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菁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电影
  • 2篇少数民族题材
  • 2篇少数民族题材...
  • 2篇媒体
  • 2篇民族题材
  • 2篇民族题材电影
  • 2篇传统媒体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传播
  • 1篇信息枢纽
  • 1篇叙事
  • 1篇移动媒体
  • 1篇中国报业
  • 1篇诗歌
  • 1篇诗人
  • 1篇十七年时期
  • 1篇思维
  • 1篇题材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形象

机构

  • 5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赵菁
  • 1篇赵丽芳

传媒

  • 1篇新闻战线
  • 1篇传媒观察
  • 1篇今传媒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诗歌中的景观意象与“刺点”探研——以诗人舒洁的诗歌为例
2022年
本文以中国当代诗人舒洁的诗歌为例,在对符号景观、意象、“刺点”理论等内容进行界定后,分别从立象尽意、境生象外、象征交换三个层面分析了诗歌中的景观符号及其表征,并从结构、内容、主旨三个层面讨论了诗歌中的“刺点”是如何在景观中生产和表达意境的。
赵菁
关键词:景观
深度融合营造新闻传播新生态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面对融合发展的多重挑战,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全新要求,传媒行业必须求变思变谋变。2013年以来,传统媒体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推进媒体融合,通过建设基层社区信息枢纽、构建全媒体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营造新闻传播新生态,应对新挑战。
赵丽芳赵菁
关键词:新闻传播媒体融合传统媒体传媒行业信息枢纽
媒介融合下的中国报业转型发展被引量:3
2014年
网络以及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媒体竞争的基本格局。作为传统媒体的报业集团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报业应该加快改革步伐以适应媒介融合的竞争环境。
赵菁
关键词:媒介融合中国报业移动媒体媒体竞争传统媒体竞争环境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花腰新娘》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2022年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集中呈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样貌与文化表征,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在新世纪多元文化杂糅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以“花腰新娘”为代表建构起来的女性形象成了一种隐喻的象征,作为“她者”的少数民族之“底层”,接受时代召唤、迎合视觉消费、浓缩民族文化、书写“族群记忆”、承载多重“凝视”、表达个体意识,在多重文化权力场域的博弈中,在抵抗与“失语”的鲜明对照下,形成了形象塑造与结局反差,并引人深思。
赵菁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
“十七年”时期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共同意识叙事被引量:1
2022年
以“共同意识”作为切入点,采用较为深度的泛文本语境方法,对“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品进行叙事层面的剖析,尝试对其间的话语策略进行归纳,并着重探讨其如何通过影像化、故事化叙述共同历史、共同故事,诠释民族关系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探讨影像与时代话语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个体身份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路径。这一时期有着独特的叙事话语方式,总是倾向于以国家话语统合族群、家庭观念,以家国情感取代个体情感,以阶级认同重构他者阵营、以阶级矛盾替代故事冲突从而实现国家意识形态融入民族题材的书写;其间旖旎多姿的少数民族地域风光再现、与汉杂糅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再造、敢于斗争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塑造,又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民族话语对国家话语兼容之下的“黄金年代”,并成为时代符号而深深嵌入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当中;还多采用黑暗与光明的象征、身体与疾病的隐喻、身份与认同的建构等方式进行共同文化的叙事。经由国家话语的规训、民族话语的兼容以及“国族、家国同构”的话语体系,如何建构关于新中国的文化想象与共同体想象,塑造出一个通过异域空间、民族风情、人物形象等景观展示出来的“共和国”,将各民族同胞通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凝聚在一起,通过“讲述过去”“讲述当下”,进而“塑造未来”,从而印证“意识形态工具是‘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这一结论。
赵菁许媛萍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话语策略国家认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