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燕

作品数:186 被引量:426H指数: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4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9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85篇细胞
  • 58篇
  • 40篇凋亡
  • 37篇玉米赤霉烯酮
  • 37篇赤霉烯酮
  • 25篇睾丸
  • 21篇大脑
  • 19篇细胞凋亡
  • 19篇线粒体
  • 18篇皮质
  • 18篇骨细胞
  • 17篇破骨
  • 15篇破骨细胞
  • 13篇鼠肝
  • 13篇通路
  • 13篇PC12细胞
  • 12篇自噬
  • 12篇ZEA
  • 12篇大鼠肝
  • 11篇乙酰半胱氨酸

机构

  • 184篇扬州大学
  • 5篇江苏省人兽共...
  • 4篇毕节学院
  • 3篇蚌埠医学院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苏农牧科技...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南通出入境检...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周口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工程应用...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中崇信诺生物...

作者

  • 186篇袁燕
  • 167篇刘宗平
  • 163篇刘学忠
  • 145篇顾建红
  • 75篇邹辉
  • 16篇蔡国栋
  • 15篇王涛
  • 14篇王捍东
  • 13篇江辰阳
  • 12篇王冰洁
  • 10篇孙娅
  • 9篇王怡
  • 9篇冯楠楠
  • 8篇刘青
  • 8篇宋瑞龙
  • 8篇王棋文
  • 8篇王莉
  • 7篇仝锡帅
  • 7篇严磊
  • 7篇赵世文

传媒

  • 41篇中国兽医学报
  • 30篇中国兽医科学
  • 24篇畜牧与兽医
  • 14篇畜牧兽医学报
  • 10篇黑龙江畜牧兽...
  • 8篇扬州大学学报...
  • 6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中国家禽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毒理学杂志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科技视界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年份

  • 5篇2023
  • 13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17篇2019
  • 21篇2018
  • 19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口短期染镉对雄性大鼠血浆和睾丸组织中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为研究消化道染镉对雄性大鼠生殖机能毒性作用的机制,本实验观察了饮水染镉对大鼠血浆和睾丸组织中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 15只雄性SD大鼠(性未成熟)随机分成Ⅰ、Ⅱ和Ⅲ共3组,每组5只。Ⅰ组为对照组,饮用正常清洁饮用水;Ⅱ组、Ⅲ组分别自由饮用添加Cd浓度分别为50和200 mg/L的氯化镉溶液的饮用水,试验期为105 d。后用免疫放射法(RIA法)分别检测了血浆中的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丸组织中的睾酮(T)含量。结果随着染镉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浆中T的水平呈下降趋势,染镉组与对照组、染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中FSH和LH的水平呈升高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睾丸组织中T的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饮水染镉条件下,镉对雄性动物睾丸睾酮的合成和分泌具有抑制作用,至于血浆中FSH和LH的升高,可能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刘青甄建伟王亚军顾建红袁燕刘学忠王志斌王捍东刘宗平卞建春
关键词:睾酮(T)
NAC在镉致PC12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中的保护效应被引量:3
2018年
为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镉致PC12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中的保护作用,本试验用10mol/L醋酸镉和100 mol/L NAC单独或联合处理PC12细胞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释放以及Bcl-2、Bax、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蛋白的表达量。结果,NAC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镉引起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上升,Cyt C从线粒体释放进入胞浆中,Bcl-2/Bax比值下降,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蛋白的表达量提高(P〈0.05或P〈0.01)。上述结果说明,NAC在镉致PC12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中具有保护作用。
袁燕江辰阳江辰阳陈洁赵世文邹辉赵世文刘学忠邹辉刘宗平
关键词:PC12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
慢性镉暴露对小鼠大脑皮质的毒性损伤作用被引量:7
2021年
为探究慢性镉暴露对小鼠大脑皮质的毒性损伤作用,选取雌性BALB/c小鼠用0(对照组)、5和25 mg/L不同浓度氯化镉自由饮水染毒16个月建立慢性镉中毒模型,试验结束后剖检采集小鼠完整脑组织,测定脑系数;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脑皮质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的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处理组脑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镉处理组大脑皮质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线粒体嵴断裂、溶解,部分呈空泡变性;镉处理组大脑皮质中T-SOD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CAT活力显著下降(P<0.05),MDA、G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5 mg/L氯化镉组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25 mg/L氯化镉组GSH-PX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提示:慢性镉暴露可影响小鼠脑发育,引起小鼠大脑皮质病理损伤、超微结构损伤和氧化损伤。
王莉闻双全贺双江曹莹邹辉邹辉刘学忠顾建红刘宗平刘学忠
关键词:BALB/C小鼠大脑皮质病理损伤超微结构损伤
ZEA与DON联合染毒对CTLL-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等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联合作用对免疫系统毒性影响及其毒理机制,试验以T淋巴细胞株(CTLL-2)为材料,在利用CCK-8试验确定ZEA、DON对CTLL-2细胞联合染毒浓度的基础上,研究了ZEA与DON联合染毒对CTLL-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等表达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ZEA染毒组(5μg/m L ZEA)、DON染毒组(0.5μg/m L DON)、ZEA+DON联合染毒组(5μg/m L ZEA+0.5μg/m L DON),染毒时间为48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Bax、Bcl-2和Caspase级联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CTLL-2细胞的凋亡率均极显著升高(P<0.01);各染毒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比值和Cleaved C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等蛋白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联合染毒组呈现协同效应。说明ZEA与DON联合染毒在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它们共同存在可以发挥更强的免疫抑制效应;ZEA与DON联合染毒诱导CTLL-2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与Bax/Bcl-2上调的线粒体通路密切相关。
王冰洁潘顺叶李茜岑雪邹辉顾建红袁燕刘学忠刘宗平卞建春
关键词:联合染毒凋亡
动物用质粒DNA内毒素去除方法的建立及其质量检验被引量:9
2009年
用自行改进设计的TritonX-114方法去除动物用重组质粒DNA中的内毒素,鲎试剂检测方法确定每毫克质粒DNA中内毒素的含量为50 EU。将3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重组质粒pEGFPN1包裹后转染COS-7、MDCK和Marc145细胞,结果表明,经TritonX-114去除内毒素后的质粒DNA(A)与无热源质粒提取试剂盒制备的质粒DNA(B)的转染效率相当,比未经内毒素去除的质粒DNA(C)的转染效率高。将上述3种方法制备的pcDNAlacZ经PEI包裹后尾静脉注射小鼠,注射后每隔2 d扑杀小鼠,取其心、肝、脾、肺和肾组织,定量检测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和持续时间,结果显示报告基因仅在小鼠的心、脾和肝组织中表达至第8天,A与B的表达水平接近,且明显高于C制备的pcDNALacZ的表达水平,提示经TritonX-114去除内毒素后的质粒DNA可提高转染效率和表达水平。多种动物体内注射重组质粒后,无体温升高等异常临床表征,进一步说明了使用经TritonX-114去除内毒素的质粒DNA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张泉袁燕袁维峰孙怀昌朱鸿飞
关键词:内毒素转染效率安全性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CTLL-2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株CTLL-2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DON(0、0.5、1、2μg/m L)处理CTLL-2细胞48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通路蛋白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Fas L、Fas、Cleaved-Caspase8等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DON(1μg/m L)与Fas L中和抗体(10μg/m L)共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随着DON浓度的升高,CTLL-2细胞的凋亡率呈上升趋势,染毒组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Bax/Bcl-2的比值升高,呈剂量-效应关系;DON促进细胞色素c(Cyt-c)从线粒体中释放到胞浆中,能够上调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染毒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Fas L、Fas、Cleaved-Caspase 8蛋白表达量随着DON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染毒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随着DON浓度的升高,p38 MAPK、JNK、Erk的磷酸化水平也升高,呈剂量-效应关系;与DON处理组相比,Fas L中和抗体与DON共同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结果表明,DON可以诱导CTLL-2细胞发生凋亡,激活CTLL-2细胞线粒体通路、MAPKs通路,DON通过死亡受体途径诱导CTLL-2细胞凋亡,影响动物的免疫机能。
李茜岑雪潘顺叶王冰洁王凤丽邹辉袁燕顾建红刘学忠刘宗平卞建春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免疫功能凋亡通路
ZEA、DON及其联合作用对李斯特菌感染小鼠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3年
旨在探究玉米赤霉烯酮(ZE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联合作用对细菌感染动物防御能力的影响。试验以小鼠为对象,研究了低剂量的ZEA、DON对李斯特菌感染小鼠血清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变化。试验分别设空白对照组(Con)、李斯特菌组(Lis)、10 mg/kg ZEA+李斯特菌组(ZEA+Lis)、1 mg/kg DON+李斯特菌组(DON+Lis)、10 mg/kg ZEA+1 mg/kg DON+李斯特菌组(ZEA+DON+Lis),染毒方式为灌胃,细菌感染方式为尾静脉注射,剂量5×104CFU。在试验结束后,用抗体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Lis组免疫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1β、IL-12P40/P70,集落刺激因子MCSF,趋化因子MIG皆显著升高(P<0.05)。与Lis组相比,ZEA+Lis组IL-1β显著下降(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TIMP-1显著上升(P<0.05);DON+Lis组IL-1β、IL-12P40/P70和MCSF显著下降(P<0.05),趋化因子BLC TIMP-1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ZEA+DON+Lis组IL-1β与IL-12P40/P70显著下降(P<0.05),集落刺激因子GCSF、趋化因子BLC与MIG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与ZEA组相比,ZEA+DON+Lis组IL-6、趋化因子MIP-1α与MIG、TIMP-1显著上升(P<0.05),趋化因子LIX显著下降(P<0.05)。与DON+Lis组相比,ZEA+DON+Lis组GCSF与MCSF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MIP-1α显著上升(P<0.05)。结果表明,低剂量的ZEA、DON及其联合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李斯特菌感染小鼠血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说明ZEA、DON及其联合作用下机体对李斯特菌感染的防御能力降低;但在经剂量下,ZEA和DON联合暴露对小鼠血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表现出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许晴雨夏苏干蔡国栋邹辉顾建红袁燕刘学忠刘宗平卞建春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李斯特菌抗体芯片
围产期奶牛血清糖、脂代谢变化的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围产期包括干奶后期(产前2~3周)和泌乳初期(产后2~3周),奶牛从妊娠转入泌乳阶段。奶牛在围产期会出现许多生理特性变化,主要表现为产犊前后营养需求和代谢的不同。在产后1周奶牛会大量消耗自身储存的能源物质,出现能量负平衡。
严磊王家晶姚璐连张家铭顾建红袁燕卞建春刘宗平刘学忠
关键词:代谢变化奶牛能量负平衡泌乳初期泌乳阶段
穿心莲内酯在镉致IEC6细胞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
2022年
为探讨穿心莲内酯(Ad)在镉诱导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体外培养IEC6细胞,以5μmol/L镉处理不同时间(0、6、12 h),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外源性GFP-RFP-LC3聚点的变化。用7μmol/L Ad预处理IEC6细胞16 h后,5μmol/L镉处理细胞12 h,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62、LC3、PINK1、Parkin的表达水平;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RFP-LC3和Bcl-XL在细胞中分布的变化。结果,5μmol/L镉处理IEC6细胞不同时间后,红色LC3聚点数量增多,与6 h组相比,镉处理细胞12 h后,LC3红色聚点数量下降;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镉单独处理组相比,Ad与镉共处理组Park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62、LC3-II、PINK1表达水平降低;荧光观察结果显示,与镉单独处理组相比,Ad与镉共处理组LC3、Bcl-XL红色信号增强,绿色信号减弱。上述结果表明,镉能够引起IEC6细胞自噬流阻滞,Ad可以通过缓解镉诱导的自噬流阻滞,促进镉致IEC6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发生。
王涛蔡瑶曹彬彬袁燕张泉刘宗平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拉沙里菌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2017年
为制备拉沙里菌素(LAS)单克隆抗体,建立针对LAS的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试验采用了活性酯法将LAS分别与BSA和OVA偶联成LAS-BSA和LAS-OVA作为免疫原和检测原,6次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最终筛选出一株能稳定分泌抗LAS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C11。经鉴定,C11的抗体类型为Ig G1,轻链为κ链;所制腹水效价为1∶16 000,与莫能菌素钠、盐霉素钠、马杜霉素胺、头孢噻吩钠和硫酸链霉素均无交叉反应。用此单克隆抗体建立LAS Ci-ELISA检测方法显示,Ci-ELISA标准工作曲线为y=0.376x-0.2374(R2=0.9914),LAS在5~1 000 ng/m L时,线性关系良好,IC50为90.22 ng/m L,加标回收率为81.76%~102.41%,表明方法精确度好、灵敏度高。LA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Ci-ELISA方法的建立为下一步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杨小康张绘艳顾建红顾建红卞建春袁燕刘学忠
关键词:拉沙里菌素半抗原单克隆抗体间接竞争ELISA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