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磊 作品数:39 被引量:108 H指数:6 供职机构: 潍坊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合并肋间神经痛的疗效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合并肋间神经痛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纳入我院42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合并肋间神经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将术前仰卧位疼痛未缓解的患者纳入NR组(7例),将术前仰卧位疼痛缓解的患者纳入R组(35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缓解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背部疼痛、肋间神经痛情况。结果NR组术后1例肋间神经痛缓解,6例未缓解,有效率为14.3%;R组术后34例肋间神经痛缓解良好,1例未缓解,有效率为9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随访过程中,R组肋间神经痛及背部疼痛缓解良好,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压缩骨折伴肋间神经痛,术前仰卧位疼痛不缓解者,术后肋间神经痛多无法缓解,术前仰卧位疼痛缓解者,术后肋间神经痛多能缓解,椎间孔形态改变可能是疼痛相关因素。 刘涛 王竹青 岳琨 马海强 齐艳秋 张力 谭磊关键词:胸椎压缩性骨折 肋间神经痛 椎体成形术 手法复位加脊柱撑开复位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自制脊柱撑开复位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56个椎体,先手法整复结合脊柱牵引复位器复位,再经椎弓根向椎体注入骨水泥,并分析疗效。[结果]VAS由术前的8.6±0.8分降至1.7±0.5分,P<0.05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术前和术后椎体前壁和中间高度压缩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凸角度恢复率在71.8%。经t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骨水泥渗漏。采用WHO标准[2],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MR(轻微有效),NR(无效)。36例CR,4例PR,CR+PR为95.24%。[结论]手法复位加脊柱撑开复位器是一种无骨水泥渗漏,能迅速止痛和恢复椎体高度的微创技术。 谭磊 张力 卢俊范 张亮 王景彦关键词:手法复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骨康复方颗粒对绝经后肾阴虚型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症状及骨生化标志物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骨康复方颗粒对绝经后肾阴虚型骨质疏松(PMOP)患者骨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肾阴虚型PMOP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A组)服用骨康复方颗粒胶囊。对照组(B组)采用安慰剂胶囊,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生化标志物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及B组相比,A组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显著上升(P<0.05),血清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1)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绝经后肾阴虚型PMO患者应用骨康复方颗粒有助于缓解其症状,并改善患者骨转换状态,维持骨代谢平衡。 刘涛 马海强 张楠 张力 谭磊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 肾阴虚型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3-60岁,中位数41岁。骨折部位,T112例、T128例、L19例、L22例。按照脊柱骨折的Denis分型,A型6例、B型9例、C型2例、D型4例。脊髓损伤情况按照Frankel分级均为E级。受伤至手术时间1-10 d,中位数3 d。术后随访观察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20 min,中位数100 min。术中出血量140-230 m L,中位数160 m 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14个月。术后1周和1年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97.6±2.7)%,(97.2±3.0)%]较术前[(46.5±3.7)%]增大。术后1周和1年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2.3°±3.1°,-1.3°±3.0°)较术前(20.3°±2.1°)改善。均无切口感染、脊髓神经损伤及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鹏 徐世涛 谭磊关键词:脊柱骨折 胸椎 骨移植 椎旁肌间隙入路 MED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初步探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微创MED下椎管减压、骨折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7月~2014年7月,选择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6例,在C型臂X线机监视及引导下,采用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MED系统完成椎管减压、骨折复位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手术前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骨折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神经功能分级(Frankel分级)及VAS评分指标情况。结果4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5min,平均出血量170ml,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4d,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平均恢复38.8%,Cobb角平均改善13.2°,神经恢复情况:依据Frankel分级,绝大数患者有1~3级进步;术后1周VAS评分为(2.48±0.57)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Frankel分级得到明显恢复(P<0.01),术后经过12~24个月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MED下椎管减压、骨折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胸腰椎体爆裂骨折。 于龙潭 于新 马广斌 谭磊 李鹏 刘涛关键词:椎间盘镜 经皮内固定 爆裂性骨折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评估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43~61岁,平均49.6岁;病程1~6个月,中位数4个月;单节段病变3例,双节段9例,3节段7例,4节段2例。比较手术前后椎间盘压力、VAS评分;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手术椎体角度位移和椎体水平位移,观察颈椎的稳定性;采用改良Mac Nab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术前及术后即刻椎间盘内压力分别为(32.0±5.26)cm H2O和(21.0±7.18)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前椎体角度位移、椎体水平位移为(3.85±1.26)°和(1.23±0.58)mm;术后6个月为(4.18±1.31)°和(1.69±0.4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51±0.49、2.63±0.61、2.56±0.71,较术前的7.49±0.53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3个月、6个月采用改良Mac Nab评价疗效,优分别为6、10、12例,良分别为7、5、6例,可分别为4、3、1例,差分别为3、2、1例。术后6个月疗效优于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P<0.05),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3 d(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有效缓解颈肩臂痛,并可以缓解头痛、头晕等伴随症状。 陈广林 冯婷婷 徐世涛 王进强 谭磊 马勇 黄桂成关键词:颈椎病 神经根型 伴随症状 计算机辅助骨巨细胞瘤清理术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在计算机软件Mimics 10.0辅助下,加用物理及化学的手段,进行复发性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清理加骨水泥填充的疗效。方法选取可疑右胫骨上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CT图像标本,将采集的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0.0软件。观察可疑骨巨细胞瘤瘤体范围,给术者一个相对立体的图像。结果术前规划发现可疑瘤体位于胫骨近端后外侧,呈内窄外宽的三棱柱状结构,术中在右侧胫骨后外侧发现黄色质韧团状物,范围与Mimics所示范围相仿,体积约为8 ml。结论在重建的三维模型上可以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来进行观察,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风险,加用物理及化学方法进一步灭活瘤细胞,可进一步防止肿瘤复发。 韩福康 岳端利 孟涛 邱红明 王富军 王尊宾 尚超 谭磊关键词:骨肿瘤 计算机辅助设计 CT三维重建 骨水泥填充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联合骨康复方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早期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联合骨康复方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1β、IL-6、TNF-α等促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3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于龙潭 高山 李鹏 刘涛 马广斌 陈彦锦 李超 谭磊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闭合整复撬拨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 2004年 冯云华 谭广毅 谭磊 董振风 王景彦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整复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伴硬膜外脓肿形成1例 被引量:4 2017年 患者,男,43岁,农民,因双下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2 d入院。患者3~4个月前出现间断性发热,最高达40℃并有胸背部及双侧胁肋部疼痛,在村卫生室静滴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发热得以控制。入院前2 d晨起突然出现左下肢麻木无力,伴小便费力。入院前1 d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并出现小便困难。入院时症见:胸背部疼痛. 陈广林 冯婷婷 徐世涛 王进强 谭磊 王景彦 马勇 黄桂成关键词:布鲁杆菌病 脊柱炎 硬膜外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