P<0.01];ILC1占所有固有淋巴细胞的比例,在伴有免疫抑制的肠源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显著上调[(27.3±6.3)vs.(45.4±6.7),P<0.0001]。通过构建ROC曲线,发现当ILC1占所有固有淋巴细胞比例>32.5%时,其对预测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90.9%)和特异性(81.8%)。结论检测所有固有淋巴细胞中1型固有淋巴细胞占比能够较好的预测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 沈晓菲刘颂王行舟曹科毛永欢蔡大明夏雪峰赵阳陆晓峰杜峻峰管文贤
- 关键词:腹腔内感染脓毒症
- 脂多糖促进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探讨
-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处理对于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实验分为3组:LPS组(腹腔注射LPS 100μg/只)、缺血再灌注(I/R)组(肠系膜上动脉夹闭30 min后恢复血供)以及LP...
- 沈晓菲赵阳陈辉赵勇杜峻峰管文贤丁义涛
- Smad3对中性粒细胞分化及功能极化的调控作用
- 研究背景:中性粒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缺陷是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病产生和恶化的原因.目前人们认识到它不仅作为效应细胞抗击病原菌入侵,而且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因此研究中性粒细胞分化和功能极化的调控有重要临床指...
- 吴婷婷赵阳赵勇
- 关键词:SMAD3中性粒细胞发育分化
- 单核-巨噬细胞起源及发育分化的特征与分子调控被引量:13
- 2014年
- 自从1982年Mechnikoff第一次命名了巨噬细胞,有关巨噬细胞起源、发育和分化的研究讨论一直持续不断.早在1924年,Aschoff提出了关于网状内皮系统的概念,并包括和网状细胞、网状内皮组织一起作为此系统成员的巨噬细胞.相比较此理论而言,Langevoort等提出了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并支持所有巨噬细胞,包括在炎症位点和正常稳定状态下定居在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均是由单核细胞衍生而来[1].基于此观点,巨噬细胞被认为是MPS系统中寿命短、不分裂的终末细胞[2].本综述将主要讨论巨噬细胞的起源、发育、分化、成熟及相关调控信号.
- 赵阳赵勇
- 关键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巨噬细胞发育分化分子调控细胞起源网状内皮系统
- Smad3对中性粒细胞分化及功能极化的调控作用
- 研究背景:中性粒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缺陷是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病产生和恶化的原因。目前人们认识到它不仅作为效应细胞抗击病原菌入侵,而且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因此研究中性粒细胞分化和功能极化的调控有重要临床指...
- 吴婷婷赵阳赵勇
- 关键词:SMAD3中性粒细胞发育分化
- 文献传递
-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族及其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当病原体感染时,机体天然免疫系统依赖于不同受体分子介导的免疫反应。天然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程度可能是通过细胞多种激活和抑制性受体分子介导的信号通路来整合调控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免疫反应中作为抗原受体、共刺激蛋白、黏附分子、免疫调节分子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组被称作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eukocyteimmunoglobulin(Ig)-likereceptors,LILRs]或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ILTs)的分子家族既参与先天性免疫,
- 赵阳孙晨鸣赵勇
- 关键词: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家族免疫相关疾病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天然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