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娟
- 作品数:64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氯胺酮在大鼠体内的分布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急性中毒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血液和组织样品中加入内标物SKF525A后碱化,醋酸乙酯萃取,GC/MS全扫描定性,内标法、工作曲线法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实验组大鼠以氯胺酮290mg.kg-1灌胃,45min后缺氧处死,取心血、外周血、肝、肺、肾、心肌、大脑,检测其中氯胺酮的含量;对照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各对应检材为空白对照。结果:从大鼠体内各组织中检出高浓度的氯胺酮,血液中检出的氯胺酮含量较低,各组织与血液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1),氯胺酮在大鼠体内的含量分布为:肾>脑>肝>心肌>肺>外周血>心血。结论:氯胺酮广泛分布于大鼠体内组织和血液中,组织脏器中浓度显著高于血液中。
- 贾娟曹洁王玉瑾贠克明
- 关键词:氯胺酮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生物样品中百草枯及其代谢物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建立生物样品中百草枯(paraquat,PQ)及其2种主要代谢物monoquat,paraquatmonopyridone(MP)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应用于百草枯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方法生物样品经乙腈或甲醇沉淀蛋白,使用Agilent HILIC Plus(4.6×100mm,3.5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结果百草枯及其代谢物在1~1000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最低检出限为0.34~6.00ng/mL,检测准确度为91.25%~113.44%,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1%~3.99%和1.92%~4.93%。结论本文建立的LC-MS/MS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可应用于百草枯中毒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 马红娟曹洁王颖贾娟路玉平储晓云傅善林刘耀丛斌尉志文尉志文
- 关键词:法医毒物分析百草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生物样品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血浆中尼美舒利及其代谢物的浓度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人血浆中尼美舒利及其代谢物4-羟基尼美舒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 以非那西汀为内标,用乙腈沉淀蛋白法对人血浆样品进行处理。用Restek Allure PFP Propyl(100.0 mm×2.1 mm, 5μm)液相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和0.1%甲酸-乙腈溶液,流速为0.2 mL^(-1)·min^(-1)。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稳定性和基质效应。结果 血浆中尼美舒利及4-羟基尼美舒利均在10.0~1 00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7 0,最低定量限均为10.0 ng·mL^(-1),绝对回收率均>80%,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1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人血浆中尼美舒利及其代谢物浓度的分析。
- 李宇冯永铭贾娟尉志文贠克明曹洁
- 关键词:尼美舒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血浆
- 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4-FMA含量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大鼠血浆中新精神活性物质4-氟甲基苯丙胺(4-fluoromethamphetamine,4-FM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分析方法,为4-FM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基础。方法大鼠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物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血浆样品中4-FMA在质量浓度5~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3 ng/mL,定量限为5 ng/mL。准确度以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表示,在±5%范围内,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表示]<9%,提取回收率>90%。血浆样品的分析检测在2.5 min内完成。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大鼠血浆样品中4-FMA的HPLC-MS/MS测定方法,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灵敏,适用于4-FMA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 郑茜温美强贾娟王涛尉志文马红娟王优美徐鹏贠克明
-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血浆
- 急诊中毒快速检验诊断系统的建立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建立急诊中毒的快速检验诊断系统。方法运用中毒诊断专家系统、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薄层色谱扫描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动物实验和毒品金标筛选试剂盒建立急诊中毒快速检验诊断系统。结果酒精和一氧化碳中毒检验诊断可在20min内完成,诊断准确度达100%。其他中毒检验诊断可在0.5 ̄2h内完成。太原地区急诊中毒出现顺序为:安眠镇静药类>乙醇>一氧化碳>其他临床药物>杀虫剂>鼠药>亚硝酸盐>毒品。山西省内中毒死亡原因为一氧化碳>毒鼠强>杀虫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急诊中毒快速检验诊断系统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适用面广的特点,可应用于急诊中毒的快速检验诊断。
- 贠克明王玉瑾刘立新张太强尉志文安健康贾娟王晓卉李贵明
- 关键词:中毒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紫外线
- 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以4-(4-羟基苯乙烯基)-1-甲基吡啶盐(MCY)为荧光团、4-硝基苯并恶二唑(NBD)为硫醇的反应基团,合成荧光探针(MCY-NBD),用于高灵敏、选择性检测细胞中的生物硫醇。探针与硫醇反应后,呈现显著的绿色荧光增强,荧光增强程度与硫醇浓度在0.1~4.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0.03 μmol/L;此探针具有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光学稳定性好等优点。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成像结果表明,MCY-NBD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细胞膜通透性及低毒性,可用于快速检测细胞内生物硫醇的浓度。
- 牛卫芬张潮贾娟贠克明双少敏董川黄文成
- 关键词:荧光探针细胞成像
- 氯胺酮在急性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索氯胺酮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再分布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室温组24只、冷藏组18只)和1个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鼠以氯胺酮290mg/kg灌胃, 45min后缺氧处死,分别置于室温(24℃)和冷藏(4℃)条件下,于死后不同时间(0、12、24、48h)取心血、外周血、肝、肺、肾、心肌、大脑,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对照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各对应组织器官样品为空白对照。血和组织样品中加入内标物SKF_(525A)后碱化,乙酸乙酯萃取,GC/MS全扫描定性,内标法、工作曲线法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室温条件下,大鼠死后48h内随着死亡时间延长,心血、肺、肝中氯胺酮的浓度呈升高趋势(P<0.05),肾脏中氯胺酮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P<0.05),外周血、心肌和脑中氯胺酮的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冷藏条件下,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心肌外,各样本浓度均低于相应时段室温条件保存的样本。结论氯胺酮在大鼠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温度对大鼠死后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
- 贾娟曹洁王玉瑾贠克明尉志文
- 关键词:法医毒物分析氯胺酮死后再分布
- 保存温度与时间对生物样品中氯胺酮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保存时生物样品中氯胺酮的稳定性。方法家兔以氯胺酮150mg/kg灌胃,30min后处死,取其血、肝、肾、脑,分别在室温(18~24℃)和冷冻(-20℃)条件下保存,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不同时间各样品中氯胺酮含量。结果血、肝、肾、脑冷冻保存至第30天氯胺酮含量均降低(P<0.05);室温条件下各样品中氯胺酮含量自第5天起均升高(P<0.05)。结论生物样品在冷冻条件下保存时氯胺酮稳定性较好,怀疑氯胺酮中毒或死亡的检材应冷冻保存,尽快检测。
- 曹洁王振华贾娟贠克明尉志文王玉瑾
-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氯胺酮稳定性
- 碳氧血红蛋白在一氧化碳中毒动物体内的死后分布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碳氧血红蛋白在一氧化碳(CO)急性中毒家兔和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方法实验大鼠和家兔通入CO致死后,取心血、体腔液和各脏器组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样品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饱和度。结果大鼠体腔液和心血中HbCO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兔肌肉与心血中HbCO含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样品与心血HbCO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CO在家兔和大鼠体内广泛分布,心、肝、脾、肺和肾HbCO含量可以作为CO中毒死因判定的依据。
- 曹洁贾娟贠克明梁丽君王玉瑾
- 关键词: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中毒死后分布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分析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和1-戊基-3-(1-萘甲酰基)吲哚
- 2016年
- “Designer drug”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Davies分校的药理学教授Gary Henderson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先提出的,指的是那些合成的或在实验室内可制成的,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管制的药物的类似物,后被译为策划药,又被称为新精神活性物质。
- 王皓玉雷勇曹洁贾娟王玉瑾
- 关键词:精神活性物质大麻素HENDERSON气质联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