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蓉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鳞状细胞癌体内生长的昼夜生物节律特征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体内生长的昼夜生物节律改变特征。方法:32只裸鼠置于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的环境中,将人颊鳞状细胞癌BcaCD885细胞接种于裸鼠颊部,建立颊鳞状细胞癌模型,3周后在24 h内,按灯亮后4、10、16、22 h 4个时间点分别处死8只裸鼠时间以开灯后的小时数为参考(hours after light onset,HALO),即4 HALO、10HALO、16HALO、22HALO。取出肿瘤测量体积,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和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用余弦分析法检验肿瘤体积、肿瘤细胞PI和AI是否具有昼夜节律性,用方差分析各指标在4个时间点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肿瘤体积和肿瘤细胞PI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特征,肿瘤体积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体积的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3.23HALO、15.23HALO,肿瘤细胞PI的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6.60HALO、18.16HALO。肿瘤细胞的AI无昼夜节律性,但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内生长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增殖活性和肿瘤体积具有昼夜节律变化特点,肿瘤体积和细胞AI在昼夜不同时间点差异变化较大。
- 杨凯赵宁波陈丹赵丹唐洪赵春蓉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生物节律增殖凋亡
- 生物钟PER1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昼夜节律变化及与体内肿瘤生长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生物钟PER1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和与肿瘤体内生长的关系。方法 60只裸鼠置于12 h光照和12 h黑暗交替环境中饲养3周后,将人颊鳞癌BcaCD885细胞接种于裸鼠颊部,建立口腔颊鳞癌模型。3周成瘤后,在24 h内按灯亮后4、10、16、22 h(4 HALO、10 HALO、16 HALO、22 HALO)的4个时间点分别处死15只裸鼠,取出肿瘤,称量,常规切片在HE染色下计算各时间点肿瘤的有丝分裂指数(MI);分别用S-P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检测各时间点癌细胞中PER1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别用方差分析和余弦分析检验各指标在4个时间点的差异性和是否具有昼夜节律性。结果颊鳞癌细胞PER1蛋白、PER1 mRNA、肿瘤MI和肿瘤质量在昼夜不同时间点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变化波动具有昼夜节律性特征(P<0.05);肿瘤MI和肿瘤质量与PER1的表达水平呈反比关系,PER1 mRNA表达的峰值与肿瘤MI和质量的谷值均位于活动相的中期,而PER1 mRNA表达的谷值与肿瘤MI和质量的峰值均位于休息相中期。结论口腔鳞癌中PER1的表达、肿瘤MI和质量在昼夜不同时间点的波动具有24 h昼夜节律性规律,PER1在口腔鳞癌中为抑癌基因。
- 赵宁波杨凯陈丹唐洪赵丹赵春蓉
- 关键词:昼夜节律鳞状细胞
- 生物钟Per1基因在人颊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1在口腔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8例口腔颊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颊黏膜组织中Per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探讨。结果:Per1在颊鳞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在癌旁正常颊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25)。Per1在Ⅰ、Ⅱ期颊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Ⅲ、Ⅳ期的表达(P=0.007),在T1、T2期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T3、T4期中的表达(P=0.030),在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P=0.008),Per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均大于0.05)。结论:Per1的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可能占重要作用,为口腔颊鳞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赵春蓉杨凯赵宁波唐洪
- 关键词:鳞状细胞PER1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
- 奥沙利铂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时辰治疗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L-OHP)在昼夜4个不同时间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并分析其昼夜生物节律特征。方法将75只裸鼠置于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的环境中,将人颊鳞状细胞癌BcaCD885细胞注入裸鼠颊部建立口腔颊鳞状细胞癌模型,3周成瘤后随机分为5组(4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15只。4个实验组分别在24 h内的4个不同时间点,即灯亮后4、10、16、22 h(4 HALO、10 HALO、16 HALO、22 HALO)分别静脉注射L-OHP(17 mg.kg-)1,对照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抑瘤率和生存时间)、不良反应(体重、白细胞计数和肛周肿胀)情况,并用余弦分析法检验疗效和不良反应是否具有昼夜节律性。结果在4、16和22 HALO时间注射L-OHP均获得较好的抑瘤率,但只有在16和22 HALO两个时间给药显著延长了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在16和22 HALO时间给药,荷瘤鼠的不良反应显著小于4和10 HALO给药;余弦分析表明不同给药时间对小鼠的生存时间、体重和白细胞计数的改变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特征,其中14.88 HALO注射L-OHP荷瘤鼠的生存时间最长。结论用L-OH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化疗应考虑时间因素,以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赵宁波杨凯唐洪赵春蓉陈丹陈睿
- 关键词:时辰治疗鳞状细胞口腔癌昼夜节律
- 近红外量子点单克隆抗体荧光探针对U14头颈部移植鳞癌的原位可视化成像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近红外荧光量子点(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quantum dots,NIRF-QD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onoclonal antibody,EGFR mAb)荧光探针对U14头颈部移植鳞癌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EGFR mAb偶联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荧光量子点(Quantum dot,QD800)制备近红外量子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荧光靶向探针(QD800-EGFR mAb),将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U14鳞癌细胞和QD800-EGFR mAb共培养,观察QD800-EGFR mAb与U14细胞表达的EGFR结合情况;建立U14头颈部移植鳞癌裸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QD800-EGFRmAb,观察对U14头颈鳞癌活体原位可视化动态成像情况。结果:体外实验证明:QD800-EGFR mAb能与U14细胞表达的EGFR特异性结合;体内活体成像显示:QD800-EGFR mAb静脉注射后能对U14头颈部移植鳞癌进行清楚的原位可视化荧光成像,荧光成像一直持续到24 h,在1~6 h时间段内肿瘤成像最完整和信噪比最高。结论:基于以EGFR为靶点的NIRF-QDs技术对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原位可视化成像和个体化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 赵成杨凯唐洪杨佳赵宁波赵春蓉
- 关键词:头颈鳞状细胞活体成像
- 生物钟Per1基因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生物钟Per1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eal-time RT-PCR检测41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细胞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Per1的表达,并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和...
- 陈睿杨凯赵宁波唐洪赵春蓉
- 关键词:口腔癌鳞状细胞P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