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钟雄
- 作品数:901 被引量:3,552H指数:28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个芸香科属间嫁接嵌合体的拉丁名称:+Citroponcirus‘Hormish’被引量:2
- 2004年
- 柑桔属(CitrusL.)和枳属(PoncirusRaf.)属间嫁接嵌合体是1986年从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一个专业户果园的芦柑(CitrusreticulataBlanco)嫁接于枳(Poncirustrifoliata(L.)Raf.)的2 a生植株发生冻害后由嫁接口蘖芽产生变异获得的。枝条有单身复叶、二出复叶和三出复叶,一些枝条出现三出复叶枳枝,表现出芦柑和枳的嵌合;幼果密被茸毛,为枳的性状,成熟果实为芦柑形态并具有芦柑风味,产生一部分为枳一部分为芦柑的嵌合果;果实汁胞以橙红色为主,兼有少量淡黄色汁胞和橙黄嵌合汁胞。依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芸香科柑桔属和枳属属间嫁接嵌合体拉丁名称的属名是柑桔属和枳属的属名合并建立的新“属名”,定名为+枳合芦属(+Citroponcirus),栽培品种加词采用这个嫁接嵌合体发现者的人名表示,这个属间嫁接嵌合体的拉丁名称是+Citroponcirus‘Hormish’;以公式表示为Citrusreticulata+Poncirustrifoliata。在施文格(Swingle)柑桔分类系统中,+Citroponcirus‘Hormish’是目前世界上芸香科嫁接嵌合体中唯一的属间嫁接嵌合体。
- 吴洪明林宝明赖钟雄吕柳新林桂芳潘东明杨江帆
- 关键词:芸香科
- 龙眼生长素应答因子基因克隆及其在体胚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法克隆生长素应答因子基因(auxin response fac-tor,即DL-ARF1),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其在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DL-ARF1基因的mRNA全长序列为2 695bp(GenBank登录号GQ923778),包含2 046bp开放阅读框,163bp 5′非编码区(5′UTR),486bp 3′非编码区(3′UTR);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含681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ARF基因相似性达40%~81%。DL-ARF1基因可能属于转录抑制因子,在龙眼体胚的各阶段均有表达,整个变化趋势呈双峰形,在胚性愈伤Ⅱ(Stage 2)中的表达量最高。
- 李惠华赖钟雄苏明华林玉玲
- 关键词: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 浓硫酸与沸水浸泡对厚荚相思种子离体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5年
- 厚荚相思种子是硬实性种子,本试验采用浓硫酸与沸水浸泡处理方法打破其休眠。结果表明,浓硫酸25min+沸水浸泡20min的处理方法最好,萌发率可达95%;浓硫酸与沸水浸泡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对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整齐度均优于单独用浓硫酸处理或沸水浴处理,而异状萌发率、腐烂率也较低。该处理方法对提高其它相思类的种子萌发率有参考价值。
- 林珊珊蔡汉权赖钟雄郭玉琼林庆良吕亚凤
- 关键词:浓硫酸沸水种子浸泡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率离体培养
- 刺葡萄愈伤组织褪黑素生物合成基因SNAT2、COMT3的克隆及其对光质的响应
- 2024年
- 5-羟色胺-N-乙酰基转移酶(serotonin N-acetyltransferase,SNAT)和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植物褪黑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对褪黑素的生物合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克隆获得了VdSNAT2和VdCOMT3,对其生物信息学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光质处理下刺葡萄愈伤组织中褪黑素含量与VdSNAT2和VdCOMT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VdSNAT2和VdCOMT3基因ORF分别为549 bp和1158 bp,分别编码182和38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前者为亲水蛋白,后者为疏水蛋白,亚细胞均定位于叶绿体;蛋白保守基序和进化树分析表明,刺葡萄VdSNAT2和VdCOMT3蛋白与葡萄的SNAT2和COMT3具有相同的保守基序,且两者进化相似、亲缘关系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发现,VdSNAT2和VdCOMT3启动子序列中均有大量光响应等多种生物/非生物响应元件.qRT-PCR分析表明,光质显著影响VdSNAT2和VdCOMT3基因的表达,其中红光对刺葡萄愈伤组织中VdSNAT2和VdCOMT3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与褪黑素含量具有正相关性,同时VdSNAT2和VdCOMT3基因对褪黑素的生物合成调控具有协同作用.本研究表明光质可以影响VdSNAT2和VdCOMT3基因的表达,从而定向调控刺葡萄愈伤组织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图9表1参41)
- 贺丽媛赖恭梯李思雨许恒林俊璇郭奥琳赖钟雄赖呈纯
- 关键词:刺葡萄愈伤组织褪黑素光质
- 3种类型福建野生蕉的离体繁殖研究
- 2014年
- 对3种类型的福建野生蕉进行了离体繁殖研究,以宦溪野生蕉、北峰野生蕉吸芽为材料建立无菌株系;以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其不定芽增殖、薄片出芽以及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3种野生蕉试管苗增殖的基因型差异;最后将所得福建野生蕉试管苗进行生根及移栽研究。结果表明:MS+NAA 0.1 mg/L+6-BA 4 mg/L+Ad 30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不定芽的增殖;MS+NAA 0.2 mg/L+Ad 30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试管苗薄片出芽;MS+6-BA 6 mg/L+Ad30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类原球茎(多芽体)的增殖,MS+NAA 0.2 mg/L+6-BA 4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类原球茎(大芽)的增殖。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不定芽增殖培养基S5也适合福州宦溪野生蕉、福州北峰野生蕉不定芽增殖。培养基S4还可用于福建野生蕉试管苗的生根。三种野生蕉试管苗在0.5∶1∶1的沙土、园土、泥炭土基质中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分别达到97%、95%、90%。
- 刘炜婳赖钟雄
- 关键词:野生蕉离体繁殖类原球茎不定芽
- 香蕉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香蕉水通道蛋白(AQP)基因家族密码子使用特点,为其基因编码规律及功能和分子进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don W、SPSS、Origin等软件分析香蕉AQP基因家族密码子偏好性。[结果]从香蕉基因组中鉴定获得54条香蕉AQP基因,其中包括9条NIPs、21条PIPs、4条SIPs和20条TIPs。香蕉AQP基因家族A、T、C、G出现频率平均值分别为12.0%、15.9%、52.3%和37.4%,平均GC3s含量为75.8%,ENc值在31.0~60.7,平均值为42.9;SIPs、NIPs、PIPs和TIPs分别有2、5、7和6个最优密码子,且多以C结尾,少数以G结尾;ENc和CAI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密码子第3位碱基会影响基因表达能力。[结论]香蕉AQP家族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G和C且以G/C结尾的密码子,PIPs和TIPs密码子偏好性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较大,而NIPs和SIPs受碱基突变的影响较大。
- 屈蒙蒙孙雪丽郝向阳时梦谭秋月刘萍元梁蕾廖斌赖钟雄程春振
- 关键词:香蕉水通道蛋白密码子
- 66份荔枝古树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采用RAPD技术对66份荔枝古树(其中福州市64份,广东开平市2份)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个随机引物共产生232条RAPD带,其中216条为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93.10%,说明66份荔枝古树资源有丰富的多样性。根据扩增条带多态性,利用UPGMA构建了荔枝古树的亲缘关系树状图,遗传距离为0.000~1.000。当D=0.909时,66份荔枝古树资源可以分为3组;当D=0.746时,分为9组;当D=0.578时,可归为18组,同一地方的荔枝古树基本可以划分在一起,但也有个别划分在不同组,亲缘关系较远,表明福州市区荔枝古树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该研究为福州市区荔枝古树特异基因资源的保护与进一步挖掘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焕苓赖钟雄陈义挺林秀莲徐炜林治良
- 关键词:RAPD
-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RM1基因的克隆及其定位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该研究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DRM1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并检测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2,4-D、IAA、KT)处理下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以揭示DlDRM1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1)从龙眼转录组unigene序列筛选获得龙眼结构域重排甲基化酶1基因(命名为DlDRM1)全长序列,并利用RT-PCR法从‘红核子’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克隆获得DlDRM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990493);DlDRM1基因cDNA全长2 574bp,包括494bp的5′UTR,184bp的3′UTR,可编码包含63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lDRM1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其分子式为C_(3104)H_(4839)N_(851)O_(984)S_(28);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龙眼DlDRM1与脐橙DRM相似度最高(76.85%),二者亲缘关系也最为接近。(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DlDRM1在龙眼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果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花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低;DlDRM1基因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且在非胚性愈伤向胚性愈伤转变过程中DlDRM1基因的表达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DlDRM1基因与体胚胚性呈负相关关系,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浓度的IAA和2,4-D能够促进DlDRM1基因的表达,而KT则抑制DlDRM1的表达。(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DlDRM1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
- 白玉陈晓慧谢礼洋吴晓佩林玉玲赖钟雄
- 关键词:龙眼体胚发生基因克隆
- 低温胁迫下荔枝古树花药胚性愈伤组织SOD活性的变化
- 以福州市西禅寺“宋荔”等荔枝古树花药胚性愈伤组织(EC)为试材,研究低温胁迫下荔枝古树EC的SOD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古树“宋荔”X2胚性愈伤组织SOD活性随温度降低呈“M”型变化,分别在20℃、144h和5℃、...
- 许珊珊赖钟雄
- 文献传递
- 三明野生蕉Ran基因克隆及其组织特异性与低温胁迫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明野生蕉Ran基因在低温胁迫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和q RT-PCR克隆Ran基因,并对其在响应低温胁迫和水杨酸处理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得到6条含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Ran基因c DNA序列,编码的蛋白质与其他植物Ran蛋白高度同源,带有GTP水解结构域、Ran GAP结合结构域和酸性尾巴等典型结构域。q PCR分析结果表明,三明野生蕉Ran基因在根、叶片、花序轴、苞片、花、果皮和果肉中均有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低,在叶片、花和果肉中的表达量较高。此外,低温胁迫和水杨酸处理可显著影响三明野生蕉Ran基因的表达。【结论】三明野生蕉Ran基因与细胞分裂、低温胁迫响应和水杨酸信号转导有关。
- 张雅玲方智振赖钟雄
- 关键词:野生蕉低温胁迫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