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峰

作品数:44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义齿
  • 9篇陶瓷
  • 8篇牙科
  • 5篇细胞
  • 4篇局部义齿
  • 4篇可摘
  • 4篇可摘局部义齿
  • 4篇基托
  • 4篇骨细胞
  • 4篇固位
  • 4篇固位体
  • 4篇成骨
  • 4篇成骨细胞
  • 3篇修复体
  • 3篇氧化锆
  • 3篇氧化锆陶瓷
  • 3篇适合性
  • 3篇陶瓷材料
  • 3篇前牙
  • 3篇全瓷

机构

  • 36篇中山大学
  • 7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梅州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广州市花都区...
  • 1篇惠州市口腔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常州市口腔医...

作者

  • 44篇覃峰
  • 16篇付强
  • 11篇严伟浩
  • 6篇彭思敏
  • 6篇尹亚雄
  • 4篇李彦
  • 4篇黄挽力
  • 4篇赵云凤
  • 4篇王焱
  • 4篇姚科
  • 3篇张新春
  • 3篇张艺平
  • 3篇冯荣梅
  • 3篇李小龙
  • 3篇李友瑞
  • 3篇袁艺
  • 3篇阳佳兴
  • 3篇米乃元
  • 3篇蓝巧瑛
  • 3篇刘付关平

传媒

  • 8篇中华口腔医学...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广州医药
  • 3篇广东牙病防治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新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腭顶高度对可摘局部义齿后腭边缘适合性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观察腭顶高度与可摘局部义齿对后腭边缘适合性 ,以确定适当的用材和技术。方法 采用由室温经 4 0分钟升温至 10 0℃ ,维持 30分钟的水浴聚合法 ,用贺利氏公司生产的基托材料 ,分别为腭顶高度为 14mm和 7mm的上颌模型制作活动义齿基托 ,用读数显微镜 (0 0 0 5mm) ,在开盒后及浸水 1周时 ,测量基托后腭边缘的适合性。结果 基托适合性受腭顶高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高腭顶基托的适合性较低腭顶者差 (P <0 0 5 )。结论 适当刮除可摘局部义齿石膏模型上后腭边缘可提高基托适合性 ,建议刮除的深度可随腭顶高度的不同而不同。
覃峰付强严伟浩姚科
关键词:基托材料可摘局部义齿边缘适合性活动义齿温经目的观
采用种钉与分模盒两种方法制作活动代型的评价
2006年
【目的】对采用种钉法和分模盒装盒法制作的修复体质量进行评估,评价两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将2005年6-10月的1940副患者的模型,采用硅橡胶复制一副参考模型。将模型分为种钉和分模盒两组,其中种钉组890副,分模盒组1050副,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制作活动代型。每组都包括单冠及固定桥两类修复体,种钉组单冠410个、固定桥480个,分模盒组单冠430个、固定桥620个。修复体底冠完成后,将底冠代入参考模型,检查颈部边缘适合性:修复体最终完成后代入参考模型,检查分模后邻接关系的适合性;评价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用两种方法制作活动代型都可以保持原有模型准确性,制作单冠时二者无差别(P>0.05),制作固定桥时分模盒装盒法准确性优于种钉法。【结论】分模盒装盒法准确性优于种钉法。
尹亚雄冯荣梅覃峰
关键词:修复体
按扣式附着体在活动修复中的应用及探讨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国产半精密按扣式 (根帽 )附着体在活动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按扣式附着体对牙列缺损 (肯氏Ⅰ类、Ⅱ类、Ⅲ类 )及牙列缺失病例共 32例进行覆盖义齿修复 ,并对患者主观感觉和临床检查结果分析。结果 所有义齿固位稳定 ,咀嚼功能良好 ,X线显示牙周情况健康。结论 附着体的应用符合生物力学原则 ,可提高活动义齿修复效果 (固位、咀嚼、美观 ) ,其预后与义齿制作、防龋处理、口腔卫生有关。
张新春凌学民米乃元覃峰
关键词: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术
游离端半精密附着体义齿的支持骨表面应力分析被引量:55
2000年
【目的】研究双侧游离缺失活动义齿使用不同类型的半精密附着体时周围支持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 ,在人体下颌骨标本上测量基牙联冠数目分别为 1,2 ,3单位的冠内及冠外半精密附着体式双侧游离缺失活动 固定联合修复体的表面应力值 ,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基牙数目从 1个增至 2个 ,支持骨组织应力分布明显变均匀 ,但基牙数目从 2个增至 3个时 ,应力值的改变无显著差异 ;冠内附着体在基牙周围牙槽骨上产生的总体应力较大 ,而冠外附着体在缺牙区牙槽嵴和近缺隙侧基牙远中颈部牙槽嵴上产生的应力较大。【结论】在设计游离端附着体义齿时 ,基牙联冠不宜跨度过大 ;附着体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缺牙区牙槽嵴及远中基牙牙体、牙周条件酌情而定。
王焱米乃元覃峰刘付关平陈锦安
关键词:义齿牙应力分析
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主动学习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我们在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中,实验性采用研究性学习法进行带教。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
覃峰蒋洁申林汉冯荣梅
关键词:本科教学实习教学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
文献传递
一种美观的牙体缺损修复方法——IPS EmpressⅡ铸造陶瓷高嵌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采用IPS EmpressⅡ铸造玻璃陶瓷制作高嵌体修复牙冠牙合龈距较短的牙体大面积缺损患牙,并评价其修复效果。方法对37例41颗牙体缺损的患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IPS EmpressⅡ铸造玻璃陶瓷制作高嵌体,光固化多功能树脂粘结剂粘结,对照组常规制作金属高嵌体,并进行修复后6、12个月的临床追踪观察,综合美国加州牙科协会制定的全瓷修复临床评定标准,以及刘亦洪对玻璃陶瓷修复体的评价内容并加以补充改进,制定评价标准,做临床评价。结果IPDSEmpressⅡ铸造玻璃陶瓷材料强度高,具有优异的美学特性,高嵌体具有良好的边缘密合性,固位效果良好,能很好地恢复患牙的牙合面解剖形态和邻接关系,牙龈组织无红肿炎症。结论IPS EmpressⅡ铸造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可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覃峰付强彭思敏姚科
关键词:高嵌体EMPRESS牙体缺损高嵌体铸造陶瓷铸造玻璃陶瓷牙体大面积缺损
低温时效对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硬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人工老化时间对氧化锆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制作20个直径20.0mm、厚度1.0mm的圆盘状氧化锆试件,分级打磨抛光后,按不同老化时间随机分为四组(n=5;A组:0h;B组:5h;C组:10h;D组:15h)在134℃、0.22MPa压力下按分组时间进行人工老化。X射线衍射分析试件表面晶相,计算单斜晶相氧化锆(m-氧化锆)含量。在每个试件上均匀选取12个位点进行显微硬度测量,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试件表面未检测到m-氧化锆,B、C、D试件m-氧化锆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B:5.04%±0.14%;C:8.99%±0.24%;D:15.04%±0.43%)。A、B、C、D四组试件显微硬度值分别为(1390±16)、(1391±22)、(1384±23)、(1370±28)MPa,D组硬度值降低,与A、B、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材料的低温时效发生量与人工老化时间有相关性;低温时效降低氧化锆表面显微硬度。
黎日照付强李丽娟李小龙覃峰
关键词:氧化锆陶瓷低温时效显微硬度
表面粗糙度对烤瓷上釉效果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观察上釉前陶瓷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对其上釉后最终表面光洁度的影响.方法 将5组(n=12)烤瓷试件在注水条件下用碳化硅砂纸分别逐级打磨至220^#、320^#、600^#、800^#和1200^#,常规上釉.上釉前、后分别测量表面粗糙度Ra,扫描电子显微镜定性分析表面形貌.结果 1200^#砂纸打磨后上釉获得的表面最光滑(Ra=0.19μm),220^#砂纸打磨后上釉的试件表面最粗糙(Ra=0.55μm),各组陶瓷上釉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 与粗糙度仪测试结果 一致.结论 上釉前应对烤瓷表面进行细磨、抛光,以便在上釉后获得尽量光滑的表面.
蓝巧瑛阳佳兴袁艺覃峰
关键词:陶瓷粗糙度上釉
弹性树脂固位体与PMMA基托联合应用改善传统活动义齿的美观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设计联合义齿改善传统活动义齿易显露金属卡环,影响患者美观问题。方法:用弹性树脂制作固位体,聚甲基内烯酸(PMMA)树脂制作基托与人工牙,在弹性固位体上制作固位形加强两种材料的结合,联合应用弹性树脂与PMMA树脂,设计联合义齿,修复缺牙患者56例。结果:联合义齿获得了良奸的美观效果,并改善了义齿的固位与应力分布,防止食物嵌塞,易于修理。结论:联合义齿结合了弹性树脂与PMMA树脂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活动义齿设计。
覃峰王焱刘傅关平章少萍
关键词:活动义齿固位体基托
诱导小鼠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形成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2017年
目的研究小鼠颊黏膜成纤维细胞(BF)重编程形成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C)的诱导方法。方法应用携带有Oct4、Sox2和Klf4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诱导小鼠BF重编程形成iPSC。观察iPSC克隆形态;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核型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术检测内/外源性多能基因和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体外、体内分化实验检测iPSC多向分化潜能。结果 iPSC呈典型胚胎干细胞(ESC)样克隆生长,边界清晰;细胞ALP染色阳性,核型正常。内源性Dppa3、Nanog、Rex1、Sox2、Klf4、Oct4、c-Myc基因表达量与ESC接近,未检测到外源性Sox2、Klf4、Oct4、c-Myc基因表达。干细胞标志物Oct4、Sox2和Nanog表达呈阳性。在体外,iPSC可被诱导向成骨、成脂、成软骨方向分化;体内可分化成多种组织,形成畸胎瘤。结论成功诱导BF重编程形成iPSC,为牙再生医学相关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来源。
尹映竹梁国斌刀力张新春覃峰杨凌
关键词: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成纤维细胞细胞重编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