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巍

作品数:40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电阻率
  • 10篇有限元
  • 10篇测井
  • 7篇复电阻率
  • 6篇岩石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地层
  • 5篇COLE-C...
  • 4篇有限元分析
  • 4篇水淹
  • 4篇水淹层
  • 4篇随钻
  • 4篇套管井
  • 4篇各向异性
  • 4篇侧向
  • 4篇侧向测井
  • 4篇储层
  • 3篇低频
  • 3篇电磁

机构

  • 19篇长江大学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信息技术实验...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0篇许巍
  • 18篇柯式镇
  • 8篇刘迪仁
  • 6篇于新娟
  • 6篇郑占树
  • 6篇姜明
  • 6篇舒心
  • 6篇蔡明
  • 6篇虞兵
  • 6篇张琪
  • 4篇唐军
  • 3篇肖立志
  • 3篇张琪
  • 2篇邓峰
  • 2篇刘化冰
  • 2篇尹成芳
  • 2篇张宗富
  • 2篇安天琳
  • 2篇成家杰
  • 2篇赖强

传媒

  • 4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波谱学杂志
  • 2篇测井技术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Applie...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化技术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当代化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物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非常规油气
  • 1篇创新教育研究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ole-Cole模型岩石复电阻率频谱反演
<正>1.引言激发极化法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岩石的激发极化,是由于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岩石和孔隙流体所具有的复杂电化学性质引起的[1]。在对岩石激发极化研究中,一般采用等效电路的方式建立模型来模拟岩石的频散...
林小稳柯式镇许巍张琪李成远
致密裂缝储层双侧向测井侵入响应数值模型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评价裂缝储层泥浆侵入程度,针对水层及油层不同侵入情况,构建了一种考虑泥浆侵入的裂缝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模型,并基于裂缝地层宏观各向异性电导率张量分析了裂缝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高矿化度地层模型中,双侧向测井深浅探测视电阻率值呈“负差异”,而在高阻油气储层模型中,双侧向测井深浅探测视电阻率值呈“正差异”。随着泥浆侵入深度的增大,双侧向测井深浅探测视电阻率值差异先增大后减小,对比而言,深探测值对泥浆侵入更加敏感。文中数值模拟结果为利用双侧向测井评价潜山储层裂缝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模型基础。
吴进波陈鸣许巍孙殿强杨冬杨红斌
关键词:裂缝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数值模拟
大斜度井双侧向测井响应数值模拟及电阻率各向异性校正方法
2022年
通过建立碳酸盐岩储层大斜度井双侧向测井响应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了井斜角、电各向异性系数对双侧向测井的影响,并制作了深、浅探测电阻率各向异性校正图板,该校正图板考虑了双侧向测井仪器的实际探测特性,比传统电各向异性校正公式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为了验证校正图板及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对四川盆地灯影组某碳酸盐岩储层钻取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岩心进行了高温、高压岩电实验,分别制作了该储层水平电阻率和垂直电阻率的温压校正图板,根据储层温度、围压条件分别校正水平、垂直电阻率,并求取储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电阻率各向异性系数。基于该校正方法对大斜度井储层双侧向测井数据进行电各向异性校正,结果表明,校正后大斜度井双侧向测井电阻率数据与邻近直井中对应储层段双侧向测井值具有更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有效性。
赖强唐军吴煜宇许巍谢冰金燕
关键词:双侧向测井各向异性岩石物理
套管井中电磁场特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在分析套管井中电磁场分布特性时,源的发射频率、接收源距以及套管和水泥环等都会对接收信号有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得到地层响应信号,研究这些因素对测量信号的影响是必要的。通过建立三维的非均质套管井模型,采用有限元算法分析了各项参数对测量信号的影响,由此确定了适宜的发射频率范围和测量源距范围。
许巍刘迪仁郑占树虞兵于新娟蔡明
关键词:电磁场套管井有限元地层电阻率
高温高压煤复电阻率各向异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电阻率各向异性是影响煤储层电法勘探的重要因素,针对煤样复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参数评价,对焦作地区煤矿储层沿平行和垂直层理方向分别钻取了煤样,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测量得到了相应的复电阻率频谱。为了定量分析温度、压力对煤样复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影响,建立了煤样不同方向频散参数(界面极化频率、模值频散度、弛豫时间)与温度压力的对应关系,电阻率各向异性系数与温度、压力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平行层理方向频散参数均与温度、压力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垂直层理方向频散参数的线性关系不如平行层理方向好;任意方向煤样频散与温度、压力的响应关系都可以用弛豫时间来定量评价;随温度升高各向异性系数增大,随压力增大各向异性系数变化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更精确地定量评价温度、压力对煤储层电各向异性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参考。
段威许巍刘俊博胡宇博黄航
关键词:复电阻率电阻率各向异性高温高压
随钻双感应测井仪器刻度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介绍一种随钻双感应测井仪器,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实际仪器结构对仪器响应的影响,针对该仪器设计刻度环和刻度水箱,并探讨最优刻度环参数和水箱刻度校正系数。结果表明:钻铤和反射层是导致仪器响应非线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磁环主要导致仪器响应幅值增大。通过刻度环或水箱刻度,仪器响应和真实地层电导率具有较宽的线性响应范围。模拟结果可为随钻双感应测井仪器设计和刻度提供理论参考。
许巍柯式镇姜明尹成芳李安宗
关键词:随钻测井感应测井有限元方法仪器刻度
白云岩声电各向异性实验测量及分析
2022年
四川盆地高石—磨溪地区灯影组白云岩各向异性强,导致该地区水平井与直井测量的声波和电阻率曲线差异大,测井响应规律解释不清,影响水平井技术在实际储层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高石—磨溪地区野外露头白云岩为实验对象,设计并开展高温高压下岩心不同方向电阻率和声波同步测量实验,分析声各向异性系数与电各向异性系数实验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60℃和60MPa下,电各向异性系数与声各向异性系数呈正相关线性关系;随着含水饱和度的上升,纵波速度上升,电阻率下降,声电各向异性系数均上升。该实验结果为声电各向异性的相关性分析和声波、电阻率差异校正提供实验依据。
唐军刘沁园赖强吴煜宇许巍
关键词:白云岩各向异性声波电阻率含水饱和度
一种地层探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层探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探测器上设置由多个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的线圈系,所述多个发射线圈发射不同频率的探测信号;调节所述多个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的距离,使预设深度的地层对所述每个频率的探测信号的响...
柯式镇许巍
文献传递
高分辨率阵列侧向测井井眼影响自动校正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阵列侧向测井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在径向上可以提供多种探测深度的测量曲线,为地层侵入剖面的描述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但其测井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受井眼的影响,特别是浅探测深度的测井结果受井眼影响尤为严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井眼校正。文中以斯伦贝谢公司推出的高分辨率阵列侧向测井仪HRLA为例,在分析阵列侧向测井井眼影响的基础上,对HRLA的井眼校正图版进行数字化,然后优选Akima插值算法实现了图版曲线高精度插值拟合,利用网络加权分析实现了井眼影响的自动校正,并编制程序对实际阵列侧向测井资料进行自动连续校正处理。应用结果验证了对井眼影响规律的分析。校正结果表明,该校正方法和处理程序提高了井眼校正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舒心柯式镇许巍林小稳张琪
关键词:阵列侧向测井自动校正
高温高压条件煤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复电阻率频谱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储层及金属矿藏的勘探与开发中,而煤的复电阻率频散机理及评价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选取河南焦作地区的煤样进行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复电阻率频谱测量,发现了煤样受界面极化效应所产生的明显频散。为了定量分析煤样的频散现象,建立了界面极化效应对应的频率、频散度及虚部电阻率值与温度、压力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界面极化频率与温度成很好的线性关系,与压力线性关系较差,界面极化效应对应的虚部电阻率值及频散度均与温度、压力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综合对比发现,界面极化效应对应的虚部电阻率能够更好地定量评价温度、压力对煤样频散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为更精确地定量评价温度、压力对煤样频散的影响提供了实验基础,进一步补充了煤体复电阻率频谱实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研究的不足。
刘俊博许巍段威胡宇博李浩
关键词:高温高压复电阻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