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静

作品数:64 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耳蜗
  • 19篇细胞
  • 10篇噪声
  • 9篇神经节
  • 9篇手术
  • 9篇强噪声
  • 9篇豚鼠耳蜗
  • 9篇螺旋神经节
  • 6篇凋亡
  • 6篇植入
  • 6篇神经节细胞
  • 6篇螺旋神经节细...
  • 6篇节细胞
  • 5篇中耳
  • 5篇内质网
  • 5篇细胞凋亡
  • 5篇毛细胞
  • 5篇耳蜗植入
  • 4篇蛋白
  • 4篇血管

机构

  • 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武汉科技大学...
  • 5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咸宁学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钦州市第二人...
  • 1篇和田地区人民...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4篇谢静
  • 59篇龚树生
  • 15篇刘韵
  • 15篇王林娥
  • 14篇薛秋红
  • 9篇彭哲
  • 8篇何坚
  • 8篇陈佳
  • 8篇罗凌惠
  • 8篇王国鹏
  • 7篇赵鹏飞
  • 5篇王国鹏
  • 5篇付勇
  • 4篇陈小林
  • 3篇李欣
  • 3篇韩曙光
  • 3篇王振常
  • 3篇杨登化
  • 3篇杨正汉
  • 3篇王振晓

传媒

  • 9篇中华耳鼻咽喉...
  • 8篇临床耳鼻咽喉...
  • 6篇中国耳鼻咽喉...
  • 5篇听力学及言语...
  • 5篇中华耳科学杂...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全国耳鼻咽喉...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超高分辨率CT的砧镫关节影像解剖初步研究
2023年
目的基于超高分辨率CT(U-HRCT)分析正常砧镫关节(ISJ)影像解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行U-HRCT检查的耳鼻喉科患者258例,正常耳共计304侧。于U-HRCT图像设置ISJ标准观察层面,描述其解剖特征,并比较不同年龄及性别的ISJ解剖形态差异。结果88.2%(268/304)ISJ清晰可见,11.8%(36/304)模糊可见;47.7%(145/304)ISJ表现为低密度,40.8%(124/304)为部分骨性密度,11.5%(35/304)为骨性密度。≤30岁及>30岁中ISJ解剖特征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男性镫骨头-豆状突外侧距离、豆状突长径数值均大于女性,分别为[0.93 mm(0.81 mm,1.02 mm)vs.0.87 mm(0.74 mm,0.96 mm)(Z=-2.870,P=0.004)]、[0.66 mm(0.55 mm,0.77 mm)vs.0.59 mm(0.51 mm,0.69 mm),(Z=-2.825,P=0.005)],关节间隙宽度(即二者差值)则未见显著差异。砧骨豆状突-镫骨头夹角在男性[137.9°(126.3°,155.6°)]显著大于女性[129.8°(119.8°,148.9°)](Z=-2.942,P=0.003)。结论U-HRCT可清晰显示正常ISJ,可为ISJ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基础。
汤若薇张征宇赵鹏飞尹红霞李静赵磊徐宁谢静吴倩杨正汉龚树生王振常
关键词:颞骨
微信辅助教学法在头颈外科病房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6年
随着微信成为广泛使用的社交工具,如何利用微信的即时高效性及多媒体兼容性等特点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也成为临床医学教育新的探索领域。作者通过分析头颈外科病房临床教学中应用微信网络化教学设计和管理的经验,认为微信辅助教学法不仅能更好地实施互动式及多媒体教学,还能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能同时实现教学团队业务和人文的双重建设,是一项值得继续探索和完善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谢静周晶杨征何时知李平栋钟琦陈晓红房居高
乳突再根治术25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原因及乳突再根治术的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32耳)行乳突再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再手术前的颞骨CT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方式及术后术腔状态、听力变化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对行鼓室成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气导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结果25例(32耳)患者术前均行颞骨CT检查,全麻后在耳显微镜下行乳突再根治术。再手术时发现:19耳(59.4%)有胆脂瘤,13耳(40.6%)无胆脂瘤;术腔未完全开放、病灶清除不彻底者占90.6%(29/32),术腔引流不畅者占90.6%(29/32),咽鼓管鼓口存在病变者占31.2%(10/32),前次手术方式选择不当者占15.6%(5/32)。再根治手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Ⅱ型)+耳甲腔成形术14耳(43.8%),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Ⅱ型)+外耳道后壁重建术2耳(6.2%),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Ⅲ型)+耳甲腔成形术10耳(31.3%),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Ⅲ型)+外耳道后壁重建术1耳(3.1%),乳突根治术+耳甲腔成形术5耳(15.6%)。术后术腔碘仿纱条填塞2周,给予抗炎治疗3 d以及定期换药、滴耳等综合治疗。术后4~8周干耳,平均干耳时间5周。术后随访6~18个月,32耳均干耳,术腔上皮化良好,行鼓室成形术者鼓膜完整,未再出现穿孔、流脓,未发现肉芽增生及胆脂瘤复发。27耳(84.4%)行鼓室成形术,术后3个月的气导平均听阈较术前显著下降,气骨导差亦较术前显著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术腔未完全开放、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引流不畅、咽鼓管鼓口病变、手术方式选择不当等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或胆脂瘤复发的常见原因,再次手术需明确不干耳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达到干耳�
李力李力谢静刘韵
关键词:耳外科手术再手术
神经干细胞与乳鼠基底膜共培养后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和鉴定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及诱导其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方法从SD系胚鼠大脑分离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取乳鼠基底膜与神经干细胞一起培养,14~21天后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毛细胞标志物myosin VIIa和calretinin。结果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胞体透亮,折光性好,Nestin鉴定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示myosin VIIa和calretinin阳性。结论无血清条件下能培养出活性很好的神经干细胞,乳鼠基底膜能引导其朝毛细胞方向分化。
陈请国付勇王显红吴小慧谢静李哲文龚树生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基底膜分化
乙状窦憩室相关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乙状窦憩室引起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手术疗效。方法:对58例单侧乙状窦憩室致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患者的耳鸣情况进行分级后行乙状窦骨壁重建术,对其中28例患者行乙状窦憩室缺损最大横截面面积测量。术后随访3~44个月,统计分析术后耳鸣的改善程度,乙状窦憩室缺损最大横截面面积大小与病程长短及耳鸣程度的关系。结果:术后耳鸣痊愈41例(70.69%),显效10例(17.24%),有效3例(5.17%),无效4例(6.90%)。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耳鸣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8例患者行乙状窦憩室缺损最大横截面面积测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乙状窦憩室缺损最大横截面面积大小与耳鸣程度及病程长短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乙状窦骨壁重建术能够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乙状窦憩室相关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
徐洪徐洪谢静龚树生
关键词:耳鸣
囊泡谷氨酸转运体3在大鼠耳蜗中的年龄相关性变化
目的囊泡谷氨酸转运体3(VGLUT3)对耳蜗正常功能的发挥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其基因敲除小鼠听力完全丧失,听觉脑干反应存在缺陷,但VGLUT3在耳蜗中的功能尚未完全明确。方法为明确VGLUT3在耳蜗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以...
彭哲王国鹏陈成芳谢静龚树生
网络问卷在颞骨解剖培训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2019年
目的探讨网络问卷在颞骨解剖培训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其设计原则。方法针对颞骨解剖培训的不同环节,使用网络问卷平台"问卷网"合理设计不同目的、内容和形式的问卷。结果不同类型的网络问卷在解剖培训的不同环节对培训质量均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培训过程更精准化和个性化。结论设计合理的网络问卷是提高颞骨解剖培训质量的有效工具,实现培训管理的便捷性和精准性,提高培训效果和满意度。
谢静宋跃帅王林娥刘韵龚树生
关键词:颞骨
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在上鼓室开放术中的应用以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在上鼓室开放及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以及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28例,均为中耳胆脂瘤,包括上鼓室胆脂瘤患者27例,均采用上鼓室开放加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术后随访患者半年至4年,检查听力恢复情况及鼓膜恢复情况,了解术后外耳道形态、胆脂瘤复发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为配对t检验。结果28例患者中,随访时间为半年至4年,所有患者鼓膜恢复良好,外耳道形态良好,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材料在位,均未出现胆脂瘤复发。术后复查鼓室压图及纯音测听结果,分析发现,7例患者为A型曲线,21例患者为C型曲线,平均气骨导差值由术前29.5±14.5dBHL缩小到术后20.5±9.8dBHL,进行统计学分析,P=0.002<0.05,比较术前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Hz、500Hz、1kHz、2kHz术前与术后气骨导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00,0.001,0.004;4kHz术前与术后气骨导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584。结论对于采用上鼓室开放术式的患者,同时采用软骨、乳突骨皮质及其他重建材料重建上鼓室外侧壁,优点在于起到支撑作用,保留足够鼓室含气腔,保持上鼓室外侧壁的基本形态,减少术后鼓膜内陷的发生,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率。听力明显提高,250Hz、500Hz、1kHz、2kHz四个频率听力明显改善。上鼓室外侧壁重建主要适用于鼓膜松弛部病变及胆脂瘤病变仅局限于上鼓室的病例。
杨衬谢静刘韵王晓明王国鹏彭哲龚树生
关键词:鼓室成形术
腺病毒介导bcl-2基因转染对顺铂所致大鼠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介导bcl-2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探讨bcl-2蛋白过度表达对顺铂所致SGC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SGC,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GFP转染SGC,并行神经丝蛋白(NF2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携带bcl-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bcl-2转染SGC,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设立Ad—bcl-2转染加顺铂组(A组),Ad.GFP转染加顺铂组(B组),顺铂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顺铂作用浓度为2ug/ml;NSt3作用48h后,行各组SGC计数,并通过ImageJ软件测量各组SGC轴突长度。结果成功分离并培养新生大鼠SGC。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腺病毒载体可安全高效转染体外培养的SGC。Ad—bcl-2转染3d后,Western Blot检测有外源性人bcl-2基因的高效表达,而Ad—GFP转染组和顺铂组未检测到表达。顺铂作用后。A、B、C组部分SGC细胞突起变短、萎缩,胞体缩小、变圆,甚至浮起。A组SGC数目明显多于B组和C组(P值均〈0.01),但少于D组(P〈0.05);A组SGC轴突长度明显长于B组和C组,但短于D组(P值均〈0.01)。结论腺病毒能够安全高效地转染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SGC。bcl-2蛋白过表达对顺铂所致SGC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王国鹏谢静刘英鹏罗凌惠鲁海涛董继华龚树生
关键词:腺病毒科转染螺旋神经节基因BCL-2顺铂
人工耳蜗再手术39例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再手术患者的一般特点、耳蜗故障常见原因及再植入手术入路与手术技巧。方法:对39例行人工耳蜗再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每例再植入患者的耳蜗佩戴时间、故障原因、再手术方法等进行记录。结果:39例行人工耳蜗再手术患者,年龄1~28岁,平均7.8岁,中位年龄5岁。耳蜗故障前佩戴时间从开机即刻到7年,平均2.2年,中位时间1年。再植入者37例,右侧30例,左侧7例。耳蜗再手术原因分别为植入体故障28例,感染5例,电极植入错误3例,面神经刺激症状2例,电极脱出1例。再手术方式取决于首次植入方式,2例胆脂瘤术后经中耳乳突径路行再植入手术,余35例均经面隐窝径路行再植入手术;5例对侧植入,余均为同侧植入。结论:人工耳蜗再植入的原因多样且较复杂,多与外伤或植入体本身故障有关。耳蜗故障后尽早再植入,可以最大限度减小耳蜗骨化及言语发育停滞的影响。再手术方式尽可能循原入路进行耳蜗电极植入。
韩曙光谢静王林娥刘韵曾嵘宋跃帅龚树生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