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恩勋

作品数:33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细胞
  • 12篇白血
  • 12篇白血病
  • 10篇干细胞
  • 9篇干细胞移植
  • 8篇造血
  • 7篇造血干
  • 7篇造血干细胞
  • 7篇造血干细胞移...
  • 6篇粒细胞
  • 6篇基因
  • 5篇骨髓
  • 5篇骨髓移植
  • 4篇异基因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急性
  • 4篇恶性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病

机构

  • 18篇中山医科大学...
  • 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州血液中心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器官移植...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谭恩勋
  • 26篇张国材
  • 22篇洪文德
  • 18篇罗绍凯
  • 11篇彭爱华
  • 11篇郑冬
  • 10篇童秀珍
  • 8篇李娟
  • 5篇肖露露
  • 5篇叶欣
  • 4篇郑冬
  • 3篇李中
  • 3篇戴木水
  • 3篇原耀光
  • 3篇张成
  • 3篇陈维
  • 2篇姚晓黎
  • 2篇郭坤元
  • 2篇卢汉平
  • 2篇赖凤珍

传媒

  • 12篇新医学
  • 4篇癌症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山西白血病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4年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用机制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nicacid,ATRA)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加速细胞的凋亡,后者是诱导细胞的分化。但两者均能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mRNA的转录,降低TF水平和促凝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的出凝血异常。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药联合应用能否提高疗效及是否加重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历史对照分组。2000年1月~2001年10月的2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为ATRA组,其中初治17例,复发5例;单用ATRA治疗,剂量为25mg/(m2·d),分两次口服,一个疗程最长不超过50天。2001年11月~2003年6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9例为联合治疗组,其中初治15例,复发4例,采用As2O3与ATRA联合治疗。治疗剂量为0.1%As2O3溶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4~6h,28天为一疗程,ATRA的剂量用法同前组。结果:ATRA治疗组22例中19例(初治16例,复发3例)获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86.4%。联合治疗组19例中17例(初治15例,复发2例)获完全缓解,缓解率为89.5%。病死率ATRA组为18.6%,共3例(1例初治,2例复发);联合治疗组为10.5%,共2例(均为复发者)。完全缓解率和病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到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
张国材郑冬李群华罗绍凯李娟彭爱华童秀珍谭恩勋洪文德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S2O3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4
2002年
谭恩勋张国材郑冬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腮腺肿痛全环境保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50例临床分析
1996年
分析50例CML急性变病例。结果:男女之比3.2∶1,高峰年龄40岁;急粒变占66%,急淋变20%,急变时间(3.0±2.1)年,血小板少者急变时间短。急变期强烈化疗对预后无改善,多数于2月内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脑出血、感染及全身衰竭。
戴木水张国材洪文德彭爱华罗绍凯谭恩勋原耀光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变
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在淋巴瘤联合化疗方案中,由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CR)介导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药理作用十分重要。但较多的临床GC耐药现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这种耐药是否与GCR低水平密切相关目前尚未定论。我们测定了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PR水平并观察化疗疗效,以探讨GCR水平与GC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病例和方法1 病例 40例淋巴瘤患者均系我院1995年1月~1996年3月住院病例,诊断均符合文献。
郑冬谭恩勋张国材戴木水洪文德罗绍凯吴乃允桂治宁卢汉平
关键词:淋巴瘤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及CD59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意义被引量:9
2003年
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的意义。方法:用荧光标记分化群(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中的CD55、CD59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5名正常人、28例PNH患者外周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膜抗原的表达。结果:PNH患者中性粒细胞CD55、CD59,红细胞CD59表达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表型是目前诊断PNH的较直接而又特异、敏感的方法。
张国材郑冬孔庆瑜罗绍凯李娟彭爱华童秀珍谭恩勋洪文德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CD55CD59表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急非淋白血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活性和化疗对其影响的研究
1993年
为了解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病人免疫功能的改变和化疗药物的影响,我们从1991年9月至1992年1月,对12例ANLL病人于化疗前后进行白细胞介素2(1L—2)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1L—2R)活性的检测。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1.所有病例符合1986年9月天津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平均为初治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4岁(15--56岁)。M_11例、M_25例、M_32例、M_42例、M_51例、未定型者1例。
卢岑洪文德谭路坚罗绍凯谭恩勋张国材
关键词:白血病白细胞介素2受体
恶性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严重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去甲万古霉素加入到经验性治疗恶性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严重感染抗感染方案的疗效。方法 :比较去甲万古霉素 +头孢他定与头孢他定 +丁胺卡那 (对照组 )治疗粒细胞缺乏合并严重感染5 1例的疗效。结果 :对于临床可疑G+球菌感染 ,起始选用去甲万古霉素 +头孢他定比对照组有较好的疗效(为 84%vs5 3% ,P <0 .0 5 )。同样 ,对于微生物证实有G+球菌的病人 ,接受去甲万古霉素 +头孢他定作治疗的有效率高 (为 90 %vs44 % ,P <0 .0 1)。结论 :去甲万古霉素 +头孢他定可作为临床可疑G+球菌感染首选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
童秀珍洪文德罗绍凯谭恩勋张国材彭爱华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中性粒细胞减少去甲万古霉素头孢他定
DMD患者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中的HLA配型
2004年
【目的】了解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穴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雪患者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中HLA鄄ABDR不相合几率。【方法】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chainreaction鄄reversesequencespecificoligonucleotide熏PCR鄄RSSO)杂交技术,在对30例DMD患者进行HLA鄄ABDR基因分型的基础上,将其与广东脐血库中的668份脐血干细胞HLA配型分析比较。【结果】13%穴4/30雪例患者找到HLA抗原全相合并满足移植细胞数要求的脐血干细胞;50%穴15/30雪例患者找到HLA抗原1个不相合并满足细胞数要求的脐血干细胞;20%穴6/30雪例患者找到HLA抗原0~1个不相合且细胞数达要求的2倍以上脐血干细胞。【结论】DMD患者寻找到合适的脐带血干细胞的几率较高,有利于对此病进行临床脐血干细胞移植。
陈维肖露露谭恩勋罗绍凯郑冬叶欣刘颖张国材李中姚晓黎张成
关键词: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脐带血干细胞HLA配型
51例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缺乏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1995年
分析51例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缺乏症。前者36例,后者15例。其病因以解热镇痛药居首,为21.5%,其后依次为甲巯咪唑、H2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磺胺及其它抗菌药,分别为19.6%、17.6%,15.7%,11.7%。其它少见的有抗结核药、氯丙嗪、苯妥英钠、氯磺苯脉、普鲁卡因胺、卡托普利等。死亡3例,均为粒缺患者,占粒缺的20%。因此,合理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血象变化,是减少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张国材谭恩勋洪文德庞国元
关键词:药原性疾病粒细胞减少症解热镇痛药
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复发急性白血病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半年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28例,采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方案。【结果】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完全缓解15例(54%),部分缓解6例(21%),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40%),部分缓解3例(10%),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者对急非淋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效果较佳。ID-Ara-c 组完全缓解的15例中,急非淋有10例(67%),其中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占8例。对照组完全缓解的12例中,急非淋有7例(58%),其中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仅3例。【结论】对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采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依托泊苷方案疗效好,急非淋又优于急淋。但中等剂量阿糖胞苷发热和角膜、结膜炎发生率较高。
郑冬李娟罗绍凯彭爱华童秀珍谭恩勋洪文德
关键词:依托泊苷伊达比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