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琛

作品数:48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3篇动脉
  • 22篇冠状
  • 22篇冠状动脉
  • 13篇心肌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介入
  • 12篇梗死
  • 11篇造影
  • 8篇动脉造影
  • 8篇血管
  • 8篇急性心肌梗死
  • 8篇冠状动脉造影
  • 6篇电图
  • 6篇心电
  • 6篇心电图
  • 6篇抑郁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6篇成形术
  • 5篇造影术
  • 4篇动脉介入

机构

  • 33篇沧州市中心医...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47篇袁琛
  • 30篇张军
  • 22篇韩立宪
  • 17篇赵荣诚
  • 16篇曹绪芬
  • 14篇王钢
  • 10篇颜利求
  • 7篇元柏民
  • 7篇王刚
  • 5篇郭艺芳
  • 5篇王长厚
  • 5篇付金国
  • 4篇石伟
  • 4篇万艳芳
  • 4篇于倩
  • 4篇韩佳
  • 4篇马晓丽
  • 3篇牛和平
  • 3篇费玲
  • 3篇李福坤

传媒

  • 14篇中国医药导刊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第七届华北长...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脏病责任血管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及超声心动图与缺血性心脏病责任血管的相关性。方法:缺血性心脏病患者2 5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将ECG及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与缺血性心脏病责任血管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发病率高,占73.93%,单支病变组中以前降支发病率高,占63.59%;ECG及超声心动图阳性改变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有预测预测价值(P=0.000);ECG阳性改变对预测前降支狭窄敏感性有高于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趋势,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超声心动图阳性改变对预测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ECG及超声心动图阳性结果与缺血相关责任血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阴性不能排除缺血性心脏病。
于倩袁琛张坤石伟张军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责任血管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PCI术中替罗非班替代肝素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部分替代肝素化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部分肝素维(A组)与完全肝素组(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之间比较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52%vs 1.43%,1.52%vs 1.43%,P>0.05),出血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2.65%vs11.43%,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部分替代普通肝素是安全而有效的。
王钢张军赵荣诚袁琛颜利求曹绪芬韩立宪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老年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支架对比研究
徐泽升宋志远马增才彭万忠曹绪芬袁琛张军高制胜李丛林韩立宪
该研究采用老年人与非老年人对比的方法,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支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一条适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有效途径;冠脉再通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行急诊PCI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瘤引起心肌梗死一例
2008年
王钢赵荣诚袁琛颜利求曹绪芬韩立宪
关键词: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急诊入院心前区疼痛ECG检查导联ST段
叶酸、维生素B_(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Hcy血症患者PWV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_(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Hcy、一氧化氮(NO)、血压(BP)水平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63例血清Hcy水平增高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30例):仅服用降压、他汀类及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2)干预组(33例):除基础用药外加用叶酸(5mg/d)、维生素B_(12)(250μg/d)口服。治疗前(基线水平)及治疗后4周,测定患者空腹血清Bcy、NO水平,同时测量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PWV。结果:干预组患者Hcy水平与服药前相比降低(P=0.0000);NO水平与服药前相比升高(P=0.0002);四周后对照组Hcy及NO水平亦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SBP、DBP及PWV基线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SBP、DBP及PWV值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0)。结论:口服叶酸、维生素B_(12)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伴高Hcy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有一定的降压及改善血管弹性的作用。
张军马晓丽李福坤王钢袁琛付金国朱一堂元柏民
关键词: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与缺血相关冠状动脉关系的研究
于倩张昆石伟张军袁琛左秀英李丽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严重损害健康和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造影己成为公认的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针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费用高,存在创伤并有一定风险性。在各基层医院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依然是最快捷、经济的检查方法。该研...
关键词:
关键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缺血性心脏病
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介入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AMI恢复期血栓负荷较重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血栓抽吸组和不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PCI相关情况及临床预后等。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抽吸组血栓积分(TS)、心肌呈色分级(MBG)3级获得率、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血栓抽吸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和术后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血栓负荷较重的AMI恢复期患者行PCI的过程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牛和平张军袁琛付金国费玲万艳芳王长厚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抽吸导管
干预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一氧化氮、假性血友病因子影响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对冠心病(CHD)患者空腹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CHD且血清Hcy水平增高(≥15μmol/L)患者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41例):口服治疗CHD常规药物不服用叶酸等影响Hcy的药物;(2)干预组(41例):每天口服治疗CHD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测定血清HCY、NO及血浆vWF水平,所有数据以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Hcy及vWF水平与服药前相比降低,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NO水平与服药前相比升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Hcy、NO及vWF亦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叶酸、维生素B12显著降低了CHD伴高Hcy血症患者的空腹血清Hcy水平,同时升高NO水平、降低vWF水平,使冠脉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对防治CHD有一定价值。
张军齐晓勇韩立宪袁琛李福坤王钢高焕新左世学元柏民
关键词:CHD干预叶酸假性血友病因子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
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机制
2009年
阿司匹林在血栓性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中已广泛应用,但部分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却仍不能避免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由此“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被提出。阿司匹林服用剂量、环氧化酶2过量表达、花生四烯酸脂氧化酶代谢途径的作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亚型多样性及其他血小板活化途径的可能作用均可能引起阿司匹林抵抗,本文就阿司匹林抵抗机制进行综述。
王钢袁琛赵荣诚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缺血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患者经急诊冠脉造影示TIM10.1级,预计行PCI者9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替罗非班组(n=45)和对照组(n=45)。替罗非班组PCI术前开始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泵入至术后36—48h。对照组同常规PCI。观察两组冠脉复流、30d再梗死及死亡情况,并监测术前、术后血小板活化度。结果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无慢复流、无复流现象发生,TIMI 3级血流发生率100%;对照组急诊PCI术后TIM10~2级,即无复流及慢复流发生率11.10%(5,45),TIMI3级血流发生率88.90%(4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30d盐酸替罗非班组无再梗死及死亡;对照组再梗死及死亡发生率6.66%(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盐酸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血小板活化度,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在AMI急诊PCI围术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既可开通冠脉,又可改善冠脉血流,减少术后再梗死,达到真正意义上挽救心肌的目的。
曹绪芬卢清龙韩立宪袁琛王钢赵荣诚王娟程晓明
关键词:心肌梗死手术期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