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敏娟

作品数:190 被引量:2,076H指数:2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0篇经济管理
  • 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0篇农户
  • 31篇意愿
  • 30篇生态
  • 24篇农村
  • 24篇农业
  • 22篇流域
  • 20篇河流域
  • 13篇实证
  • 13篇资本
  • 12篇垃圾
  • 10篇支付意愿
  • 10篇社会资本
  • 10篇生活垃圾
  • 10篇污染
  • 10篇耕地
  • 8篇影响因素
  • 8篇生态系统
  • 8篇生态系统服务
  • 7篇调查数据
  • 7篇牧户

机构

  • 17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杨凌职业技术...
  • 1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1篇西安财经大学
  • 5篇海南大学
  • 5篇西北农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安康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187篇赵敏娟
  • 15篇徐涛
  • 14篇史恒通
  • 12篇姚柳杨
  • 9篇李晓平
  • 7篇夏显力
  • 7篇畅倩
  • 6篇乔丹
  • 6篇倪琪
  • 5篇霍学喜
  • 5篇陆迁
  • 5篇朱海波
  • 4篇苏少林
  • 4篇邓悦
  • 3篇石璐璐
  • 3篇赵秋利
  • 3篇谢芒芒
  • 3篇睢党臣
  • 3篇石宝峰
  • 3篇樊辉

传媒

  • 17篇干旱区资源与...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资源科学
  • 6篇农业技术经济
  • 6篇中国人口·资...
  • 6篇中国农村经济
  • 4篇中国农村观察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陕西农业科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软科学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生态经济
  • 3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科技通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13篇2022
  • 23篇2021
  • 11篇2020
  • 22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1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3
  • 2篇2002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被引量:1
1999年
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14 亿左右,据估计到2000 年将超过2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人口特征及模式, 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利与弊, 在此基础上,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了一定的政策分析。
寇全安赵敏娟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家庭核心成员健康状况对农户农业生产性资产投资的影响
2023年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5个省份实地调研的1397份受访者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了家庭核心成员健康状况对农户农业生产性资产投资的影响,比较了这一影响在不同组群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家庭核心成员健康状况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资产投资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家庭核心成员健康状况对农业生产性资产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影响净效应的平均值为0.443,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群组异质性;在作用路径方面,家庭核心成员健康状况通过耕地种植面积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资产投资,家庭核心成员健康状况与农户农业生产性资产投资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
黄毅祥廖芮赵敏娟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的影响:以黑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11
2018年
本文以黑河流域为例,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双栏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黑河流域农户流域生态治理的支付意愿水平为187.48~226.15元/年;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强连接网络对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程度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信任中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显著抑制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程度,特殊信任对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女性相比,户主为男性的农户具有较强的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
史恒通睢党臣吴海霞赵敏娟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户参与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被引量:140
2017年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在该地区先后开展了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整治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对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建设等均起到了良好作用。为全面评价该地区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以野外站不同尺度监测及生态系统关键过程长期研究为基础,利用多种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在地块—小流域—行政区和典型生态工程—典型样区—侵蚀和地貌区等不同尺度上,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土壤侵蚀动态变化、河流径流和输沙量动态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范围明显缩小、水土流失程度显著减轻,区域生态状况向良性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局部地段(如陡坡耕地)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据此,从该地区生态建设的内容、学科建设重点、监督和政策机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该地区生态工程后期建设的方向和对策。
刘国彬上官周平姚文艺杨勤科赵敏娟党小虎郭明航王国梁王兵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草)
信息渠道、学习能力与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基于民勤绿洲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2
2017年
利用甘肃省民勤绿洲调研数据,运用无序多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信息获取渠道、学习能力对农户灌溉技术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具有多样性,且不同信息渠道对不同类型技术选择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社会网络对简单技术采用的边际影响较大,而政府推广对复杂技术采用的边际影响较大;学习能力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具有促进作用。建议拓宽农户基于政府推广和社会网络的信息获取渠道,并针对不同类型节水灌溉技术,结合技术复杂程度和农户学习能力,制定最优的推广方案。
乔丹陆迁徐涛赵敏娟
关键词:信息渠道
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选择偏好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环境关心的双重视角被引量:12
2021年
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选择偏好不仅关系分类治理的持续实现,而且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基于陕西863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选择偏好,进一步考察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选择偏好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具有较强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偏好;社会资本总指数显著提升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选择偏好,制度信任以及人际信任均显著增强其分类偏好,而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对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偏好没有显著影响;环境关心水平越高的农户,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偏好越强;另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进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
贾亚娟赵敏娟
关键词: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选择偏好社会资本环境关心
污染认知、村庄情感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21年
利用陕西省4县的863户的调研数据,基于ABC态度模型,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污染认知、村庄情感以及二者交互项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染认知、村庄情感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村庄情感可以强化污染认知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驱动作用。因此,应加强开展多样化的生活垃圾污染教育活动,营造愉悦、平等、信任与合作的村庄氛围,提高和培育农户污染认知和村庄情感,从而增强农户源头分类的积极性。
刘霁瑶贾亚娟池书瑶赵敏娟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被引量:14
2015年
土地利用变化会引起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以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为基础,应用Con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采用200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西安市各类土地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2001—2011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动较快,且为林地、建设用地和园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的"三增四减"趋势;同时,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从2001年的255.0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261.17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大量其他地类转化为林地;最后,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地类的敏感度都小于1,证明相关结果可信。
钟媛赵敏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重视程度,随经济发展而变化。已有研究显示收入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和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收入弹性度量需求和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反映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文章以黑河流域为例,测算了不同收入阶层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的收入弹性。研究发现: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收入水平提高,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将以更大的比例增加;各收入阶层支付意愿收入弹性不同;其中,中、高收入组收入弹性大于1,低收入组收入弹性小于1,表明不同收入阶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偏好具有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等公共政策时,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对象的偏好纳入政策制订与完善之中。
李晓平史恒通赵敏娟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基于“两田制”实践问题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从博弈论和行为学的视角,地方政府联结了农地变迁两种推动力和在三方参与者中的特殊中枢地位,同时参与了农地产权变迁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区域内农民两种类型的博弈。在我国农地产权变迁出现原地不动和部分产权制度创新难以获得深化的背景下,笔者将地方政府行为纳入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的视野。选取山东平度"两田制"为实证研究对象,从地方政府的行动地位、地方政府行为主体及其行为、行为政府行为目标、地方政府行为手段和地方政府行为结果等5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在农地产权变迁中的行为加以系统分析。最后,为了有效促进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建议充分认识地方政府在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比较优势和重要作用;建立地方政府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实践。
刘卫军赵敏娟
关键词:农地产权制度地方政府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