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向克
- 作品数:23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尿路异常患者的肾脏移植(附4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下尿路异常患者肾脏移植的特点。方法2002年7月-2006年6月接受肾脏移植手术的下尿路异常患者4例。肾脏移植术前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手术中将移植肾输尿管再植入患者膀胱中,术后监测移植肾功能、尿常规、排斥反应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2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能够自行更换导尿管,有轻度尿路感染,控制满意,生活质量满意度良好。1例患者术后17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逆转,带有功能移植肾存活至今。1例患者术后因血管吻合部位反复出血导致移植肾丢失,恢复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下尿路异常患者可以进行肾脏移植,但具有特殊性,仔细的术前评估、适当的尿液引流方式以及严密的术后随访是此类患者肾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 裴向克石炳毅蔡明
- 关键词:肾脏移植输尿管膀胱
- 下尿路异常肾移植4例随访(英文)
- 2008年
- 背景:下尿路异常能够导致终末期肾病,但是在国内这部分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因为移植物无功能及脓毒性并发症的高发生率,下尿路异常患者通常被认为不适合进行肾移植。目的:回顾性分析4例下尿路异常患者的肾移植特点及术后随访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2-07/2006-06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完成。对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4例下尿路异常终末期肾病患者。方法:4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前接受了详细评估,术中将移植肾输尿管再植入原来膀胱中,尿液引流方式均采取膀胱造瘘方法。主要观察指标:监测肾移植术后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移植肾功能、尿路感染、排斥反应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①2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有轻度但容易控制的尿路感染,患者能够处理尿液引流并对生活质量满意度良好。②1例患者术后17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逆转,带有功能移植肾存活至今。③1例患者术后因血管吻合部位反复出血导致移植肾丢失,恢复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下尿路异常患者可以进行肾移植,但具有特殊性,仔细的术前评估、适当的尿液引流方式以及严密的术后随访是此类患者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 裴向克蔡明石炳毅
- 关键词:肾移植尿道疾病器官移植
- 亲属肾移植供者77例移植前医疗评估被引量:5
- 2010年
- 背景:活体肾移植不仅关系到受者的预后,更重要的是供者的健康利益。在活体肾脏捐赠前,所有的肾脏捐赠候选者必须接受完整的医学和心理学评估,以确保捐赠者的安全。目的:总结分析亲属肾移植供者捐肾前的评估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6-01/2008-03开展的77例亲属肾移植供者捐肾前医疗评估的临床资料。其中,2008-01-20以前依据英国活体供肾指南(2005年版)进行,2008-01-20以后依据活体供肾移植博鳌会议共识进行。依据一般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传染病学、年龄、肥胖、蛋白尿、肾血管、肾功能、供受者HLA分型及医学伦理等12个方面进行循序渐近的系统评估。结果与结论:77例患者中69例评估合格,成功捐赠,移植后痊愈出院,未出现并发症。8例未捐赠者原因:2例高血压合并终末器官损害,2例为糖尿病,1例供肾术中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1例为乙型肝炎活动期,1例受其妻子家庭阻力,医学伦理未通过。捐赠者平均年龄45.3岁,≥60岁7例,50~59岁24例,30~49岁29例,<30岁9人。父母捐赠给孩子39例,孩子捐赠给父母1例,兄弟姐妹间捐赠19例,三代旁系血清7例,夫妻间捐赠3例。69例成功捐赠者中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者8例;成功捐赠者中无自觉心肌缺血症状但心电图ST-T改变者14例;空腹血糖异常者3例;体质量指数平均为23.05kg/m2,均<30kg/m2;传染病评估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者3例,行抗体滴度测定均<500IU/L;肾图评估1.73m2标准体表面积校正后肾小球滤过率为(137.3±28.5)mL/min,左右肾间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管三维CT提示左肾多根动脉者3例,占成功捐赠者的4%;术中与血管三维CT不相符者1例,占1%。结果提示,活体肾移植供者评估的首要目的就是确保捐赠者的适应性、安全性和健康性。为了避免捐赠者�
- 王强蔡明石炳毅钱叶勇李州利裴向克许亮
- 关键词:活体肾移植
- 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前医疗评估(附74例报告)
- 目的:总结分析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估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1-2008.3年间77例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前医疗评估的临床资料。其中,2008年1月20日以前依据英国活体供肾指南(2005年版)进行;2008年1...
- 王强蔡明石炳毅钱叶勇李州利裴向克候瑞鹏许亮
- 关键词:活体肾移植
- 文献传递
- 69例亲属肾移植受者临床分析
- 目的:总结分析亲属肾移植受者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1-2008.3年间69例亲属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父母捐赠给孩子39例;孩子捐赠给父母1例;兄弟姐妹间捐赠19例;三代旁系血清7例;夫妻间捐赠3...
- 蔡明石炳毅钱叶勇裴向克候瑞鹏许亮李州利王强
- 关键词:活体肾移植尿毒症
- 文献传递
-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总结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及其安全性,以及供者选择、供肾摘取手术方式、术前干预措施、配型结果与移植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7月亲属活体肾移植30例,其中夫妻间供肾2例,血缘亲属供肾28例;首次肾移植29例,二次肾移植1例;ABO血型相同28例,相容2例;HLA无错配1例,4位点错配者3例,2位点错配者13例,1位点错配者13例;29例取供者左肾,1例取供者右肾;21例经开放手术取肾,9例手辅助腹腔镜取肾。术后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28例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6.3±8.0d;1例因术中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1例术后移植肾功能未恢复正常,半年后行尸体肾移植。4例在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予更昔洛韦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漏,经充分引流、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后痊愈;2例术后1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全部供者恢复顺利,在10d内出院,术后复查生化指标、肾功能均正常。结论严格把握供者的选择以及术前对供、受者双方进行全面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亲属活体肾移植具有供肾来源广、等肾时间短、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赵豫波石炳毅蔡明侯瑞鹏裴向克
- 关键词:肾移植活体供者尿毒症
-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可导致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3月的209例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47例术后发生DGF的患者作为研究组(DGF组),同期162例未发生DG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对热缺血时间≥10min,术中、术后早期低血压,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神经钙调素抑制剂(CNI)肾毒性,急性排斥反应(AR),12h≤冷缺血时间≤24h,性别,年龄≥50岁,术前透析方式,移植次数,HLA配型,术后早期尿瘘、输尿管梗阻,术前输血,术前肝炎病毒感染等1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经单因素分析后确定为DGF危险因素者用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各个因素的相对危险度。结果DGF发生率为22.5%(47/209)。2例AR引起者及1例移植肾静脉血栓引起者切除移植肾,其余均恢复正常。与DGF相关的危险因素按其相关度递减依次为ATN,CNI肾毒性,术中、术后早期低血压,AR,热缺血时间≥10min。多因素分析显示,AR,ATN,CNI肾毒性,术中、术后早期低血压等4个因素与DGF密切相关。结论充分了解肾移植全过程中DGF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利于临床避免或弱化这些因素的影响,降低DGF的发生率。
- 赵豫波石炳毅蔡明侯瑞鹏裴向克
-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对移植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患者在肾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超排、切肾率以及与1、3、5年人、肾共同存活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06例肾移植受者移植前血清PRA浓度进行检测,以PRA〉10%为阳性,10%〈PRA≤20%为轻度致敏、20%〈PRA≤40%为中度致敏、PRA〉40%为高度致敏,并对PRA与肾移植后3个月内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超急性排斥反应、切肾率以及1、3、5年人、肾共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06例肾移植受者中,PRA阴性309例,PRA阳性97例(23.9%,97/406),其中Ⅰ类抗体阳性54例,Ⅱ类抗体阳性21例,22例同时存在Ⅰ类和Ⅱ类抗体阳性。术前PRA阴性组与阳性组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超急性排斥反应、切肾发生率分别为14.6%、20.1%、0、0和18.6%、38.5%、3.1%、4.1%;PRA阴性组与阳性组1、3、5年人、肾共同存活率分别为94.1%、88.2%、79.1%和92.8%、83.0%、71.4%。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超急性排斥反应、切肾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705、5.8728、12.8691;P值分别为0.0366,0.0154,0.0003);急性排斥反应与1、3、5年人、肾共同存活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RA的检测是肾脏移植术前筛选致敏受者的重要指标,PRA越高则对移植的不良影响越大,高度致敏受者的人、肾共同存活率明显下降,良好的供-受者HLA配型和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阴性可减少和预防PRA对肾移植的不良影响,提高PRA阳性受者的手术成功率。
- 托娅裴向克白玉梅
- 关键词:群体反应性抗体排斥
- 双剂舒莱联合普乐可复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双剂舒莱联合普乐可复(FK506)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同期首次肾移植受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实验组(双剂舒莱+FK506+MMF+Pred);对照组(FK506+MMF+Pred)。两组受者HLA错配≤3,CDC及PRA试验均阴性,且两组间性别、年龄、原发病、冷热缺血时间、血透时间和HBsAg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受者口服FK506后12h的血药谷值浓度,谷浓度的控制范围为10~15μg/L。观察术后60d排斥反应的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肝功能异常情况。结果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实验组0例次,对照组3例次(P<0.05);巨细胞病毒感染,实验组0例次,对照组1例次(P>0.05);肝功能异常,实验组3例次,对照组2例次(P>0.05)。结论使用双剂舒莱,术后FK506谷浓度维持在10~15μg/L水平,既能有效预防AR发生,又能有效降低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也不会加重FK506的毒副作用。
- 詹胜利蔡明石炳毅李州利裴向克
-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抑制剂排斥
-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器官移植受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的变化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器官移植受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与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对2006年9月-2008年1月采集的27例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的样本pp65抗原进行检测,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技术上述样本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组CD3+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75.96±8.18)%和(67.75±1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组CD4+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53.37±4.38)%和(29.25±9.38)%,非活动性感染组高于活动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组CD8+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20.73±4.45)%和(36.12±15.60)%,非活动性感染组低于活动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CD4+/CD8+比值分别为2.64±0.53和1.07±0.45,非活动性感染组高于活动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活动性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组中CD3+淋巴细胞百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T淋巴细胞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单纯检测CD3+淋巴细胞对鉴别诊断无使用价值;HCMV抗原在体外主要刺激CD8+淋巴细胞增殖,活动性感染组中外周血CD8+淋巴细胞高于非活动性感染组,致使CD4+淋巴细胞与CD8+淋巴细胞比值下降,甚至倒置。
- 白剑石炳毅肖漓唐萌裴向克刘有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