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鹏程

作品数:123 被引量:263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81篇细胞
  • 37篇干细胞
  • 36篇造血
  • 35篇造血干
  • 35篇造血干细胞
  • 31篇白血
  • 31篇白血病
  • 23篇急性
  • 22篇骨髓
  • 21篇造血干细胞移...
  • 21篇干细胞移植
  • 16篇血液
  • 16篇基因
  • 13篇淋巴
  • 12篇异基因
  • 11篇粒细胞
  • 10篇异基因造血干...
  • 10篇早幼粒细胞
  • 10篇早幼粒细胞白...
  • 10篇造血重建

机构

  • 89篇西安交通大学...
  • 29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安徽省肿瘤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23篇贺鹏程
  • 85篇张梅
  • 39篇王晓宁
  • 37篇习杰英
  • 29篇郭彩利
  • 27篇李静
  • 22篇孙春红
  • 21篇刘心
  • 19篇刘华胜
  • 18篇蔡瑞波
  • 17篇吴迪
  • 16篇王梦昌
  • 14篇陈丽梅
  • 14篇姚建娜
  • 12篇刘海波
  • 12篇王晓宁
  • 10篇王孟昌
  • 9篇张海涛
  • 8篇刘雁峰
  • 7篇刘亚琳

传媒

  • 22篇中国实验血液...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国际输血及血...
  • 4篇第五届全国肿...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癌症
  • 3篇继续医学教育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白血病.淋巴...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2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8篇2004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突细胞介导的独特型瘤苗的体外抗骨髓瘤作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介导的独特型瘤苗诱导骨髓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分离获取DC前体细胞,使用GM-CSF、IL-4与TNF-α诱导分化促成熟。加入MM患者的M蛋白F(ab′)2片段(Id),诱导MM肿瘤特异性CTL。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培养过程中形态特征变化,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间接免疫荧光观察其表型特征,采用MTT法检测致敏DC促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患者CTL对自体骨髓瘤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杀伤作用。结果GM-CSF、IL-4和TNF-α配伍可有效地从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出大量成熟的功能性DC。MM患者自体血清Id冲击致敏的成熟DC能够显著地提高T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使幼稚T细胞活化成为肿瘤独特型CTL,各个剂量的CTLs均能够产生针对自体MM细胞的抑制性杀伤反应。结论在MM患者外周血中可获得典型的DC,使用负载了Id的DC疫苗能够诱导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以DC为基础的疫苗可能在MM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梅尹晓然骆云雅林秀王梦昌贺鹏程李静郭桂丽蔡瑞波刘亚琳
关键词:细胞介导独特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肿瘤特异性CTL抗肿瘤免疫反应
血液病学实践课程线上教学质量提升思考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引进,对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如何有效提升线上教学质量,一方面依赖于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需要转化教师角色,充分发挥线上互动、可视化及灵活性等优势,做好完善的评价体系,确保医学生能够把复杂的血液病知识及操作通过形象的讲解及视频理解吸收,并通过线上模拟操作转化为实践能力,达到临床实践教学的目的。
王晓宁任娟张莹刘欣慰贺鹏程
关键词:血液病学线上教学
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骨髓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微环境中纤维组织、血管系统的病理改变对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的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新评估该院诊治的骨髓纤维化患者100例骨髓病理切片,尤其是骨髓微环境中纤维组织、血管系统的病理改变,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脾肿大程度、血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学检查及细胞遗传学等相关临床资料,分析骨髓纤维组织增生在血液系统疾病病程网状纤维中的意义。结果所有骨髓活检标本(Gomori)染色均有不同程度阳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5例,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MF)85例,SMF病因学分析显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易合并骨髓纤维化,SMF纤维化程度较轻,治疗后纤维组织增生程度有所降低。PMF Gomori染色多为强阳性,改善微循环治疗后纤维化程度缓解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MF较SMF纤维化程度重,SMF与疾病的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刘亚琳王玮单林玲贺鹏程刘海波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病理特征骨髓活检
PD-L1表达对NK细胞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细胞株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ligand 1, PD-L1)表达水平对NK细胞杀伤效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抽取健康人外周血,应用miniMACS免疫磁珠阴选法分出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细胞株表面PD-L1表达水平;LDH释放法和单抗体阻断实验分析NK细胞对AML细胞株的杀伤效应;ELISA法检测效靶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含量。结果:CD3-CD56+NK细胞含量由分选前的(12.44±3.48)%提高到(71.29±5.6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KG-1a细胞表面低表达PD-L1(18.35±4.12)%,而THP1细胞表面高表达PD-L1(76.42±26.54)%,同时发现NK细胞对KG-1a具有高效杀伤效应,而对THP1杀伤效果相对较差;联合应用PD-L1单抗可不同程度加强NK细胞对5种AML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促进细胞因子IFN-γ和IL-2分泌。结论:NK细胞对AML细胞株的杀伤活性与靶细胞表面PD-L1表达量有关,PD-L1高表达可抑制NK的效靶杀伤活性,而阻断PD1/PD-L1结合则有益于靶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作用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FN-γ和IL-2释放有关。
刘雁峰贺鹏程张梅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自然杀伤细胞
血细胞分离机不同采集程序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1例采集对象分别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观察3种采集程序采集的MNC及CD34^+细胞数、采集后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的差异以及3种采集程序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全血处理量及采集时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COBE Spectra和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的MNC数较COBE Spectra Auto PBSC程序采集的数高,但采集的CD34^+细胞数均低于Auto PBS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P<0.05)。COBE Spectra和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的终产物体积大于Auto PBSC程序采集的终产物体积。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相比,采集的M NC数无显著差异,但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 N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大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P<0.05)。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后患者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较采集前下降幅度最低(P<0.05)。3种程序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相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和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优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MNC程序。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后患者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损失最低。
王晓宁姚建娜刘芳王晓娟马娟娟郭彩利刘华胜贺鹏程张梅孙春红
关键词:COBESPECTRA
FLT3-ITD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突变及对预后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的内部串联重复(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ITD)突变的发生率,以及该突变对患者的血常规水平、免疫表型、完全缓解(CR)率和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探讨FLT3ITD(+)AML患者服用索拉菲尼对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130例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FLT3-ITD的表达,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AML的预后。结果:130例初发AML患者中检出FLT3-ITD(+)患者共23例(17.7%)。FLT3-ITD(+)患者发病时白细胞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P<0.05),FLT3-ITD(+)对AML(除外APL)患者的CR率、OS时间均有不良影响(P<0.05)。索拉菲尼联合化疗的FLT3-ITD(+)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有所延长(12个月,未口服则为7个月)。结论:FLT3-ITD突变是AML患者中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FLT3-ITD(+)降低患者的CR率,缩短OS。索拉菲尼可作为FLT3-ITD(+)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选择。
朱化超贺鹏程程小岩刘雁峰张梅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因突变索拉菲尼
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2007年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PGP、MRP1、GST-π、TOPOⅡα在30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MRP1、GST-π、TOPOⅡα在初发AL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3.33%、36.6%、60%和43.33%;PGP、MRP1阳性组的完全缓解(CR)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TOPOⅡα阳性组的CR率为92.31%,高于阴性组的58.82%(P<0.05);GST-π阳性组的CR率与阴性组的CR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PGP、MRP1的表达升高及TOPOⅡα的表达降低与AL的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有明显的相关性;联合多个多药耐药蛋白能够更准确地预测AL的耐药和预后。
张群岭张梅贺鹏程蔡瑞波刘亚琳郭桂丽关虹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疗效预后
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亚标准剂量供者干细胞输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亚标准剂量供者干细胞输注(DSI)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行allo-HSCT后复发的17例A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复发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DSI联合化疗组(n=7)和单纯化疗组(n=10).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组allo-HSCT后复发AL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观察2组患者的DSI输注剂量、治疗结果、不良反应及生存结局.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总体生存(OS)及首次复发后的生存期(SAR)曲线.OS率及SAR率的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本研究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XJTU1AF2010LSL-020),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DSI联合化疗组患者中位年龄为28岁(11~49岁),融合基因阳性者为3例,移植前获得完全缓解(CR)1患者为6例,无一例患者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单纯化疗组患者中位年龄为22岁(15~37岁),融合基因阳性者为4例,发生GVHD者为2例.②DSI联合化疗组患者中,常规化疗后接受单次DSI患者为5例,每2周输注1次DSI者为2例.DSI治疗后再次达CR者为3例(3/7).出现Ⅰ~Ⅱ度皮肤及肝急性GVHD(aGVHD)患者为4例,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及肺炎者为3例.截至随访结束,DSI联合化疗组存活患者为1例,死亡患者为6例.③ 单纯化疗组患者中,常规化疗后获得CR者为3例(3/10).截至随访结束,存活患者为4例,死亡患者为6例.④DSI联合化疗组患者1、3年OS率分别为57.1%和19.0%,单纯化疗组1、3年OS率分别为66.7%和17.8%,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22、0.136,P=0.58、0.68).DSI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1年SAR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41.3%比29.8%,χ2=3.165,P=0.43).结论 经G-CSF动员的亚标准剂量DSI联合化疗,可能提高allo-HSC
王晓宁张莹任娟朱化超习杰英张梅贺鹏程
关键词:白血病复发造血干细胞动员
一种血液内科用骨髓涂片存放装置
本发明涉及血液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内科用骨髓涂片存放装置,包括存放箱和玻片架,所述玻片架设置在存放箱的内部,所述存放箱包括箱体、箱盖和铰接件,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铰接件连接箱盖,箱盖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玻片架相配合...
吴迪贺鹏程王孟昌
文献传递
COVID-19疫情期间线上线下同质化教学的探索被引量:4
2020年
COVID-19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运用于临床医学的理论课教学之中,这对于开展诊断学教学在学习空间、教学资源等方面均面临巨大的挑战。此文结合诊断学学习特点,系统介绍了我院"五个一"的同质化教学模式以及线上线下同质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贺婳茹石志红吴迪梁潇赵娟韩秀王静贺鹏程
关键词:疫情线上教学同质化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