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霞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红色毛癣菌病患者血清IL-12及IFN-γ测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近年研究表明,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皮肤癣菌病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白介素(IL)-12及干扰素(IFN)-γ是联系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因此,笔者测定了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就诊皮肤科门诊的60例红色毛癣菌病患者IL-12及IFN-γ的血清浓度,以探讨其在红色毛癣菌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 佟盼琢吉冯伟田珂杨云谢红霞杨晓亮
- 关键词:干扰素(IFN)-Γ皮肤癣菌病IL-12血清浓度
- 盐酸小檗碱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敏实验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联合不同浓度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颁布的M38-A2方案和相关文献对临床分离的30株红色毛癣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其中盐酸小檗碱的MIC值定义为与生长对照相比,肉眼观察出现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采用分数抑菌浓度(FIC)评定两药联合效果。FIC≤0.5,两药为协同作用;0.54,两药为拮抗作用。结果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伊曲康唑联合,主要为无关作用。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特比奈芬、伏立康唑联合,均为拮抗作用。16.0μg/mL氟康唑组与盐酸小檗碱联合时FIC≤0.5所占比例为83.33%,协同作用最强;2.0~8.0μg/mL卡泊芬净组与盐酸小檗碱联合时,FIC≤0.5所占比例最高,均为63.33%,协同作用最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盐酸小檗碱与高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体外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 佟盼琢王冰心冯琴杨晓亮杨云谢红霞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抗真菌药物红色毛癣菌药敏试验
- 亚硝酸钠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敏检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亚硝酸钠联合不同浓度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实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颁布的M38-A2方案和相关文献对临床分离的30株红色毛癣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其中亚硝酸钠的MIC值定义为与生长对照相比,肉眼观察出现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采用分数抑菌浓度(FIC)评定两药联合效果。FIC≤0.5,两药为协同作用;0.54,两药为拮抗作用。结果亚硝酸钠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以及伏立康唑不同浓度联合,0.54所占比例较高,主要为拮抗作用。亚硝酸钠与高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FIC≤0.5所占比例较高,最高可达100%,协同作用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硝酸钠与高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体外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 佟盼琢冯琴王冰心谢红霞杨晓亮杨云
- 关键词:亚硝酸钠抗真菌药物红色毛癣菌药敏试验
- 面肿-轻瘫-皱襞舌综合征1例
- 2009年
- 面肿-轻瘫-皱襞舌综合征又名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表现为面瘫,反复性水肿,皱襞(阴囊)舌。病因不清,多在20—40岁发病,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 董萍云邓爱兵佟盼涿王婧李英涛谢红霞
- 关键词:综合征皱襞轻瘫
- 亚硝酸钠对红色毛癣菌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亚硝酸钠对红色毛癣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订的M38-A方案,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微量稀释法测定亚硝酸钠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抑制率。将亚硝酸钠作用前、后的红色毛癣菌制成标本,分别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浓度为160、80、40、20、10、5、2.5、1.25 mmol/L时,亚硝酸钠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3.62%±9.7%、71.93%±1.47%、73.53%±1.14%、70.80%±1.50%、68.67%±1.27%、41.76%±1.53%、29.59%±1.90%、16.98%±1.82%。随药物浓度减小,细胞抑制率逐渐降低,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硝酸钠作用于红色毛癣菌后,扫描电镜下菌丝表面变粗糙,菌丝萎缩、皱瘪、粗细不一,出现多处破损、断裂和小的破坏性孔洞。透射电镜下细胞变形,呈不规则形;细胞壁粗糙,厚薄不均;细胞质结构模糊,细胞核凝固、破碎。结论:亚硝酸钠可以抑制红色毛癣菌的生长并使之发生形态变化。
- 佟盼琢谢红霞杨云杨晓亮冯琴王冰心
- 关键词:亚硝酸钠红色毛癣菌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 盐酸小檗碱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犬小孢子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比较盐酸小檗碱联合3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灰黄霉素对犬小孢子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实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颁布的M38-A2方案和相关文献对临床分离的30株犬小孢子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其中盐酸小檗碱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定义为与生长对照相比,肉眼观察出现10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采用分级抑制浓度指数(FICI)评定两药联合效果。FICI≤0.5,两药为协同作用,FICI>4,两药为拮抗作用,0.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盐酸小檗碱分别与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合FICI值≤0.5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40.38%和18.93%,3种联合方案以盐酸小檗碱和伊曲康唑联合协同作用最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应用灰黄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在体外均有不同程度协同抗犬小孢子菌活性作用,以盐酸小檗碱联合伊曲康唑协同作用最强。
- 佟盼琢杨晓亮冯琴王冰心杨云谢红霞
- 关键词:犬小孢子菌灰黄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 盐酸小檗碱对红色毛癣菌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红色毛癣菌在盐酸小檗碱作用下形态学变化。方法应用美国CLSI制订的标准M38-A方案,采用MTT微量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抑制率。将盐酸小檗碱作用前后的红色毛癣菌制成标本,分别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盐酸小檗碱作用于红色毛癣菌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菌丝表面变粗糙,菌丝萎缩、皱瘪、粗细不一,出现多处破损、断裂和小的破坏性孔洞。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细胞变形,呈不规则形;细胞壁粗糙,厚薄不均;细胞浆结构模糊,细胞核凝固、破碎。结论盐酸小檗碱使红色毛癣菌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 佟盼琢杨云谢红霞杨晓亮冯琴王冰心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红色毛癣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 盐酸小檗碱对红色毛癣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红色毛癣菌所引起的皮肤真菌病较难治愈而且容易复发和再感染,盐酸小檗碱是一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天然药物。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探讨盐酸小檗碱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情况。方法:30株红色
- 佟盼琢杨云谢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