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财胜

作品数:58 被引量:1,187H指数:21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0篇矿床
  • 27篇成矿
  • 20篇地质
  • 11篇金矿
  • 10篇地球化
  • 10篇地球化学
  • 9篇找矿
  • 8篇锆石
  • 8篇流体
  • 8篇金属矿
  • 8篇金属矿床
  • 7篇多金属
  • 7篇多金属矿
  • 7篇多金属矿床
  • 7篇同位素
  • 7篇钼矿
  • 7篇金矿床
  • 7篇成矿作用
  • 6篇地质意义
  • 6篇动力学背景

机构

  • 3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7篇中国地质调查...
  • 2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4篇国土资源部
  • 14篇吉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北京矿产地质...
  • 2篇宁夏国土资源...
  • 2篇山东恒邦冶炼...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地质调...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作者

  • 58篇赵财胜
  • 21篇毛景文
  • 15篇谢桂青
  • 14篇杨富全
  • 10篇孙丰月
  • 8篇赵海杰
  • 8篇代军治
  • 6篇郑伟
  • 5篇叶会寿
  • 5篇李碧乐
  • 5篇李瑞玲
  • 5篇吕志成
  • 4篇武广
  • 4篇侯可军
  • 4篇丁清峰
  • 3篇李永胜
  • 3篇潘彤
  • 3篇陈莉
  • 3篇李蒙文
  • 3篇王义天

传媒

  • 19篇矿床地质
  • 8篇岩石学报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地质学报
  • 2篇世界地质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地质与资源
  • 2篇地质通报
  • 1篇黄金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国土资源情报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第十届全国矿...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勘探线剖面三维坐标与剖面图二维坐标转换计算方法被引量:12
2005年
探讨了地质勘探线剖面三维坐标与剖面图二维坐标相互转换方法及其实现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实例进行了验证。主要作法是,根据剖面图的特性选择勘探线剖面地表迹线与勘探基线所在垂直面的交点为转换计算基准点(B),以勘探线剖面内过基准点(B)的水平直线(L)为旋转轴,将勘探线剖面旋转至水平位置;再以基准点(B)为旋转点,将勘探线剖面在水平面内旋转至水平直线(L)成东西向,建立剖面内空间要素旋转前后的关系式,实现三维坐标向二维坐标转换。按相反的操作过程,已知转换后剖面图上点的二维坐标,可以计算出剖面上对应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实现二维坐标向三维坐标转换。
李蒙文赵财胜郑榕芬陈莉
华北地台北缘燕辽钼(铜)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动力学背景被引量:133
2006年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岩体之中或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以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铜)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与太古代结晶基底有关的花岗岩;钼矿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质花岗岩有关,而与铜矿成因有关的花岗岩酸碱度相对较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燕辽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2个时期,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和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
代军治毛景文杨富全叶会寿赵财胜谢桂青张长青
关键词:成矿动力学背景
苏拉威西埃达克岩、类埃达克岩分布与特征被引量:11
2009年
在东南亚一带的地质研究工作中,查阅了近10多年来地质文献上发表的有关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弧的岩石化学数据,查出符合埃达克岩条件的中、酸性岩岩石样品25个。样品分布于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北西苏拉威西和北苏拉威西,构成巽他古大陆边缘新生代埃达克岩分布带。埃达克岩岩石类型分别属于岛弧拉斑系列、钙碱性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以重稀土元素Y、Yb含量低和高Sr值为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有明显的Th,Sr峰。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富集。本区埃达克岩和埃达克质岩可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岛弧拉斑/钙碱性系列,见于大洋岛弧和陆缘火山弧,其REE配分模式属于大洋岛弧型(O型);另一种产于大陆板块内部,与陆-陆碰撞和后碰撞构造环境有成因联系,属于大陆型(C型)埃达克岩。
朱章显赵财胜杨振强
关键词:埃达克岩
鄂东南地区矽卡岩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模式讨论
<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Cu、Au和Fe成矿带。鄂东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西段,是重要的矽卡岩铁铜矿的大型矿集区,该区矽卡岩铁矿以磁铁矿石为主,具有品位富、组...
谢桂青毛景文李瑞玲赵财胜
关键词:矿床模式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新疆贝勒库都克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9
2007年
贝勒库都克正长花岗岩体位于东准噶尔贝勒库都克富碱花岗岩带中,该带由正长花岗岩、钠铁闪石花岗岩、钠闪石花岗岩体组成。通过对贝勒库都克正长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306±5 Ma的^(206)pb/^(238)U年龄,表明岩体侵位时代为晚石炭世末。结合前人的年龄数据限定了贝勒库都克富碱花岗岩带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307~290 Ma)。岩石地球化学表明,贝勒库都克正长花岗岩具有富硅、碱、REE、Rb、Th、Ce、Nd、Hf元素,贫Ba、Sr、P、Ti、Eu、Nb、Zr元素,富集轻稀土,强负铕异常,(Ga/Al)×10~4=4~4.1,具有A_2型花岗岩特征。贝勒库都克富碱花岗岩的形成是紧随造山运动之后发生,形成于后碰撞阶段的张性构造环境中。
李月臣杨富全赵财胜张岩闫升好代军治徐林刚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定年后碰撞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年代学、氦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8
2006年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位于西南天山西端,受NNE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对绢云母化蚀变岩进行了40Ar/39Ar法年龄测定,表明金主成矿时代为三叠纪。根据黄铁矿流体包裹体氦、氩同位素、石英流体包裹体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讨论了萨瓦亚尔顿金矿成矿流体的来源。结果表明石英流体包裹体中δ18OSMOW变化于14.51‰~24.2‰,CO2的δ13CPDB变化范围较大,为-8.69‰^+4.98‰,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碳来源于地幔和海相碳酸盐岩。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变化较大,为0.04~1.11R/Ra,40Ar/36Ar变化较小,介于301~348。综合分析认为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和地壳流体混合的产物,以地壳流体为主。
杨富全毛景文王义天赵财胜叶会寿陈文
关键词:成矿流体年代学
IGCP-473/486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塔什干召开
2006年
赵财胜杨富全
关键词:国际地质对比计划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造山带成矿作用
西南太平洋区域地质、成矿作用及Punda金铜矿床特征研究
晚新生代以来,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分别向北和北西漂移,并与欧亚板块不断俯冲挤压碰撞.整个加里曼丹岛处于三大板块斜向汇聚作用带内.因此,加里曼丹岛四周被北、东和南的板块边缘、边缘大洋盆地和岛弧系统包围,有些构造...
赵财胜
关键词:金铜矿床成矿规律成矿模型
文献传递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牛苦头矿床和卡而却卡矿床B区花岗质岩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泥盆纪成岩成矿作用的指示被引量:15
2016年
牛苦头矿床和卡而却卡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重要的多金属矿床。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牛苦头矿床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为394.0±1.3Ma,卡而却卡矿床B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406.4±4.2Ma。这些年龄与区内野马泉、乌兰乌珠尔及夏日哈木矿床成矿岩体的形成时代范围基本一致,说明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早、中泥盆世可能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和与之有关的成矿作用。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和已发表的地质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可知,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早、中泥盆世处于后碰撞伸展的构造背景,暗示早、中泥盆世可能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又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期。
姚磊吕志成赵财胜庞振山于晓飞祝新友李永胜刘鹏李顺庭张明超
关键词:泥盆纪成矿作用
新疆西南天山金矿床主要类型、特征及成矿作用被引量:36
2007年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和基本特征。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将西南天山的金矿划分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包括斑岩型)、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金矿床5类,其中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探讨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地球动力学机制。提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和海相碳酸盐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或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混合少量岩浆水。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容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沉积建造水。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和矽卡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二叠纪—三叠纪,形成于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岛弧挤压环境。
杨富全毛景文王义天赵财胜张岩刘亚玲
关键词:地质学金矿床成矿作用地球动力学背景西南天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