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胜

作品数:14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耐药
  • 7篇单胞菌
  • 6篇铜绿
  • 6篇铜绿假单胞
  • 6篇铜绿假单胞菌
  • 6篇假单胞菌
  • 5篇基因
  • 4篇分离株
  • 3篇药敏
  • 3篇重症
  • 3篇重症监护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耐药性
  • 3篇基因研究
  • 3篇监护
  • 3篇监护病房
  • 3篇病房
  • 2篇药敏分析
  • 2篇药物
  • 2篇药性分析

机构

  • 14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4篇赵胜
  • 12篇周惠琴
  • 7篇朱雪明
  • 5篇严茹红
  • 4篇肖燕
  • 3篇王敬华
  • 1篇秦陈浩
  • 1篇金辉
  • 1篇徐博

传媒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腹泻主要病原菌变化趋势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为了解苏州地区夏秋季急性腹泻主要病原菌变化趋势及耐药性 ,对 1997~ 2 0 0 1年 5年间急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了志贺菌外 ,弧菌属细菌也为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及三代头孢均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作用。提示对夏秋季腹泻患者增加弧菌属细菌的鉴定是十分必要的。
周惠琴秦陈浩赵胜
关键词:急性腹泻病原菌耐药性志贺菌
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22株铜绿假单胞菌(Pa)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对22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稀释法检测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本组22株Pa菌庆大霉素耐药15株(68.2%)、阿米卡星耐药3株(13.6%)、奈替米星14株(63.6%)、妥布霉素15株(68.2%),检出aac(3)-阳性14株(63.6%)、aac(6′)-阳性5株(22.7%)、aac(6′)-阳性3株(13.6%)、ant(3″)-阳性1株(4.5%)和ant(2″)-阳性7株(31.8%),aac(3)-为阴性。共有18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81.8%)。结论分离自临床的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出率高,且与耐药表型一致。
徐博朱雪明周惠琴严茹红赵胜王敬华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最低抑菌浓度
铜绿假单胞菌ICU分离株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朱雪明周惠琴赵胜肖燕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重症监护病房
ICU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及菌株聚类分析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了解自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PAE)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的亲缘性。方法对21株PAE,采用PCR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TEM、SHV、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FOX、MOX和oprD2),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和aac(3)-Ⅰ)。结果21株PAE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中TEM阳性21株(100.0%)、SHV阳性2株(9.5%)、GES阳性1株(4.8%)、CARB阳性2株(9.5%)、VIM阳性4株(19.0%),oprD2基因缺失14株(66.7%),其余基因均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中aac(3)-Ⅱ阳性4株(19.0%)、aac(6′)-Ⅰ阳性5株(23.8%)、aac(6′)-Ⅱ阳性2株(9.5%)、ant(3″)-Ⅰ阳性1株(4.8%)和ant(2″)-Ⅰ阳性4株(19.0%),aac(3)-Ⅰ为阴性。结论ICU患者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朱雪明周惠琴金辉赵胜肖燕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重症监护病房
肝硬化患者严重程度和早期诊断血浆生化标志物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严重程度和早期诊断血浆生化标志物水平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生化法测定了113例肝硬化和76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肝酶水平。采用光学法和免疫比浊分析测定了以上两组的生物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ibr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D-二聚体(D-dimer,D-D)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enine,Hcy)]水平,并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评估了早期肝硬化诊断时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水平。结果 113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肝酶水平较之76例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0,001),并随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P>0.05-<0.001)。113例肝硬化患者血浆FIB和PLT水平较之76例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而血浆D-D和Hcy水平显著增高(P均<0.01-<0.001),并随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血浆FIB和PLT水平降低,而血浆D-D和Hcy水平增高。ROC曲线表明:在临界值确定的情况下,D-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其次为PLT和FIB。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FIB和PLT水平明显降低,血浆D-D是早期肝硬化患者诊断的最佳指标,其次为PLT和FIB。
时振华吴伟伟茆亚东赵胜
关键词:肝硬化生物标志物
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周惠琴赵胜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耐药性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对10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0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支原体阳性493例,感染率51.9%。其中单独Uu阳性356例(37.5%),Uu+Mh阳性105例(11.1%),单独Mh阳性32例(3.4%)。男性患Uu感染率22.6%,女性患者Uu感染率4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表明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其他抗菌药物。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是Uu,其次为Uu+Mh合并感染;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可作为目前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经验性用药物。
赵胜朱雪明周惠琴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抗菌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E)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对33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PCR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TEM、SHV、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FOX、MOX和OprD2)。结果33株PAE中TEM阳性33株(100.0%)、SHV阳性2株(6.1%)、GES阳性2株(6.1%)、CARB阳性3株(9.1%)、VIM阳性4株(12.1%),oprD2基因缺失22株(66.7%),其余基因均阴性;2株CARB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BLASTn比对分析为CARB-3型;2株VIM基因为VIM-2型。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oprD2基因缺失率高。
朱雪明周惠琴赵胜严茹红王敬华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类基因
铜绿假单胞菌在重症监护病房分离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了解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对21株铜绿假单胞菌(PAE),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等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本组21株PAE菌中aac(3)-Ⅱ阳性4株(19.0%)、aac(6′)-Ⅰ阳性5株(23.8%)、aac(6′)-Ⅱ阳性2株(9.5%)、ant(3″)-Ⅰ阳性1株(4.8%)和ant(2″)-Ⅰ阳性4株(19.0%),aac(3)-Ⅰ为阴性,共有9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42.8%)。结论分离自ICU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高。
周惠琴赵胜严茹红肖燕朱雪明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耐药性检测被引量:2
2002年
为了解嗜血杆菌在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 ,我们采用含有 5 0mg/L万古霉素的哥伦比亚羊血巧克力琼脂平板分离该细菌 ,用K -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96 0位患者共分离出嗜血杆菌 2 5 2株 ,分离率为2 6 .3%。其中流感嗜血杆菌 (HI) 92株 ;副流感嗜血杆菌 (HPI) 16 0株 ;β -内酰胺酶 (β -Lac)阳性 34株。药敏主要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氧氟沙星产生耐药。随着嗜血杆菌耐药率的不断增高 ,有必要进行该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
赵胜周惠琴
关键词:嗜血杆菌耐药性呼吸道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